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不同种赤眼蜂对齐齐哈尔地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选择齐齐哈尔地区优势赤眼蜂蜂种防治水稻二化螟,对齐齐哈尔地区不同种赤眼蜂寄生水稻二化螟的能力进行研究,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卵粒的寄生率最高,防治田虫伤株率最低、防效最高。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各项防治指标略低于稻螟赤眼蜂,但是数值之间差异不显著。螟黄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差。由此可见,稻螟赤眼蜂为寄生水稻二化螟的优势蜂种。

关键词: 二化螟 稻螟赤眼蜂 松毛虫赤眼蜂 螟黄赤眼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秋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中国食用菌 2016

摘要:利用棚室秋季吊袋栽培黑木耳不但具有节省空间,节约人力、物力的优点,还能延长出耳期,增加黑木耳的产量、品质。通过对适宜品种、栽培季节、菌种制作、养菌、开口、吊袋及出耳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研究,使棚室秋耳吊袋栽培的平均产量(干耳)达到50 g·袋-1,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黑木耳 棚室 吊袋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退化羊草草地植物群落的数量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松嫩羊草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分布格局,试验通过利用群落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无趋势对应分析(DCA)的方法对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测定了12个优势种的无趋势对应分析排序。结果表明:优势植物种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排序结果吻合于分类结果的事实,验证了环境因子梯度变化导致现存植物群落类型和物种分布格局。

关键词: 羊草草地 植物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析 无趋势对应分析(DCA) 排序 植被数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粪最大甲烷生产潜力的估算和测定

中国沼气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序批式厌氧发酵实验装置,在30℃条件下对牛粪的最大甲烷生产潜力进行测试。实验测出牛场牛粪的最大甲烷生产潜力为0.187 m~3CH_4·kg~(-1)VS。系统的含氧量,p H值对甲烷产量的影响显著。同时根据其成分,引入各组分权重在一级水解速率方程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奶牛粪便最大产甲烷潜力的估算公式。然后与其它方法的估算值、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该估算公式,可较准确地估算出最大甲烷生产潜力。且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为牛粪厌氧发酵装置的设计及工程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牛粪 甲烷生产潜力 厌氧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耦合对寒地粳稻产量及穗部结构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试验以水稻为研究对象,设定水、肥两种处理因素,2个水分处理(节水灌溉、CK)和5个氮肥处理(N0、N1、N2、N3、N4),分析水肥耦合对水稻产量及穗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较CK促进水稻产量的形成,在N1、N2、N3时增产均超过10%,在N0、N4时产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节水灌溉与CK处理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节水灌溉N3施肥模式产量最高,其次是节水灌溉N2和对照灌溉N3。N2、N3条件下,节水灌溉较CK增产的主要是二次枝梗产量的增加,其中N2、N3处理分别增产30.69%、30.70%;节水灌溉N3较N2产量增加,主要是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N3条件下节水灌溉与CK比较,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但节水灌溉促进了水稻各项产量性状均值的增加;对穗部结构分析,节水灌溉较CK二次枝梗数显著增加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节水灌溉 N肥 产量 穗部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MP信号通路抑制剂影响猪胚胎细胞分化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抑制剂影响猪胚胎细胞分化,了解BMP信号通路是以BMP蛋白作为配体释放蛋白激酶调解钙离子的浓度,并在其他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下,最终形成转录复合物结合至靶基因的调控区域,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以发挥生物学效应.卵泡抑素在细胞外颉颃BMP信号通路,试验采用卵泡抑素作为BMP信号通路抑制剂研究胚胎细胞分化与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添加10 ng/mL、100 ng/mL卵泡抑素组的滋养层细胞(TE细胞)数和总细胞数显著高于未添加组、1 ng/mL组(P<0.05).内细胞团(ICM)细胞以及TE细胞对于未来胚胎的发育至关重要,因为添加卵泡抑素并不会影响ICM细胞的发育,因此不会对此有太大影响,然而TE细胞却与胚胎着床有密切关系,增加TE细胞数意味着会加快胚胎的发育速度,也会增加着床的概率.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 胚胎 内细胞团(ICM)细胞 滋养层细胞(TE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冷害发生情况及生理机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深入细致地研究黑龙江省水稻冷害生理机制,介绍了全世界种植水稻的110多个国家中大约有24个国家经常遭受冷害的威胁。我国从南到北种植水稻的省份,也不同程度上遭受冷害带来的产量损失,黑龙江省是水稻冷害发生最为严重;分析水稻发生冷害的原因是细胞器发生结构上的改变,酶、激素和其它生理指标根据不同程度的冷害而发生浓度变化;指出当前黑龙江省水稻冷害发生类型主要是孕穗期障碍型冷害;提出深入系统研究黑龙江省水稻冷害生理机制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水稻 冷害 生理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温度一直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第一限制因子,正确的理解温度对黑龙江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将更有益于未来更好更快更精准的培育水稻新品种。利用水稻育秧后闲置的大棚做增温处理,以10个已审定并且推广面积较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全生育期温度调查,研究不同品种在大棚内外生育进程及各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下所有品种的生育期都提前了,但是幅度不一样,达到齐穗期活动积温也存在差异;同时高温对龙稻5号、龙稻18东农428和中龙香粳1号有效穗数的影响达到了显著差异,对穗粒数及穗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通过相关分析可知,用某一时间点株高的变化幅度来表示不同品种对不同温度反应的钝敏差异。

关键词: 水稻 温度 全生育期 钝敏 黑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大豆Na~+/H~+逆向转运蛋白GmNHX1基因植株的获得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制约大豆生产的因素很多,土壤盐渍化就是其中之一。大量研究证明过表达NHX逆向转运蛋白可以提高植物的耐盐性。为获得耐盐性良好的转基因大豆材料,我们将大豆Na~+/H~+逆向转运蛋白(GmNHX1)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上,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mNHX1导入大豆品种黑农56和黑农59中,共获得18个转基因株系,并对T_1代转基因株系进行了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CR结果表明转基因后代株系呈阳性的植株有4株;经Real-time PCR检测该4个PCR阳性转基因株系的G NHX1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株系;200 mmol/L NaCl溶液的盐试结果表明;对照植株的生长速度滞缓于4个转基因株系的生长速度。

关键词: 大豆 农杆菌转化 GmNHX1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的应用及增产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耕培土是马铃薯生产的关键耕作技术,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中耕培土犁培土效果达不到当前生产作业要求,限制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为解决该问题,该研究根据马铃薯生产现状,应用自主研发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并以传统中耕培土犁为对照,开展不同垄距培土犁培土效果对比试验,设置垄距为65、70、80和90 cm,分别在马铃薯苗期及现蕾期进行2次培土,探讨马铃薯专用培土犁的最佳培土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培土,垄体明显增大,垄体土壤质量高于对照21.7%~33.4%,有利于马铃薯生育期地下干物质的积累,提高马铃薯匍匐茎数;有利于地下薯块的增长,大、中薯块茎产量增加,小薯块茎所占比率有所减少;马铃薯产量两年平均为38 215.0~43 131.2 kg/hm~2,比对照提高1.1%~7.3%,商品薯产量为33 788.9~39 346.7 kg/hm~2,比对照提高4.1%~11.2%,青薯产量为670.7~834.3 kg/hm~2,比对照降低18.7%~28.8%;其中垄距为80 cm培土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青薯产量最低,均值分别为43 131.2和670.7 kg/hm~2,为马铃薯专用中耕培犁的最佳培土模式。该研究可为马铃薯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 农作物 机械化 品质控制 马铃薯 专用培土犁 培土模式 垄距 培土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