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粱中单宁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结合国家标准GB/T15686—2008与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建立高粱中单宁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显色反应时间、酸碱性、溶液反应温度等方面进行了反复的验证。经过对单宁标准系列的测定,结果表明,显色剂与单宁反应后溶液颜色变化显著,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25 nm处测定,单宁质量浓度在0.1~5 mg/m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耳定律,回归方程为A=0.9640c+0.219 3,相关系数R2为0.995 4。经过对17个高粱品种样品单宁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的回收率在97.3%~103.4%范围内。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可应用于高粱中单宁含量的检测。


山西晋东南地区苹果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现代园艺 》 2014
摘要:苹果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果树品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结果周期长、耐贮运以及品种繁多等优点;另外,苹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糖、淀粉、抗坏血酸、果胶、胡萝卜素、钙、镁、锌等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青睐。山西晋东南地区具有栽培苹果的传统,随着苹果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套袋技术的普及运用,对提高苹果品质、降低农药残


中国麦田除草剂应用现状研究
《农药市场信息 》 2014
摘要:麦类作物的种植在我国的时间很长,其中小麦是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但麦田杂草通过与小麦争夺水分、养分、侵占生态空间以及作为一些麦田病虫害的越冬载体和中间寄主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田应用化学除草剂已经成为消灭农田杂草、战胜草荒的重要手段……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0号的选育
《农业科技通讯 》 2014
摘要:晋薯20号新品种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在1998年用晋薯11号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再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09年同时参加省生产试验,并通过田间鉴定。2010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薯块块茎干物质含量20.2%,淀粉含量12.0%,Vc含量14.4 mg/100g,还原糖含量0.55%,粗蛋白含量1.76%。田间抗花叶病、卷叶病,中抗晚疫病。


超量表达欧李ChPSY基因促进转基因番茄类胡萝卜素合成的研究
《园艺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从欧李果实中分离的ChPSY cDNA经过序列分析、酶切之后,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MV,构建了植物重组载体pBI-ChPSY,并通过根瘤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番茄,获得了12株抗性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12株抗性植株均为阳性,说明外源基因ChPSY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RT-PCR分析表明,ChPSY基因在转化植株果实中得到表达。HPLC分析表明,转ChPSY基因番茄果实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了1.62~3.04倍,八氢番茄红素、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4.87、2.10、2.59和3.25倍。转化植株中内源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也受到广泛的影响。ChPSY基因超量表达有效促进了番茄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和积累。
关键词: 欧李 番茄 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 遗传转化 类胡萝卜素


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QTL的上位性互作和环境互作分析
《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半野生大豆灰布支黑豆ZDD2315为父本杂交衍生的F2:15和F2:16的447个RIL家系为遗传群体,绘制SSR遗传图谱,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年大豆小区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加性QTL、加性×加性上位互作及环境互作分析。结果检测到9个与小区产量、茎粗、有效分枝、主茎节数、株高、结荚高度相关的QTL,分别位于J_2、I、M连锁群上,其中小区产量、茎粗、株高、有效分枝和主茎节数QTL的加性效应为正值,说明增加这些性状的等位基因来源于母本晋豆23。同时,检测到7对影响小区产量、茎粗、株高和结荚高度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的QTL,共发现14个与环境存在互作的QTL。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对大豆小区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影响较大。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既要考虑起主要作用的QTL,又要注重上位性QTL,才有利于性状的稳定表达和遗传。
关键词: 大豆 小区产量 农艺性状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互作效应


5种地被植物的抗旱性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对5种草本地被植物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叶片持水力、相对含水量等4项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种地被植物的综合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紫花地丁>黄褐鸢尾>婆婆纳>鼠尾草>假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