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复合重金属胁迫对高羊茅生长发育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草坪植物作为重要的园林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目前是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类草本植物,同时,草本植物通常是水土保持及恢复的先锋植物。为使重金属污染区得到有效治理,选取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作为研究对象,在重金属胁迫下进行栽培试验,对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镉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对高羊茅地上干重的抑制作用明显,而锌单一胁迫表现为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所有处理浓度中镉单一胁迫下高羊茅的地上干重都明显小于锌单一胁迫,镉对高羊茅地上干重的影响明显高于锌;复合胁迫中,因浓度的变化镉和锌对高羊茅叶绿素含量和地上干重的作用也发生变化;三种胁迫下都是浓度在50mg·L~(-1)时高羊茅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对于高羊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镉、锌复合起到了协同作用。


马铃薯试管苗培养的研究进展
《园艺与种苗 》 2016
摘要:试管苗是马铃薯原种繁育的主要形式,是近年来采取的一项新型、实施较为快捷的实用手段,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从培养基类型、光照条件、添加物、外源激素等各项因素对马铃薯试管苗培养的影响进行了概括,以期为试管苗在马铃薯生产的应用提供参考。


生物炭对水稻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生物炭对东北粳稻苗期的生长发育和对育苗基质营养含量的影响、探明生物炭在东北冷凉地区水稻育苗生产上的应用潜力,以东北稻田土壤为基础、生物炭为外源添加物(5.0%~20.0%,w/w),研究生物炭对东北冷凉区水稻秧苗株高、干物质积累量、矿质元素N、C、S、P、K、Mn、Zn、Cu、Fe、Mg、Ca和Na的吸收及育苗基质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炭对水稻苗期株高、干物质积累有显著影响;其中施用5.0%、10.0%和15.0%生物炭时株高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1.2%、5.0%和6.0%,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18.2%、27.7%和43.4%;水稻秧苗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N、C、S、P、K、Mn、Ca、Na、Mg、Zn、Cu和Fe吸收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施炭量为5.0%时矿物质元素Mn、Zn和Cu出现峰值,在施炭量为10.0%时矿物质元素Fe出现峰值,在施炭量为15.0%时矿物质元素N、C、S、P、K、Ca、Na和Mg出现峰值;在育苗基质中,N、C、S、P、Zn、Cu、Mg和Na含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而K和Fe随生物炭量增加,其含量逐渐减少,Mn和Ca含量无明显规律性变化;在育苗基质中施用10.0%~15.0%的生物炭能够促进水稻秧苗生长,有利于水稻秧苗对大部分矿物质元素的吸收与利用,同时提高育苗基质固定与保持一些重要营养元素的能力。


EM菌肥对黄瓜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瓜菜 》 2016
摘要:为探讨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菌肥对黄瓜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旱黄瓜‘绿剑’为试验材料,对育苗土壤分别通过土壤表面喷施和均匀拌入2种方式施入EM菌肥,并在育苗期对黄瓜根际多种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EM菌肥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酶活性,相同施用浓度下,均匀混入土壤的施用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土壤酶活性,而相同施用方式下0.5%浓度的EM菌肥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土壤酶活性。


大球盖菇采收后的初加工处理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大球盖菇是近年来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和黑龙江鑫田食用菌有限公司联合示范推广的珍稀菇类。大球盖菇酒红色、有野生蘑菇的清新味,口感极好[1],自推广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大球盖菇的产品以鲜品、盐渍品和干品为主。本文将大球盖菇采收后的几种初加工处理技术予以介绍,为食用菌生产销售提供借鉴。1鲜品大球盖菇原产于我国南方,在黑龙江省属于珍稀菇类,其外观与松茸相近,售价达20元·kg-1


不同杀菌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筛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好的杀菌剂组合和施药时机,以感病品种Favorita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用不同的杀菌剂组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结果表明:中化药剂处理、每7d喷药处理和测报模型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防治效果,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测报模型处理,每7d喷药处理,中化药剂处理和对照。


土壤管理制度对苹果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中国林副特产 》 2016
摘要:以龙丰苹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覆盖、生草、免耕和清耕4种土壤管理制度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温度在5~19℃之间波动,覆盖和生草处理的土壤温度变化幅度最小,分别为12.7℃和12.3℃;土壤含水量覆盖最高,其次是生草,清耕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低。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处理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其中0~20cm土层下降0.06g/cm~3;20~40cm土层下降0.14g/cm~3。土壤孔隙度在20~40cm土层生草与覆盖处理差异显著,与免耕、清耕处理之间的土壤孔隙度差异极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