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龙眼果肉自溶与部分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化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石硖’龙眼果肉为材料,在(4±0.5)℃条件下贮藏,并将贮藏后期不同状态果肉分为自溶与未自溶2部分,对其中的乙醇脱氢酶(ADH)、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细胞色素氧化酶(COD)、苹果酸脱氢酶(MDH)、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8个酶进行同工酶电泳检测,以果肉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为参照,对龙眼果肉自溶与同工酶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石硖"龙眼低温贮藏过程中,整果果肉除POD外其余7个酶同工酶酶谱变化不大;但贮藏后期自溶果肉与未自溶果肉酶谱差异显著,其中未自溶果肉与刚采收果肉(第0天)酶谱差异不大。说明即使在同一果实中,自溶与未自溶果肉生理状况明显不同,龙眼采后果肉的生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自溶果肉部分,未自溶的果肉基本维持与刚采收时相近的生理状态。自溶与未自溶果肉中,APX、CAT、MDH、COD、PPD和POD酶谱条带数目、种类以及表达量间差异显著,这几种酶可能与龙眼果肉的自溶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nn.) 果肉自溶 同工酶 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集约化猪场沼液生态处理工艺优化试验效果评价
《农学学报 》 2014
摘要:沼液的深度净化处理是集约化畜禽养殖废水无害化处理的必由之路,旨在筛选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的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养殖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水质相关国家标准方法,选取2个复合菌剂(A、B),3个接种量(0.5%、1.0%、5.0%),2个通气量(2mg/L、4mg/L),比较研究不同处理条件组合对猪场沼液的净化效果。实验表明:12个组合处理均对猪场沼液具有不同程度的净化效果,能够有效去除猪场沼液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粪大肠菌群(FC,Fecal Coliform),各自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0.0%、82.0%、99.9%。综合各项评估指标,工艺1、4、6优于其它组合,其中工艺4为最优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木香愈创木烯合酶基因(AsSGS)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初步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CSCD
摘要:利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克隆了一种白木香倍半萜合酶——愈创木烯合酶基因(AsSGS)791 bp的启动子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序列中A/T含量达64.6%,与真核生物启动子序列的特征相符合。该序列除具有启动子核心序列TATA-box和增强子元件CAAT-box等典型的真核生物启动子基本元件外,还含有如赤霉素反应元件GARE-motif、ABA的应答元件G-Box、生长素响应元件TGA-element和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等参与激素调控元件,光应答元件Box I、GA-motif、TCT-motif,热胁迫反应的HSE,厌氧诱导元件ARE和增强诱发厌氧反应的GC-motif等顺式作用元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本生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对所获得的启动子功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有缺失片段都能驱动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表达,GUS活性与启动子片段的长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白木香 倍半萜合酶 启动子 染色体步移 瞬时表达 β-葡萄糖苷酸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α-干扰素的真核与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鸭α-干扰素在真核和原核中表达的不同,试验构建真核重组质粒Duifnα-pPICZα在巴斯德毕赤酵母X33株中实现高效分泌表达,构建原核重组质粒pET24α-Duifnα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蛋白,His·Tag包涵体蛋白纯化得到高纯度蛋白液,并进行了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鸭α-干扰素分子质量为21 ku,通过鸭胚测得真核重组质粒表达的鸭α-干扰素能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对鸭胚细胞的攻击,最高效价达1×105U/mL;通过IPTG诱导实现高蛋白表达,表达的量比真核质粒表达的多,纯化后的原核重组质粒表达的鸭α-干扰素也能抑制VSV对鸭胚细胞的攻击,最高效价达1×106U/mL。说明原核表达蛋白的活性比真核高10个单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产沉香HPLC指纹图谱研究
《中草药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沉香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科学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Dionex-Acclaim 120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6℃。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和SPSS软件分别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沉香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用模式,确定24个共有峰,并根据对照品指认9个共有峰。10批沉香药材相似度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首次建立了沉香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可较全面地反映沉香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为沉香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沉香 HPLC指纹图谱 相似度分析 聚类分析法 超声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O_2与高CO_2气调包装对鲜切火龙果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氧高二氧化碳(70%O2+30%CO2、50%O2+50%CO2)气调并结合CPP膜包装条件下,测定5℃贮藏15 d时,包装盒中CO2/O2浓度的变化、鲜切火龙果外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探讨鲜切火龙果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氧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能够避免无氧酵解,但在贮藏0~12 d,能促进鲜切火龙果的呼吸作用;而在整个贮藏期,高氧高二氧化碳气调能够明显地维持鲜切火龙果的硬度,减缓其甜菜红色素的降解;在贮藏的0~6 d,高氧高二氧化碳处理抑制可溶性总糖、总酚的消耗和加速总Vc分解,但对可溶性蛋白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高氧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有利于鲜切火龙果营养品质的维持。结果可为鲜切火龙果商业化贮藏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州地区番茄青枯病菌的系统发育分析及致病力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2013年,于广州地区采集番茄青枯病病样并进行病原分离工作,经分子鉴定后获得9个菌株。通过PCR扩增获得了其中9个菌株的egl基因序列,采用国际新兴的青枯菌演化型分类框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NCBI数据库中分离自不同寄主的青枯菌菌株egl基因序列为参考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表明:9个菌株属于青枯菌演化型I型即亚洲分支菌株的4个序列变种,分别为序列变种13、14、34、44。以高抗青枯病番茄材料‘兴农021’和敏感材料‘金冠3号’为试材,评价了其中5个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3-1和18-6致病力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抗性品种及绿色药剂的初步筛选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抗枯萎病香蕉品种,通过伤根、针刺及淋菌法接种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巴西蕉’和‘南天红’的病情指数较高,分别达42.5和37.5,为中感品种;而品种‘南天青’和‘南天黄’病情指数仅为15,为抗病品种;‘农科一号’病情指数最低,仅为7.5,是5个品种中最抗病的,为高抗品种。为筛选防治香蕉枯萎病的绿色药剂,选用壳聚糖水剂、竹醋液、耕保泰对比络氨铜水剂对‘巴西蕉’进行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耕保泰防治效果较好,相对防效达78.57%;20%竹醋液的防治效果最差,仅为35.7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