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紫海胆肠道真菌Aspergillus sp.HDf2次生代谢产物抗生物污损活性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目的]对紫海胆肠道曲霉菌Aspergillus sp.HDf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抗海洋生物污损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摇瓶液体发酵,运用柱层析等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获得4个γ-丁烯酸内酯类单体化合物(-)-spiculisporic acid、spiculisporic acids B–D和1个secospiculisporic acid B,并且对其进行了抗藤壶幼虫附着活性测试。[结果]化合物spiculisporic acid B和secospiculisporic acid B在浓度为25 mg/L时均具有抗藤壶幼虫附着活性,其中化合物secospiculisporic acid B活性最强,其他化合物无活性。[结论]该研究首次报道它具有抗生物污损活性。

关键词: 曲霉菌 海洋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抗污损 藤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高良姜的有效成分分析

热带生物学报 2014

摘要:建立了高良姜中槲皮素、异鼠李素、高良姜素和山奈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不同产地高良姜中的上述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多地产的高良姜的槲皮素、异鼠李素、高良姜素和山奈素均高于广东徐闻地区,且高良姜素的含量达到了国家药典标准。

关键词: 高良姜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蝴蝶兰软腐病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蝴蝶兰软腐病是蝴蝶兰生产中最常见的细菌病害之一,因其防治难、危害严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粮食作物、蔬菜及果树等经济作物相比,蝴蝶兰软腐病的研究开展较迟,研究的深度及广度远不及前者。综述了蝴蝶兰软腐病的病原细菌种类、病原分离鉴定方法、软腐病菌研究进展,以及蝴蝶兰与软腐病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为今后蝴蝶兰软腐病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 蝴蝶兰 细菌 软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FID和二维码的生猪溯源体系设计与实现

农业网络信息 2014

摘要:介绍基于RFID和二维码技术的生猪溯源体系设计与实现。体系由1个生猪溯源公共平台和5个与平台数据对接的溯源信息管理客户端构成,整合从养殖到监管五个环节的信息,实现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

关键词: RFID 二维码 溯源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利养猪理念在现行条件下的实践探讨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4

摘要: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将动物福利与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挂钩,对进口的动物和动物福利提出要求,将动物福利作为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限制达不到动物福利标准要求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口。我国年均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达数十亿美元,如果欧盟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动物福利条款,并与国际贸易挂钩,将会对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造成很不利的影响。1动物福利的内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基线及抗药性现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药膜法测试了小菜蛾敏感种群对最新杀虫剂溴氰虫酰胺的敏感基线,比较了4个田间种群对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首次发现并报道了小菜蛾溴氰虫酰胺抗性田间种群。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敏感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LC50为0.54 mg/L;岑村、惠州和石井田间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LC50分别为10.64 mg/L、37.72mg/L和21.92 mg/L,达到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的LC50分别为71.1 mg/L、63.73 mg/L和40.82 mg/L,为高抗种群;连州田间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LC50为0.23 mg/L,处于敏感状态,对氯虫苯甲酰胺的LC50为0.98 mg/L,属低抗水平。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溴氰虫酰胺抗药性的发展趋势与氯虫苯甲酰胺一致。

关键词: 小菜蛾 溴氰虫酰胺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陈皮标准化生产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

摘要:分析广陈皮标准化生产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只有严格按照广陈皮标准进行生产,才能引导和规范广陈皮的生产行为和质量安全。

关键词: 广陈皮 标准化生产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镁肥用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镁肥用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镁肥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提高薯块粗蛋白、可溶性糖以及淀粉含量,且薯块氮、钾、镁等养分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珠三角地区冬种马铃薯适宜的镁肥(MgO)用量为75.0 kg/hm2。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肉制品的油脂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其过氧化值的测定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烤肉制品为原料,采用正己烷-异丙醇溶剂浸提法提取油脂,旨在提高低脂肪烤肉制品中油脂提取率同时准确测定其过氧化值。油脂提取的最优条件:称取肉样(绞碎混匀)2.000g,加入正己烷-异丙醇(4∶1,v/v)混合溶剂20mL,浸泡过夜,2500r/min离心20min;旋转蒸发至尽干,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5h。用该方法对不同烤肉制品进行验证性实验,均获得了较好的提取效果。该提取方法回收率为84.51%~113.20%,提取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2%~0.67%,表明该油脂提取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测定所提油脂的过氧化值,结果表明该油脂提取方法不会影响其过氧化值测定结果,并解决了石油醚浸提法无法准确测定低脂肪肉制品(鸡肉)中过氧化值的问题。

关键词: 76 烤肉制品 油脂 提取剂 提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霜疫霉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测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烯酰吗啉用于防治该病害。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对2009—2012年采自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等地区的115个荔枝霜疫霉菌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值(EC50值),结果表明:各菌株的EC50值介于0.0977~0.2226μg/mL之间,平均为0.1702(±0.0026)μg/mL,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2.28倍;所有菌株的EC50值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表明无抗药性亚群体。

关键词: 荔枝霜疫霉菌 烯酰吗啉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