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链荚豆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变异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华南地区8份链荚豆种质资源7个植物学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对其植物形态学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形态学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链荚豆植物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变异;链荚豆植物形态学特征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聚类分析可将链荚豆分为3个形态类型,其中B类、C类材料可望作为优良的草坪草选择和育种材料。

关键词: 链荚豆 种质资源 聚类 相关性 形态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幼果SSH文库构建及初步分析

果树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香蕉果实发育抑制差减文库,筛选果实发育相关基因。【方法】以皇帝蕉幼果为实验组,幼叶为对照组,构建差减文库,并用Blast2GO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挑选982个重组子菌液PCR筛选cDNA文库,得到750个候选克隆。对其中200个克隆进行测序、去载体序列、拼接后,获得92个unigenes。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共有81个找到同源序列,11个cDNA未找到同源序列。75个unigenes在GO数据库中有功能注释,涉及到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分别为53个、72个和60个,显示果实发育差异主要与在细胞内部组分进行的代谢过程的强度,以及其他一些因子和激酶的影响有关。【结论】成功构建皇帝蕉果实的差减cDNA文库,为进一步开展香蕉果实发育相关基因如tubulin、P450等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皇帝蕉 果实发育 抑制差减杂交 cDNA文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肝病毒包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包括SHBs蛋白、MHBs蛋白和LHBs蛋白,它们是HBV包膜的主要成分,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包膜蛋白在HBV侵入肝细胞的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防治HBV的感染有重要意义。文中简要综述了包膜蛋白的基因结构、重要氨基酸或结构域的功能以及与包膜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包膜蛋白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尾星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鱼尾星蕨的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以及浓度对其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孢子体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鱼尾星蕨的成熟孢子在1/2MS培养基上萌发速度最快,萌发率最高;鱼尾星蕨的原叶体在1/2MS+6-BA 1.0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上增殖速度较快,但增殖过程中不能形成孢子体;在1/2MS+AgNO31.0 mg/L+NAA 0.05 mg/L培养基上成功诱导出孢子体;孢子体可再进行分株扩增,从而获得大量的孢子无菌苗。

关键词: 鱼尾星蕨 孢子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高产粮区基于种植制度调整和水氮优化的节水效应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粮食作物主要的种植方式。冬小麦生育期降水少,春季灌溉是保证其高产的必要措施。基于上述问题,在华北平原高产粮区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调整种植制度和水氮优化等措施下的节水效应。结果表明,将一年两熟的冬小麦套种夏玉米调整为冬小麦直播夏玉米,并结合水氮优化等措施,能降低作物耗水15%,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52%~54%,而产量并没有下降;而将一年两熟调整为两年三熟和一年一熟,尽管能降低作物耗水24%~31%,且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58%~172%,但产量却下降16%~27%。综上所述,该区将现行的一年两熟制中的套种调整为直播,并加以水氮优化等措施,是目前较为适宜的种植方式。考虑到该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两年三熟制可能是未来的种植趋势,但需要挖掘其产量潜力。

关键词: 作物 灌溉 农业 种植制度 水氮优化 产量 耗水 灌溉水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成功率的可能途径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香蕉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农作物。由于绝大多数食用香蕉是三倍体,不能通过授粉进行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建立胚性悬浮细胞系是进行香蕉遗传转化的第1步。但是,建立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的成功率极低,直到现在多数实验室还不能自己建立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然而,为什么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如此难以建立,在香蕉体细胞向胚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关键事件,如何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的成功率,关于这些问题,目前还未见到报道。文中对近年来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方面的工作进行综述,针对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发生的关键事件进行阐述,对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困难的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若干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成功率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香蕉 胚性悬浮细胞系 体细胞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GT1袋装实生苗旱害响应机制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的袋装实生苗(GT1)为材料,研究2种物候期叶片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加,橡胶树淡绿期和绿熟期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干旱处理1 d橡胶树叶片色素含量上升,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叶片中色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升高,SOD酶活性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POD酶活性表现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稳定。橡胶苗在抗旱初期的1~3 d自身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调节能力,干旱后3~5 d是补水关键期。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干旱 生理活性 GT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SG-230型甘蔗地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的设计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传统甘蔗地深松功耗大、作业成本高等问题,在研究分析传统国内外耕整地联合作业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与大型轮式拖拉机相配套的1SG-230型甘蔗地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该机具通过在一般旋耕机前增加一组深松装置,一次作业能够同时完成深松和旋耕作业。结果表明:深松深度比一般铧犁深耕约深5 cm,作业效率提高约40%,而单位面积燃油消耗量相对增加不大,旋耕作业质量也能保证,可节能降低作业成本。

关键词: 甘蔗地 联合作业 深松 旋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花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制α-糖苷酶活性研究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芦丁为标样,香蕉花中黄酮提取量为参考指标,探讨乙醇回流提取香蕉花黄酮工艺,并用α-葡萄糖苷酶对香蕉花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分析,确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用乙醇回流提取香蕉花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1h,平均黄酮提取量为26.25mg/mL;α-葡萄糖苷酶对香蕉花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酶抑制活性,抑制率可达到88.56%;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类型是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Km=674.074μg/mL。

关键词: 香蕉花 黄酮 工艺优化 α-糖苷酶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指山不同林型土壤对金钟藤幼苗生长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钟藤在海南和广州的爆发成灾严重威胁着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被金钟藤入侵的程度不一样,干扰严重、透光度较高的次生林容易被入侵,而自然林则不易被入侵。本研究比较金钟藤幼苗在海南五指山干扰林及自然林下土壤上生长的差别,以说明是否土壤性状的差别可部分解释金钟藤入侵性的差别。于2011年11月在五指山自然林和干扰林山坡分别取土及表层凋落物,带回实验室放入花盆中。一半的花盆中加入活性炭以检验凋落物可能释放的化感物质对金钟藤幼苗生长的影响。金钟藤种子经萌发后种入花盆中。在14.72%的透光度及排除地上部分天敌的条件下,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7在大棚内种植8个月后收获、烘干并称重。结果表明:自然林土壤的全氮、全磷、有效氮含量高于干扰林土壤,而有效磷含量低于干扰林土壤,说明土壤资源并不是在干扰林下更高。在自然林土壤生长的金钟藤幼苗地下、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496±0.14 g、3.22±0.31 g,比在干扰林土壤生长的生物量略大(1.129±0.135 g、2.93±0.357 g),但两者的差异并不显著(地下:t=1.881,P=0.072。地上:t=0.662,P=0.539);添加活性炭以吸附凋落物化感物质并不显著改变金钟藤地下、地上部分生物量。本实验说明,在一定的光照及排除地上部分天敌的条件下,仅是自然林下的土壤本身并不能抵抗金钟藤的入侵。然而,在野外观察到金钟藤种子可以在自然林下萌发但幼苗却难以存活,说明其他因素造成了金钟藤幼苗的死亡。未来研究这些因素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钟藤 入侵 森林 入侵抵抗力 土壤性状 凋落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