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秧盘播种量对垦稻12、绥粳4混种产量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17
摘要:优质粳稻垦稻12、绥粳4按4:6的比例混合种植的栽培方法,已经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大面积推广应用。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混种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秧苗株高增高,叶片数减少,根数减少,茎基宽与充实度减小,秧苗地上部、地下部百株鲜质量与干质量均呈减小趋势,而根系盘结力增强,秧苗立枯病病株率及病情指数也随之增高,水稻产量以110g/盘干籽处理最高,达9292.47kg/hm~2。


盐碱地玉米青枯病的发病规律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通过对盐碱地玉米青枯病的发病规律调查研究发现,盐碱地玉米青枯病发病率与品种抗性、栽培条件密切相关。结果表明,播种期越早,青枯病发病率越重;种植密度越大发病率越高。经品种抗病性鉴定,初步明确了当前黑龙江省主栽及推广玉米品种的抗性表现,10份鉴定材料中有5份高抗、2份抗病、1份为中抗、1份感病、1份高感。


黑龙江省大豆与进口大豆品质比较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虽然对其营养功能成分研究较多,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间主要营养成分差异较大。通过概述黑龙江省大豆优势产区及主栽品种,测定了部分主栽品种的蛋白质、脂肪、蔗糖以及氨基酸含量,筛选了大豆加工专用品种,并与进口大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范围分别为33.73%~40.93%和16.84%~22.74%,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大豆蛋白、脂肪等成分差异显著。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脂肪平均含量显著低于进口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与进口大豆持平,而蔗糖和氨基酸平均含量均显著低于进口大豆。黑龙江特用大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明显高于进口大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氮肥对小麦氮积累和分配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氮是作物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但由于近年生产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导致了氮肥流失、环境污染、氮肥利用效率降低等问题。为了减轻环境污染,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将氮肥对小麦氮代谢和再利用中的关键酶活性、氮同化物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干物质与氮的积累和分配、产量性状与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我国小麦氮肥用量约240kg·hm~(-2),为我国小麦生产氮肥施用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氮利用效率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产量 干物质积累


长施马粪对暗棕壤团聚体腐殖质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土壤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元素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暗棕壤长期施用马粪(每3年施肥1次)、施低量化肥和马粪配施高量化肥对水稳性大团聚体(>2 mm和2~0.25 mm)、微团聚体(0.25~0.053 mm)和粉/黏粒粒级(<0.053 mm)中腐殖物质-胡敏酸(HA)的分布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探讨施肥对农田土壤肥力的贡献及其团聚体的固碳机制。施用马粪和马粪配施高量化肥分别提高(49.06%)和降低(31.04%)了2~0.25 mm大团聚体比例,3种施肥措施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数量,但对土壤HA数量影响不显著。不同施肥措施对不同粒级团聚体中HA的分子结构特征影响不同,3种施肥措施均降低了2~0.25 mm大团聚体HA的缩合度,芳香性增加;微团聚体HA缩合度降低,脂族性增强;施用马粪提高了粉/黏粒HA的缩合度和脂族性,马粪配施高量化肥提高了粉/黏粒HA的缩合度和芳香性,施用低量化肥,粉/黏粒HA缩合度下降,芳香性提高。因此,长施马粪提高了土壤SOC数量,促进2~0.25 mm大团聚体的形成,大团聚体中HA的稳定性提高,利于土壤固碳,而0.25~0.053 mm微团聚体和<0.053 mm粉/黏粒HA的活性增强,利于土壤肥力供给,这些团聚体是评估长施马粪对腐殖质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粒级。
关键词: 马粪 胡敏酸 团聚体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黑龙江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研究及低碳农业发展建议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分析,对实现农业低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农业生产数据,估算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排放源CH_4和N_2O排放量,并提出了低碳农业发展的规划建议。结果表明:2015年,黑龙江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上升至117.845万t,其中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51.967万t,主要来自反刍畜禽肠胃道内发酵CH_4排放,以及畜禽粪便管理过程CH_4和N_2O的排放,分别达到了48.527万、2.058万和1.382万t;种植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达65.878万t,主要来自水稻种植CH_4排放,以及农业种植土壤本底和施肥N_2O的排放,分别达到了61.949万、2.764万和1.165万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