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长江中下游麦区首个国家审定红皮强筋小麦新品种镇麦168为试验材料,设置240、300、360 kg/hm23个施氮处理,研究施氮量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影响及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量能显著影响镇麦168的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镇麦168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中高施氮水平(300、360 kg/hm2)处理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在全部施氮处理下,穗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千粒质量与籽粒产量呈负相关;穗数与穗粒数、千粒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穗粒数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全部施氮处理下产量构成三因素对产量均有正向作用,其中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量与后期的籽粒产量存在紧密联系,是决定作物经济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自然群体中的1142 SNP在2年环境下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大豆基因组中与生物量及产量组分显著关联的SNP。结果表明:(1)生物量、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在自然群体中存在广泛的表型及遗传变异,并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生物量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相关略高于与百粒重;(2)两年环境下共检测到41、56和29个SNP分别与生物量、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显著关联,其中仅有6、19和1个SNP在2个环境中都被检测到;(3)共检测到15个SNP同时控制2个或2个以上性状,其中位于第19染色体上的BARC-029051-06057位点被检测到同时与生物量、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3个性状显著关联,表明有共同的遗传基础,同时也解释了性状间相关的遗传原因;(4)鉴定到的多个SNP与先前我们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多个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的定位结果共位。这些显著关联SNP位点的鉴定,有助于理解生物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从而促进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有利基因,实现未来大豆高产育种计划。
关键词: 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SNP) 光合作用 产量 大豆 自然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例移栽大树大量死亡原因的农业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对1起保险合同纠纷中移栽大树大量死亡原因进行农业司法鉴定,认定涉案移栽大树大量死亡与当地当年8月下旬的暴风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暴风雨是导致大树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泥炭与田泥分别以1∶3、1∶1、3∶1的比例混合,以及纯泥炭作为覆土材料,并以常用的田泥稻壳土的覆土材料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土的理化性质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的持水率高、孔隙度大、电导率高、容重轻、含氮量高,这些特性有利于双孢蘑菇的生长,因此纯泥炭作为覆土时产量最高,随着添加田泥比例的升高,容重升高,其他参数降低,双孢蘑菇的产量有所降低,泥炭和田泥以1∶1的比例混合时产量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且在双孢蘑菇的品质方面也优于对照,作为覆土材料较为经济。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覆土 泥炭 田泥 双孢蘑菇产量 双孢蘑菇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猪舍不同发酵床重金属累积特征初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节约经济成本和适宜猪生长发育为前提选取3种发酵床垫料组合:40%稻壳+60%菌糠(FJ)、40%稻壳+60%锯木屑(FD)、40%稻壳+60%酒糟(FW),采用物质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在一个养猪周期内3种垫料Zn、Cu、As全量的累积过程;同时测定了不同垫料剖面层次中3种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并通过测定有效态Zn、Cu、As含量分析3种重金属在垫料和表层土壤中的活性;最后应用瑞典科学家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和评价该区域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养殖周期,Zn和Cu含量随垫料层次加深逐层递减,而As含量则随垫料层次加深逐层递增,尽管如此,绝大部分Zn、Cu、As仍作为库存累积在垫料中,只有极少部分通过淋溶作用渗漏到床底表层土壤中;不同垫料对3种重金属的吸纳效果、活性大小的影响均不同;经过生态危害评价分析,3种垫料在养猪结束后其Zn、Cu、As的潜在生态危害均未超过轻微生态危害临界值(RI≤150),为了最好地控制Cu、Zn、As污染并保留有机肥营养,建议发酵床使用年限为3年左右。
关键词: 发酵床垫料 重金属累积 有效态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物质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产量对氮肥响应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生理的关系
《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籼稻天优华占、两优培九和粳稻陵香优18、宁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水稻产量对氮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对施氮量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上述4个水稻品种在获得最高产量(10.1~10.3 t hm–2)时,天优华占和陵香优18所需施氮量为242.5~255.5 kg hm–2,明显低于两优培九和宁粳1号的327.3~328.0 kg hm–2。天优华占和陵香优18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明显高于两优培九和宁粳1号,表明天优华占和陵香优18产量对氮肥的反应较两优培九和宁粳1号敏感。在高产(10.5~10.9 t hm–2)条件下,天优华占和陵香优18主要生育期根系的重量、长度和总吸收表面积低于两优培九和宁粳1号,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及其占总吸收表面积的比例、根系伤流量以及根系活力则显著高于两优培九和宁粳1号。上述结果表明,通过栽培措施调控或选用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伤流量和根系活力高的水稻品种将更有利于降低水稻施氮量和提高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战略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全面实施的背景,分析了知识产权战略对促进转基因作物研发的作用机理与重要意义,并对中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研发主体、组织机制和研发目标动力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企业主体参与不足、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较弱、绩效评价对产业贡献关注不够等制约中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应从强化协同创新与应用、创建知识产权共享共用平台、推动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国际化、培育企业研发主体和加强创新价值引导等方面完善中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杀菌剂对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体及芽孢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平皿计数法和抑菌圈法研究了5种化学杀菌剂(春雷霉素、三环唑、戊唑醇、稻瘟酰胺和咪鲜胺)对稻瘟病生防菌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Bacillus pumilus)菌体和芽孢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化学杀菌剂在高浓度下(2 000 mg/L)可以完全抑制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菌体和芽孢的存活,而低浓度下(0.32~8.00mg/L)对菌体和芽孢的存活影响较小;在5种化学杀菌剂中春雷霉素对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菌体和芽孢存活影响最大,其次依次是咪鲜胺、三环唑、戊唑醇、稻瘟酰胺。研究结果显示:稻瘟病生防菌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与供试的5种化学杀菌剂分别混用防治稻瘟病,这5种杀菌剂的浓度应在0.32 mg/L以下,否则会影响生防菌的效果。
关键词: 杀菌剂 短短小芽孢杆菌 菌体 芽孢 存活 病害防治 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滩涂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的特点,以耐盐品种盐稻11号为供试品种,从耐盐品种选择、秧池准备、浸种催芽、精确播种、秧田管理、适时移栽等方面,阐述了盐碱地机插秧日浸夜露催芽与双膜避盐、抗逆育秧的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