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CRISPR/Cas9系统在稻米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稻米品质改良已成为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稻米品质主要包括外观、加工、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由极其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决定。CRISPR/Cas9系统作为新发展的定向基因编辑系统为水稻品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编辑效率高、易于多基因编辑等优点。本研究结合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及稻米品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稻米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讨论了该技术在水稻品质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旨在为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优质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CRISRP/Cas9 基因编辑 品质改良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年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研究进展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2021 CSCD

摘要:简述了近年来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的研究进展,目前筛选到纤维素降解菌的真菌主要有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放线菌主要是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重点介绍了筛选到的纤维素降解菌的菌株名称、菌株种属鉴定、菌株筛选来源、菌株酶活测定条件和纤维素降解效果等。同时,对近年来已报道筛选的纤维素降解菌株的产酶活特性及降解效果进行比较。期望对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提供借鉴。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 菌株筛选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淡化原水预处理工艺筛选评估体系

中国环境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特征形成了海水淡化原水预处理工艺(药剂)库,建立了预处理工艺筛选评估指标体系;而后利用多准则决策理论,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海水淡化原水预处理工艺筛选评估模型,并实现程序设计,用以筛选出适合的预处理工艺;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方法可行性,结果证明本体系可以有效辅助海水淡化原水预处理工艺的筛选评估,实现科学决策.

关键词: 海水淡化预处理 筛选评估 多准则决策 指标体系 工艺(药剂)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时期增温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已成为威胁寒地水稻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之一。利用六角形开口玻璃房模拟日间增温,并用耐热高产品种龙稻21和热敏感优质品种龙稻18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生育时期的增温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模拟增温设施能够实现日间平均1.2~2.6℃的增温效果。全生育期增温使龙稻21和龙稻18的产量分别提高7.4和4.5 t·hm-2,增产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生物量、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实现的。进一步分析不同生育时期增温对产量的影响发现,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增温使龙稻21的产量分别增加1.2、3.9、0.8和1.1 t·hm-2。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增温能使龙稻18的产量分别增加1.5、2.5和1.8 t·hm-2。孕穗期增温导致龙稻21和龙稻18的产量分别减少0.2和1.2 t·hm-2。各生育时期增产主要通过增加生物量、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实现。不同耐热品种对增温的响应不同,主要受结实率的影响。同时也发现,增温对千粒重存在负向作用。分蘖期和拔节期增温能够增加糙米率和精米率,而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增温导致糙米率、精米率下降以及垩白米率、垩白度升高。增温对稻米食味值、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较小。未来如果高温出现在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危害较弱,而且还有部分有利作用。但如果高温发生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对寒地优质稻谷的生产危害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对寒地水稻生育后期高温的研究和耐高温品种的选育。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生育时期 模拟增温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麦35'与寒地多年生麦草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形态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手段,对‘龙麦35’与6份寒地多年生麦草杂交后代F1进行选育和分析。结果表明,寒地多年生麦草同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构成一致,具有出色的抗寒性;寒地多年生麦草1-1-4和7-31花期同‘龙麦35’同步,杂交结实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合。杂种F1为两亲中间型,植株成活率低,减数分裂时期寒地多年生麦草的染色体可同‘龙麦35’染色体发生配对,但染色体组配对不完全,单价体数量多于二价体,导致植株不育。F1植株虽不具有抗寒性,但具有割后再生性。8个F1株系,仅株系F118731结实,GISH检测结果表明,F218731染色体组带有27条‘龙麦35’染色体,14条麦草染色体和1条小麦-麦草易位染色体,染色体数为42条。本研究可为寒地多年生麦草染色体组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寒地多年生麦草 杂交 分子细胞遗传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物料对马铃薯生长与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黑土土壤粘重、耕性差、薯块带土率高、不利于机械收获等问题,研究秸秆还田(N1PKS)、有机肥(N1PKM)、单施化肥(N1PK)和减氮(N2PK)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养分吸收及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的N1PKS处理与增施有机肥的N1PKM处理分别促进了马铃薯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植株与根系的生长;与单施化肥的N1PK处理比较,N1PKM、N1PKS处理分别增产39.78%、16.95%,而氮肥减量的N2PK处理马铃薯减产23.79%,N1PKS和N1PKM处理促进了马铃薯植株与块茎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积累;增施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特性,提高土壤含水量及饱和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但改良效果不如秸秆还田处理显著。

关键词: 马铃薯 秸秆还田 有机肥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eb of Science对COVID-19的研究现状分析

病毒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的大背景之下,为进一步了解和明确COVID-19当前研究的全球现状和热点,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该主题进行检索,对自疫情暴发到2020年4月30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领域的SCI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讨SARS-CoV-2的研究重点以及研究现状.本研究通过对SARS-CoV-2相关文献的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研究领域进行研究态势分析.统计分析数据及可视化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以"COVID-19 or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为主题词,搜索到文献共计1 523篇;在现阶段处于研究的初期,在该领域中国发文量排名第一位;伦敦大学、哈佛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是世界范围内发文量前三名的机构;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类群整理明确研究热点为COVID-19、SARS以及public health(公共卫生).研究发现,中国学者在"COVID-19"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文章的影响力、发文量上都属于世界前沿水平.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文献计量学;研究热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GmGolS2-1基因高温胁迫诱导表达及转基因烟草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GolS)是棉籽糖系列寡糖(RFO)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可以诱导GmGolS2-1在大豆幼苗中的表达。将GmGolS2-1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RI101上并通过叶盘法转化烟草,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及qRT-PCR检测共获得6株阳性转基因烟草植株(OE1~OE6)。对野生型烟草植株和GmGolS2-1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结果显示野生型烟草的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高于转基因烟草。由此推测GmGolS2-1可以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热性。

关键词: 大豆 肌醇半乳糖苷 GolS基因 高温胁迫 转基因烟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腐植酸改良大庆苏打盐碱土的效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施用煤炭腐植酸对大庆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应,将腐植酸施用于土壤中,开展玉米田间小区种植试验,分别设置空白对照(CK)、单施化肥(T1)、低量腐植酸(T2)、中量腐植酸(T3)、高量腐植酸(T4)、低化肥与低量腐植酸配施(T5)6个处理。结果表明,土壤pH和碱化度均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多而减少,T4处理达到最低,相比于CK分别降低了20.9%和41%;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均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多而增多,T4处理达到最高,相比于CK分别升高100%和28%;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多而增多,相比于CK,T4处理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3.4%、19.3%和18.7%;T5处理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达到最高,相比于CK分别提高了23.8%、2倍和42.1%;交换性钙、镁均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多而增多,T4处理达到最高,相比于CK分别升高了10.1%和49.6%。综合可见,煤炭腐植酸能够降低土壤的盐碱特性,同时提高土壤肥力,腐植酸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改良效果表现更加明显。

关键词: 腐植酸 盐碱土 土壤改良 肥力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区域气候条件下寒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密度响应

东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单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态条件的差异,同时增密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为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密度的响应,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条件的哈尔滨、兰西、富裕设置了品种和密度的交互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穗位高、茎粗主要受区域生态条件影响。叶面积指数(LAI)空间比例分布受区域生态条件差异的影响显著,高产试验点玉米棒三叶以下所占比例最高。区域生态条件差异比密度差异对吐丝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要大。本试验条件下,哈尔滨和兰西地区调节密度的增产效应明显,适宜密度为75 000株/hm2,富裕地区改良土壤为主要的增产途径。

关键词: 寒地 玉米 气候条件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