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不同省份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鉴定与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发掘抗黑条矮缩病水稻种质资源,收集15个省份共251份地方品种进行抗黑条矮缩病田间诱发鉴定。结果表明,251个品种中发病率在10%~40%的品种占66.5%,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32个,低于5%的仅11个,未出现对黑条矮缩病免疫的品种。167个籼稻品种中,26个品种发病率低于10%,而粳稻品种中仅有6个。安徽、江苏、江西和浙江4省筛选出的抗性品种较多,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有20个,低于5%的品种有11个。广东、广西、湖南、台湾、云南和福建6省区鉴定品种中,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仅有12个,未发病率低于5%的品种。另外,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和四川5省区未出现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这些地区在抗黑条矮缩病水稻育种中应注重其它地区抗性材料的引进。本研究结果将为研究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水稻 黑条矮缩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在稳农惠农的前提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实现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通过对江苏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技术储备有限,尚未形成系统的补偿体系;重视程度不高,尚未发挥既定的补偿效果;融资渠道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投入机制等。提出了符合江苏现状的严格农业生态补偿顶层框架设计、建立农业生态补偿试验示范区、建立多元化农业生态补偿途径、构建农业生态补偿长效保障机制、强化农业生态补偿宣传教育等政策建议,为江苏率先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参考,也为推进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现代化 江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醋酸杆菌乙醛脱氢酶热稳定剂的筛选

食品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种类物质对醋酸杆菌产乙醛脱氢酶(ALDH)热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得到酶的最佳热稳定剂配方。蔗糖是最好的热稳定剂,其次是甘氨酸、麦芽糖、硫酸钠、丙氨酸;氯化钾、赖氨酸、天冬氨酸、氯化铝、谷氨酸、氯化钙对ALDH的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复合热稳定剂配方为:硫酸钠20mmol/L、甘氨酸20 mmol/L、麦芽糖25 mmol/L、蔗糖0.5 mmol/L。复合热稳定剂的添加使ALDH酶活保留率在30℃~55℃温度范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55℃保温30 min后,酶活保留率为75%,比对照组高出115%。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 醋酸杆菌 热稳定剂 热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粳稻常优5号为材料,设置未施氮肥处理(0N)、当地高产栽培(对照)、超高产栽培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等4种栽培模式,观察其对水稻不同生育期根系形态生理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超高产栽培与氮肥高效利用栽培两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2.29 t hm–2和9.62 t hm–2,平均分别较对照增产41.4%和10.7%。上述两种栽培模式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每kg施氮量增加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0.7%和76.8%,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提高62.1%和32.3%。与对照相比,超高产栽培与氮肥高效利用栽培均增加了水稻地上部干物重、叶面积指数、根干重、根长,提高了粒叶比,改善了库源关系,并提高了根冠比与根系伤流量。同时也提高了灌浆期剑叶净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与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生育中后期根系、叶片以及根系伤流液中的玉米素(Z)与玉米素核苷(ZR)含量、灌浆期籽粒中蔗糖合酶(SuSase)以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这说明,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可以提高水稻灌浆期根系和地上部的生理活性,促进水稻高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模式 产量 根系形态生理 氮肥利用率 水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船载脚踏式水生植物修剪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当前水生植物人工修剪效率低、强度大等实际情况,本文以荷花为修剪对象,根据水生植物修剪的作业环境和安装要求,采用往复式修剪装置,完成了船载脚踏式水生植物修修剪机的设计与试验,初步实现了水生植物作业的机械化。

关键词: 船载 脚踏式 水生植物 修剪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樟叶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

林业科技开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异樟叶精油,采用平板抑菌法检测精油对真菌的抑菌活性,并利用气-质(GC/MS)联用技术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异樟叶精油对尖孢镰刀菌、七叶树壳梭孢和拟茎点霉均具有抑制效果,抑菌率分别达到42.64%,57.50%和64.30%,对拟茎点霉的抑制效果最好;从异樟叶精油中鉴定出41种物质,包括烯烃类物质20种,酮类物质1种,酯类物质3种,醚类物质3种,氧化物类物质1种和醇类物质13种。

关键词: 异樟 精油 抑菌活性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G3PDH基因特异性表达的ihpRNA载体构建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验证甘蓝型油菜甘油-3-磷酸脱氢酶基因(G3PDH)的功能,采用PCR的方法克隆BnG3PDH557bp的干扰靶序列,将其正向片段插入到中间载体pHurricane的NotI酶切位点、反向重复序列插入到XhoI酶切位点,构建ihpRNA载体反向重复框,BamHI、EcoRI酶切下反向重复框后组装到由种子特异性表达的napin启动子驱动的pCAMBIAl390植物表达载体上。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产物与预期片段长度相符。其中,1.7kb的片段包括正向干扰靶片段和部分AtFad2内含子序列,2.3kb大小的片段是干扰反向重复框。种子特异性表达的BnG3PDHihpRNA载体成功构建。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甘油-3-磷酸脱氢酶 ihpRNA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互作对水稻冠层光谱的影响及其PNN识别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氮、磷均为作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其丰缺诊断直接关系到合理科学施肥,进而影响产量、效益以及环境。本文旨在研究准确、快捷、无损地区分水稻缺氮和缺磷信息的光谱识别方法,从而指导田间施肥决策,精确作物管理、节约种植成本并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方法】基于水稻6个氮素及两个磷素营养水平交互下的盆栽试验,分别在分蘖、拔节和抽穗期测定水稻冠层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350—1 330 nm)及植株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等数据,分析氮磷互作对水稻植株体内TN和TP含量以及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并运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分别对不同生育时期的冠层光谱进行氮水平、磷水平、氮磷交互水平和缺素水平4个尺度下的分类识别。为避免光谱测量时仪器误差和光照、风力、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所造成光谱数据批次间的差异,PNN分类识别前对光谱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其中2/3作为训练集,另外1/3作为测试集。【结果】植株全氮含量受氮肥、磷肥和氮磷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植株全磷含量则主要受磷肥和氮肥水平的双重影响,但不存在氮磷交互作用。水稻冠层光谱对氮肥的响应规律不受磷肥水平的影响,缺氮使可见光区反射率升高,近红外区反射率下降。缺磷使近红外区反射率下降,但可见光区的响应则受氮肥水平的影响,施氮处理呈上升趋势,氮胁迫处理则呈现分蘖期下降、拔节期上升、抽穗期下降的趋势。利用冠层光谱PNN模型可以对各个生育时期氮水平、磷水平、氮磷交互水平和缺素水平等不同施肥尺度进行识别,拔节期分类精度最高,抽穗期分类精度相对最低。4种分类尺度下PNN模型对磷素水平的分类精度最高,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为83%和94%;其次是缺素水平,分别为78%和88%;对氮素水平以及氮磷交互水平等有较多个分类输出的识别精度较低,为61%—75%。值得一提的是,PNN模型对水稻施肥关键生育时期分蘖期和拔节期水稻植株缺氮缺磷、缺氮不缺磷、缺磷不缺氮、不缺氮不缺磷等4种缺素水平的分类中,所有只缺氮处理没有被预测为只缺磷处理,所有只缺磷处理也没有被误判为只缺氮处理,表明冠层光谱PNN模型能有效区分开氮磷胁迫。【结论】水稻的冠层光谱受到氮、磷水平的共同影响,利用水稻冠层光谱建立的PNN模型不仅能分别辨识各氮素、磷素施肥水平,并且能有效地区分开水稻缺磷和缺氮处理,避免混淆,对有目的性的指导施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避免不恰当的施肥策略造成的环境、产量和经济损失。

关键词: 氮磷互作 冠层光谱 PNN 营养诊断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园林废弃物堆肥红外光谱特性分析

土壤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添加不同外源物质的园林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跟踪测定不同堆肥阶段园林废弃物堆体中近红外光谱变化,结合堆体温度变化,探讨外源添加剂对堆肥物质结构转化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腐殖酸处理(FZS)、复合添加EM菌剂和腐殖酸处理(EM+FZS)、复合添加京圃园菌剂和腐殖酸处理(JPY+FZS)以及无添加处理(CK)堆体物质转化机制相同,即随着堆肥进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类物质不断减少,物质芳构化程度提高,外源添加剂不影响堆肥物质转化顺序。不同外源添加剂处理红外光谱特征峰吸收频率位置基本一致,但特征峰吸收强度有所变化,说明不同外源添加剂堆肥物质中含有相似的官能团,但官能团数量与物质结构不同,外源添加剂对堆肥分解速率,分解程度以及堆肥产物芳化度均有影响。京圃园菌剂与腐殖酸复合施用(JPY+FZS)能够显著加速物质转化进程,提高堆肥产品芳化程度,更适宜应用于园林废弃物堆肥。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园林废弃物 堆肥 腐殖酸 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新型农业科技平台的构建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科技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评价现行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构建切合实际的农业科技平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在阐述农业科技平台内涵,组织运行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新型农业科技平台构建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发展原则、优先领域、发展路径和支撑手段。

关键词: 主题词:农业 科技平台 构建 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