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奶果果皮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木奶果果皮多酚水浴振荡辅助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木奶果果皮多酚的水浴振荡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并以V_C为对照,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提取时间63 min、提取温度65℃、乙醇浓度66%、液料比42∶1(m L/g),木奶果果皮多酚提取量为31.2 mg/g,与模型预测值31.0 mg/g相近,最佳工艺实用性强。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木奶果果皮多酚对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2.3、2.35、0.141 mg/m L,最高清除率分别为90.6%、99.1%和61.9%,说明木奶果果皮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木奶果果皮 多酚 水浴摇床振荡辅助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不同部位侧芽嫁接对苦瓜生产效应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石头一号"苦瓜生长萌发的一级侧芽和二级侧芽为接穗,以幼苗顶芽嫁接和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部位侧芽嫁接对苦瓜生长、产量、品质以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自根苗,一级侧芽和二级侧芽嫁接与幼苗顶芽嫁接一样,不仅表现为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以及抗病性强等特点;而且侧芽嫁接相对于幼苗顶芽嫁接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势,由于苦瓜分枝能力强,侧芽数量多,可实现规模化育苗,因此苦瓜侧芽嫁接技术在生产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苦瓜 一级侧芽嫁接 二级侧芽嫁接,幼苗顶芽嫁接 生产效应


FMD、CSF、PRRS联合免疫方案在临高猪上的效果观察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验证多重免疫同时进行的可行性,以减少生猪的疫苗接种次数及应激反应,试验针对临高猪开展口蹄疫(FMD)、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三种疫苗同时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采用FMD、CSF、PRRS三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在临高猪上的免疫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说明猪FMD、CSF、PRRS三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不适合在临高猪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口蹄疫(FMD) 猪瘟(CS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临高猪 联合免疫效果


瓢虫的趋光性反应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 Fabricius和狭臀瓢虫Coccinella transversalis Fabricius为例,研究了瓢虫对不同光质(波长)的趋光性反应。在室内分别测定了六斑月瓢虫和狭臀瓢虫对5种发光二极管(LED)光波的趋性,以及在田间挂板(佳多)测定了瓢虫对色板的选择趋性。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瓢虫对黄色和白色LED光波的选择趋性显著高于与其它颜色;田间挂板试验表明,黄色对瓢虫的诱杀作用最强。综合分析,黄色对瓢虫有强烈的吸引作用,建议在使用黄板进行田间监测和防治时应考虑对天敌瓢虫的诱杀作用。


海南琼中热带农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热区农田土壤养分性状分布特征,以海南琼中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2 168个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综合分析海南热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 H、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锌的含量、分布及成因,揭示热带农田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琼中耕地土壤总体呈酸性反应,土壤p H为4.5±0.5;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和速效钾相对较缺乏,其平均含量分别为7.4和39.7 mg/kg。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别为508.9和82.8 mg/kg,均相对较缺乏,且空间分布不均;土壤有效锌含量丰富,其平均含量为4.72 mg/kg,但由于耕地土壤酸性较强,存在锌污染风险。


基于耕地资源信息系统的海口市琼山区耕地地力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海口市耕地质量状况,并为该地区的耕地地力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以海口市琼山区为例,运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选取排涝能力、成土母质和耕层厚度等共12个指标构建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与层次分析法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按照累积曲线法划分的耕地地力等级对该地区的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琼山区耕地中一级地1713.05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05%;二级地6500.5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78%;三级地10768.0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4.37%;四级地4418.12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8.20%;五级地870.4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9%。


热泵干燥槟榔中试工艺参数优化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新型节能、低碳排放的槟榔干燥技术,应用热泵干燥设备对槟榔进行干燥研究,获得槟榔热泵干燥中试工艺参数。单因素试验分析了煮沸时间对槟榔硬度的影响,干燥温度和装载量对槟榔水分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通过加权评分值计算方法评价干果品质,优化热泵干燥工艺参数;测定储藏30 d后的干果进行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比较热泵干燥、蒸汽干燥和传统干燥槟榔的成本及品质。结果表明,新鲜槟榔经过沸水煮沸15 min,前12 h内干燥温度为50℃、12 h后干燥温度为65℃、装料量为3.5 t、烘房空气相对湿度为25%时,槟榔含水率为16.8%,好果率为96.0%,均匀度为91%,单位质量干果耗电量为0.92(k W·h)/kg,所干燥的槟榔干果综合评分为90.1分,呈橄榄黄或褐色。25℃储藏30 d无霉腐现象,检测结果显示含水率为17.8%,未检测出汞和苯并芘,铅和砷质量分数分别为0.02和0.1 mg/kg,致病菌未检出,大肠菌群数<30 cfu/g,霉菌计数为30 cfu/g。经比较,热泵干燥槟榔比蒸汽干燥成本低11%,比传统土炉干燥成本低50%,零排放、无污染、操作智能化。研究结果为槟榔热泵干燥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辣椒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低温胁迫(10℃)下辣椒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0.7 mmol/L SNP处理的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干重、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明显增加,POD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说明在低温胁迫下通过施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可以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伤害,提高防御酶活性,改善根系活力,从而降低了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的伤害,促进了辣椒幼苗的生长。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HN株SO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家禽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HN株SO7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根据Gen Bank发表的SO7基因的c DNA序列(登录号:X15898)的ORF设计一对引物,用RT-PCR方法从柔嫩艾美耳球虫HN株总RNA中扩增SO7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 MD18-T载体连接后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并与已发表的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SO7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获得673 bp的目的片段,HN株的SO7基因序列与已发表国内外虫株的SO7基因序列相比,核苷酸有7个位点发生了变化,引起4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其中有3个位点的变化未引起相应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同种间HN株SO7基因与YZ株的遗传关系最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