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瓢虫发生动态
《中国植保导刊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玉米田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发生动态,采用黄色粘虫板进行诱集监测,同时调查田间诱集的主要天敌昆虫.2021、2022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翻埋还田、秸秆碎混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移出对照4种方式下双斑萤叶甲诱集高峰期和全诱集期诱虫量有差异,秸秆碎混还田方式诱虫量最多,显著高于秸秆翻埋还田和秸秆移出对照,与秸秆覆盖还田差异多为不显著.黄板主要诱集天敌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玉米秸秆翻埋还田、秸秆碎混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移出对照4种方式瓢虫诱虫量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双斑萤叶甲 异色瓢虫 黄色粘虫板 玉米田 秸秆还田方式


面向绿色制造的农机装备再制造特征与策略优化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广和绿色制造技术发展,农机装备再制造作为一种环保、经济的生产方式,受到农机行业的认可与普及,其与绿色制造理念深度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节约化生产目标,符合农业机械利用率提升目标.该文首先对绿色制造与农业机械制造的关系,以及农机装备再制造理念展开分析,指出农机装备再制造实施在高效、节能、节约资源、环保等多方优势特征,针对农机装备再制造提出绿色发展策略,从制造流程、工艺优化、管理优化等多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更好推动绿色制造和农机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黑龙江省肉羊品种改良方向与相关育种技术的探讨
《现代畜牧科技 》 2024
摘要:该文针对目前黑龙江省肉羊的品种改良和相关育种技术性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从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入手,阐述了建立健全肉羊良种繁育体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以多羔性状为主的肉羊品种改良方向指引下,如何选择杂交改良的父本,介绍了南非肉用美利奴羊等8个父本品种的特性,可以为育种场提供一些参考。接着分析今后肉羊杂交改良工作主要采用的传统与现代生物技术相融合的育种技术,可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加速育种进程。最后,介绍了杂交改良工作杂交代数确定的问题,这个对于保持肉羊优良性状和提高急需的生产性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该文阐述内容是为了使黑龙江省肉羊养殖业适应目前生产形势和消费需求,促进养羊业健康发展。


哈尔滨市玉米种植高产施肥技术要点分析
《现代农业研究 》 2024
摘要:在农业产业现代化、高速化发展的境况下,我国农作物种植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作为玉米高产栽培重要技术之一的高产施肥技术,能否得到科学应用决定着玉米需肥期内肥料是否能够及时、适量供合,与玉米植株的种植产量息息相关。为此,文章结合哈尔滨市玉米种植情况,探讨了玉米作物施肥技术应用的常见误区,指出玉米施肥存在肥料施加量过大、重氮肥轻磷钾肥、过度依赖追肥、追肥时机把控不当四方面问题,并分析了不同肥料对于玉米作物生长产生的影响,最后从基肥、种肥、追肥、叶面肥几个方面探讨了玉米种植中高产施肥技术的应用要点,旨在为其他地区玉米高产优产栽培提供参考。


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246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了促进玉米新品种龙单246在适宜种植区域内示范推广,本文简要介绍了龙单246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高产制种技术。龙单246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高产遗传育种研究室2015年以改良系H286为母本、改良系LX46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3L0044)。2020-2021年参加黑龙江省龙科玉米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901.2 kg·hm-2,比对照品种禾田4号或东农254平均增产9.0%;2022年参加黑龙江省龙科玉米科企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752.3 kg·hm-2,较对照东农254平均增产7.0%。龙单246具有粮质好、综合抗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