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方根结线虫食道腺表达基因7E12影响植物的初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它的食道腺产生的分泌蛋白是对寄主造成危害的致病因子。鉴定这些编译分泌蛋白的基因特性,是认知南方根结线虫对植物致病性或寄生性机理的关键所在。通过使用烟草根部特异表达基因TobRB7的△0.3缺失的启动子,替换植物过表达载体pBI-121的CMV(烟草花叶病毒)35S启动子,构建了南方根结线虫食道腺细胞表达的基因7E12的植物表达载体pBI-Trp-7E12和pBI-Trp。pBI-Trp在本研究中作为空白对照使用。利用农杆菌侵染花粉管通道法把这2个载体转化了模式植物拟南芥。通过利用卡那霉素抗性培养基对已转化的拟南芥进行筛选,获得了T1代转基因植株。这为研究鉴定该基因的特性奠定了基础,以利于进一步研究南方根结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性机理。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食道腺分泌蛋白基因7E12 烟草根部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肿柄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化感作用
《广西植物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肿柄菊地上部分的挥发油,利用GC-MS技术对肿柄菊地上部分的挥发油进行分析,以假臭草、巴西含羞草、含羞草、蝶豆和鬼针草5种肿柄菊伴生植物为供试植物,用半密闭容器法对肿柄菊挥发油的化感效应进行生物测定。GC-MS分析结果显示,从肿柄菊挥发油中鉴定出50个化合物,占总出峰面积的94.79%,肿柄菊挥发油中主要含有α-蒎烯(63.81%)、柠檬烯(7.07%)、β-石竹烯(4.85%)、双环大香烯(2.95%)、香桧烯(2.78%)、斯巴醇(2.70%)等萜类和醇类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15%,其中萜类化合物含量占总挥发油的86.01%。生测结果显示,肿柄菊挥发油对5种受试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其中对巴西含羞草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而对含羞草和蝶豆影响较小。说明肿柄菊挥发油在其入侵扩散中发挥一定的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棕CBF基因的克隆及与禾本科植物CBF基因的进化关系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致力于克隆油棕低温相应转录因子基因CBF。以NCBI网站上公布CBF基因设计引物,对油棕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并对其进行回收,转化和测序。总共测了11个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这11个克隆中有3个不同拷贝的CBF基因序列,它们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分别是99%,92%和91%。将克隆的CBF基因与不同物种的CBF基因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不同物种的CBF基因可以分为3类,克隆的油棕的3个CBF基因被聚在一块,此外,油棕CBF基因与HvCBF1,OsDREB1E,HvCBF11以及TaCBF11的同源性较高。采用同源序列法,克隆了3个拷贝的CBF基因,通过Blast比对发现,克隆的CBF基因与NCBI数据库现有的CBF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这些工作将为油棕抗寒的分子选育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农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的原理和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重点关注了其最近几年在农药残留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探讨了应用前景,以期能够为该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与世界主要热带地区国家农业科研状况比较分析
《世界农业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OvidSP数据平台为文献数据源检索库,采用SEARCH TOOLS模式进行中国、美国、巴西等国农业学科领域文献检索,通过比较分析各国该领域收录文献篇次,评估中国农业综合研究及农业各学科领域研究在世界农业研究中的地位,并对中国农业科研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OvidSP数据平台 农业 文献 地位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须根、块根韧皮部及其周围薄壁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和功能分析
《电子显微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木薯初生、次生须根和3个时期的块根韧皮部进行了亚细胞结构的观察,目的在于为其同化物卸载研究提供细胞学证据。结果发现初生须根时期的细胞胞间连丝数量较少,韧皮部和皮层的细胞间间隙较大,特别是薄壁细胞间较明显,多数韧皮部细胞发生质膜内陷等质外体卸载证据。块根时期的伴胞细胞器丰富,伴胞液泡碎片化,胞间连丝数量大增,薄壁细胞内逐渐出现淀粉累积,到成熟期淀粉粒最为密集。同样发生次生生长的次生须根内虽然有少量淀粉累积,但随着其膨大活动的终止,其胞间连丝的密度和初生须根的差别不大。这些结果说明胞间连丝的数量和密度与淀粉的累积有着重要的关系,同样也是其共质体卸载路径的重要证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抗根结线虫放线菌的筛选与鉴定
《生物技术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底泥中分离获得具有抗线虫活性的放线菌菌株HA11097。将该菌株发酵液稀释20倍和40倍时,抗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4.2%和46.7%。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HA11097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中的成员,与S.aculeolatus的相似性最高,为98.9%。二者在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DNA-DNA杂交值为94.4%。该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与S.aculeolatus也基本一致。综合以上结果,鉴定菌株HA11097为针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aculeolatus,首次报道了其抗线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