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乐东县胶园土壤养分分区初探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南省乐东县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用GIS技术对2 637个样点0~4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磷和钾指标进行养分管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乐东县胶园土壤速效氮含量分4、5两个等级,速效磷含量分3、4、5、6四个等级,速效钾含量分4、5、6三个等级,速效氮、磷、钾养分的分区数分别为2、4、3个,速效养分的综合分区包括15个分区类别1 476个分区单元,各类分区的分布均较集中,非常有利于进行土壤养分的区域化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角拗叶脂溶性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成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测定羊角拗叶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无水乙醚萃取羊角拗叶乙醇提取物中的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初步分析,并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测定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中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其总量的82.316%,含有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棕榈酸(24.962%)、油酸(14.925%)、叶绿醇(9.202%)、新植二烯(8.288%)、2,6-二甲氧基-D-半乳糖(3.091%)、角鲨烯(2.655%)等。结论羊角拗叶的脂溶性成分以脂肪酸类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热区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理标志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特色品牌,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地理标志产品结构数量、标准制定、专用标志使用、产品产值等方面全面总结了热区9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热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特点,提出促进热区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完善地理标志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挖掘地理标志资源,注重培育特色资源;加强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优化运作模式,实施"龙头"战略;加强宣传与培训;建立健全的地理标志产品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区冬夏季节菠萝果实维生素的差异性研究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季节和产地对菠萝果实中维生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3个地区(云南西双版纳、海南万宁和广东湛江)2个品种(‘巴厘’和‘无刺卡因’)的冬夏季节果实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6种维生素含量的差异。【结果】3个地区2个品种冬季果维生素A和维生素B6的含量低于夏季果,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的含量则相反;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冬季果维生素B3含量低于夏季果,而广东湛江和海南万宁两个地区相反;冬季果中含有维生素E而夏季果中并未检测出;夏季果中,广东湛江地区的‘巴厘’未检测到含有维生素B12,而海南万宁地区的‘巴厘’未检测到维生素B6。【结论】冬夏季节对6种维生素含量的影响大于不同产地对其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SUT3和HbSUT5 mRNA在嫩茎和中脉中的原位杂交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HbSUT3和HbSUT5基因的功能,采用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与橡胶树嫩茎和中脉两种组织切片分别进行RNA原位杂交,对这2种SUT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区域与表达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橡胶树嫩茎中,两个SUT基因主要在树皮的韧皮部和皮层细胞中表达;在中脉中,两个SUT基因在除木质部导管系统外的其它部位均有表达;HbSUT3基因在嫩茎和中脉中的表达量相近,而HbSUT5基因在嫩茎中的表达量远高于中脉。这些揭示HbSUT3和HbSUT5基因可能广泛参与韧皮部装载、蔗糖运输与库细胞供给等活动,同时两个SUT基因也存在功能分化。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HbSUT3 HbSUT5 RNA原位杂交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采后果肉硬度与淀粉代谢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弄清楚香蕉采后果实硬度与淀粉代谢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巴西’蕉(Musa sp.‘Brazil’)果肉为试材,对香蕉采后果实淀粉代谢与果肉硬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逐渐下降,总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总淀粉酶活性呈上升趋势,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单峰型变化;相关性分析发现,香蕉采后果肉硬度下降与总淀粉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淀粉酶活性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变化相关性不显著。香蕉采后果肉硬度下降可能主要涉及到总淀粉含量的下降和总淀粉酶活性的上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Acyl-ACP硫酯酶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子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椰子果成熟后,椰子果肉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C12的月桂酸。应用椰子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从中挖掘了11个脂酰-ACP硫脂酶基因,分别是2个FatA基因、4个FatB1基因、3个FatB2以及2个FatB3基因。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Unigene9211、Unigene19303、Unigene45926、Unigene27250以及Unigene22278在果肉形成的3个阶段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果肉形成的3个阶段持续表达。同时,对3个时期的果肉的脂肪酸成分也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椰果发育7个月时,中低碳链的脂肪酸含量较低,但随着椰果的发育,中低碳链的脂肪酸逐步增加。
关键词: 椰子 Acyl-ACP硫酯酶 脂肪酸 椰果 椰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