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薯白绢病病原菌的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是农作物重要的致病菌,能够侵染水稻、玉米和甘薯等600余种植物[1]。由该菌引起的甘薯白绢病是美国甘薯苗圃危害严重的病害,而在世界其它地区报道较少[2]。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在浙江省和福建省发现甘薯白绢病,但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3]。近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淡紫拟青霉与套作对香蕉枯萎病控病作用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施用淡紫拟青霉与套作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测定了香蕉、红薯套作条件下4个淡紫拟青霉E7施用浓度对香蕉生长、枯萎病病情指数、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与E7及可培养微生物存活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比较,在香蕉移栽120 d时,在单作和套作条件下,施用E7能促进香蕉生长和提高控病作用,其中以套作与共同施用E7浓度106(cfu·g-1土)控病作用最显著,香蕉株高、茎围、叶宽、地上部、地下部鲜质量和防效显著提高,施用E7处理后病情指数下降了47.71%~69.61%;根际和不同土层的FOC菌量均显著降低,E7菌量均显著提高;根际可培养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12~6.65倍,16.35~38.32和2.80~3.49倍,FOC数量显著降低了96.61%~99.44%;FOC与根际可培养真菌和细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施用E7结合套作可促进香蕉生长,提高根际微生物数量,增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戊二醛胁迫对黑藻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戊二醛对常见沉水植物的危害,用含有0、1、5、10、50mg·L-1戊二醛的1/20 Hoagland营养液培养沉水植物黑藻,就不同浓度的戊二醛胁迫下黑藻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和MDA含量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戊二醛抑制叶绿素的合成或使其分解加速,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下降;1、5mg·L-1的戊二醛处理1d和3d后,SOD活性上升;1、5、10mg·L-1的戊二醛处理1d和3d后,POD活性上升;经1mg·L-1戊二醛处理后,CAT活性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当戊二醛浓度大于等于5mg·L-1时,CAT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经1mg·L-1戊二醛处理,MD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经5、10、50mg·L-1戊二醛处理3d后,MDA含量上升。低浓度戊二醛胁迫后能诱导黑藻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大,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但1mg·L-1戊二醛处理7d后,CAT活性没有下降,说明CAT对戊二醛的耐受能力较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嗜水气单胞菌HS01的偶氮还原脱色特性
《微生物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嗜水气单胞菌HS01的偶氮染料还原脱色特性.[方法]建立HS01/偶氮染料/电子供体序批式厌氧反应体系,研究Fe(III)/腐殖质还原菌HS01以偶氮染料为电子受体的厌氧呼吸特性及影响因素;并构建HS01/偶氮染料/电子供体/铁氧化物体系,探讨铁氧化物对HS01偶氮还原的影响.[结果]HS01可将金橙I迅速还原,菌体增殖;柠檬酸、丙三醇、蔗糖和葡萄糖体系中,16 h金橙I的脱色率分别达87%、85%、88%、90%;不同pH和金橙I初始浓度条件下的脱色率不同;在反应体系中加入α-FeOOH,脱色率从90%增加至95%,Fe(II)生成量与无染料对照体系相当.[结论]HS01能以葡萄糖为电子供体,金橙I为唯一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蔗糖、柠檬酸、丙三醇也可作为有效的电子供体,脱色率依次递减;甲酸、乙酸、乳酸、乙醇及丙酸不能作为HS01厌氧呼吸的电子供体.金橙I脱色的最佳pH范围为6.0 8.0;高浓度(2.0 mmol/L)金橙I负荷下,HS01仍保持高脱色率(>85%).在HS01/α-FeOOH/金橙I体系中,异化铁还原作用与偶氮呼吸作用同时发生,异化铁还原能促进偶氮脱色,而脱色对Fe(III)还原没有明显影响.这可为铁/腐殖质还原菌在环境修复和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研究积累.
关键词: Fe(III)/腐殖质还原菌 嗜水气单胞菌 厌氧呼吸 偶氮还原 铁氧化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WRKY39基因的鉴别与表达特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基于已公布的EST数据,采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蓖麻WRKY39的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2个内含子,在释放的基因组中因一碱基G的缺失而被错误注释成2个基因;基因预测编码356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8.95 kD,等电点为9.43;蛋白含有一个保守的WRKY结构域,其基序为WRKYGQK_X13_C_X5_C_X23_H_X1_H,归属于II类d亚类,其保守内含子位于304位的R和305位的G之间;基因的启动子区含有多种激素和胁迫应答相关元件,显示出复杂的转录调控网络及在胁迫应答中的重要功能。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RcWRKY39在叶片、花、胚乳和种子中都有表达,其中在种子中的表达丰度最高,在叶片和花中次之,在胚乳中最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指山小型猪PDCD10 cDNA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克隆五指山小型猪程序性死亡因子10(PDCD10)cDNA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试验以构建的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为材料,采用菌落PCR的方法,克隆得到PDCD10全长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等.结果表明:经比对分析发现,五指山小型猪PDCD1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氨基酸序列与人、小鼠、牛、鸡、非洲爪蟾、斑马鱼、黑腹果蝇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全长1 250 bp,在序列3'末端有终止信号AATAAA.含636 bp(184~819 nt)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2个氨基酸.该蛋白理论等电点(PI)及分子质量分别为7.80和24 701.57 u.
关键词: 五指山小型猪 cDNA文库 程序性死亡因子10(PDCD10)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yogenin蛋白在五指山猪和长白猪骨骼肌中的表达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DAB显色技术来检测Myogenin蛋白在五指山猪和长白猪胎儿和成年猪的骨骼肌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并通过平均光密度统计分析Myogenin蛋白在五指山猪和长白猪胎儿和成年猪骨骼肌中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yogenin蛋白表达定位于骨骼肌细胞核表达;在五指山猪和长白猪胎儿和成年猪的腿部骨骼肌和背部骨骼肌中均检测到阳性产物,在猪胎儿期间骨骼肌中Myog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在成熟猪骨骼肌中的表达;且在同种猪腿部骨骼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背部骨骼肌中的表达;此外还检测到Myogenin蛋白在五指山猪骨骼肌中表达均显著高于其在长白猪骨骼肌中的表达(p<0.05)。本研究得到的Myogenin蛋白在五指山猪和长白猪骨骼肌中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结果,为今后研究不同猪种间骨骼肌发育差异及探讨五指山猪矮小机制和发育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五指山猪 长白猪 肌细胞生成素 骨骼肌 免疫组化 平均光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叶米仔兰枝条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小叶米仔兰(Aglaia odorata var.microphyllina)中的抗菌活性成分,从其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4(15)-桉叶烯-1β,7,11-三醇(1)、4α,10β,11-三羟基-1,5-反-愈创木烷-6-烯(2)、6,15α-环氧-1β,4β-二羟基桉烷(3)、2-羟基-丁二酸-1-甲酯(4)、巴西红厚壳素(5)和胡萝卜苷(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4和5为首次从米仔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化合物1~5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4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椰糠配比基质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巴西品种香蕉组培苗为材料,选用椰糠、玄武岩砖红壤土(简称泥土)、有机肥、河沙为基质,研究了16种不同配比基质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椰糠的加入有利于香蕉组培苗的生长,且利于香蕉组培苗提前出圃,最佳基质为处理8,即椰糠∶泥土∶有机肥∶河沙为2∶4∶0.05∶0(体积比),出圃时其假茎粗度、高度、新增叶叶长、新增叶叶宽、干物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7.4%、22.9%、42.7%、27.4%、30.9%,而且提高了幼苗的SPAD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