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氮肥用量对春玉米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促进玉米幼苗根系发育,提高氮素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氮素积累量和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春玉米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素范围内施氮量的增加玉米苗期生物重增加,而高量施氮(N180)导致根冠比下降;优化施氮(N150)处理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以及钾含量;由扫描图片可得不同施氮处理玉米根系形态差异不大,优化施氮处理具有很好的根系形态;减量施氮(N120)和优化施氮处理能够增加苗期玉米根系长度、体积、平均直径以及表面积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苗期春玉米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呈下降趋势,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减量施氮处理玉米氮吸收效率较高,优化施氮处理具有较高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不同微生物肥料对茄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对茄子生理生化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对茄子喷施不同微生物肥料,研究鱼粉、海藻及枯草芽孢杆菌三种微生物肥料对茄子的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生物肥料可以改善茄子的生长性状,同时可以提高茄子的生理指标;其中处理2(主要由海藻发酵而生)的喷施使茄子的株高较CK增加10cm左右,平均增产幅度最大,为21.79%,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一倍,为13.20mg·g-1,说明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物品质及增加产量的作用;在可溶性糖、还原糖、叶绿素含量的提升及抗氧化酶的激活方面作用与处理1(主要由鱼粉发酵而生)相差不大,但明显优于CK处理。


37个平菇菌株的遗传差异分析
《食药用菌 》 2016
摘要:以22个国内平菇菌株,15个外引菌株为试验材料,观测其菌丝长速、子实体颜色、菌盖及菌柄形态等14个农艺性状,对各性状进行多样性及主成分分析,同时对8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平菇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0.393~1.961,国内群体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611,高于外引材料(1.397)13.28%。各性状间变异系数范围4%~75%,这两个极端值均出现在外引群体中。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14个性状,可以用7个主成分来概括,7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4.44%。各因子所代表的指标总结为单菇因子、发育因子和产量因子3个因素。8个性状的聚类分析把37份材料分为3个类群,分类结果与子实体农艺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


优质大豆绥农35的选育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示范
《农业科技通讯 》 2016
摘要:为了创新大豆种质和探讨定向选择的有效性,我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绥农10为母本、以绥02-315为父本配制组合杂交选育成了绥农35。该品种油分含量21.77%,蛋白质含量39.4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 064.8 kg,较对照品种合丰45增产7.1%;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 430.2 kg,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10.7%。该品种中抗灰斑病。2012年该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绥农35既高产,又高脂肪,是一个广适性的新品种。


绥滨县土壤硒含量及水质状况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调节土壤硒水平、开发利用富硒土地资源,预测和防止硒环境问题,以绥滨县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插值的分析方法研究绥滨县土壤全硒含量的区域分布特征,流经绥滨县的黑龙江水,松花江水以及地下水质量状况,并对富硒后水稻籽粒和蔬菜硒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绥滨县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0.189mg·kg-1,为足硒土壤。流经绥滨县的江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其微量元素各项指标好于地下水,微量元素总体含量水平为松花江水>黑龙江水>地下水。当地主栽品种水稻绥粳4号扬花期叶面富硒后水稻籽粒全硒平均含量为0.23mg·kg-1,按国家食品中硒含量标准在0.1~0.3mg·kg-1为安全含量。


类菱形新型刮治方法在防治苹果树腐烂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国果树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刮治方法对苹果树腐烂病(Valsa mali)的防治效果,分别采用整体取样和病株取样2种不同采样方式,在传统的类似圆形的刮治方法基础上设计了8种不同刮治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测定了不同刮治方法的平均防治效果和平均愈合距离。结果显示,8种不同刮治方法中,类菱二(类似菱形的六边形,刮治距离超出病疤左、右、下部各1 cm,上部3 cm)处理平均防治效果(按株数计)达83.34%,平均愈合距离为8.25 mm。综合2种调查结果表明,8种刮治方法中类菱二处理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