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高油酸大豆品系创制

江苏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油酸能够显著提升大豆食用油的稳定性和食用价值,是大豆品质改良的育种目标之一。为提高大豆籽粒油酸含量,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多基因编辑技术,同时敲除负调控大豆油酸含量的2个关键基因GmFAD2-1A和GmFAD2-1B。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获得20株T0代阳性苗,但发生基因编辑的株系只有11个,其中GmFAD2-1A发生突变的有7株,GmFAD2-1B发生突变的有10株,这2个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有6株。经过加代纯合后,检测转基因株系(T3代)大豆籽粒的脂肪酸组分,发现油酸含量显著提升,最高达81.38%,而亚油酸含量则显著降低,获得了高油酸新种质。本研究采取多基因敲除策略,成功突变大豆基因GmFAD2-1A和GmFAD2-1B,并获得高油酸大豆突变体株系,为高油酸大豆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CRISPR/Cas9基因编辑 大豆 油酸 GmFAD2-1A GmFAD2-1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在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去除及回用途径

环境工程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当前磷资源短缺和磷污染严重的背景下,磷的安全回用具有重要意义。畜禽养殖中磷污染问题突出,换言之,也可视为丰富的磷库。本文从畜禽养殖废水除磷方法和磷回用途径2个角度进行总结论述,并具体介绍了不同方法的优劣势,分析了当前畜禽养殖磷再利用面临的环境风险,为未来的实际应用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畜禽养殖废水中磷的高效安全回用提供一定的科学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去除 回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秸全量还田下减氮施肥对粳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麦秸全量还田下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氮对照(CK)、施氮量[常量施氮(300 kg/hm~2),A1,减量20%施氮(240 kg/hm~2),A2]和氮肥运筹(基蘖氮肥∶穗氮肥=6∶4,B1,基蘖氮肥∶穗氮肥=7∶3,B2)处理,分析了麦秸全量还田下减氮施肥及不同氮肥运筹对粳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1水平下粳稻分蘖中期、拔节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值高于A2水平;提高基蘖氮肥比例有利于粳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A2水平下粳稻平均产量较A1水平仅降低110.08 kg/hm~2,差异不显著;A1和A2水平下B2处理粳稻产量均高于B1处理,但差异不显著。A1水平下分蘖中期、拔节期以及分蘖中期至拔节期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均值高于A2水平,提高基蘖氮肥比例使粳稻分蘖中期、拔节期氮素积累量增加。与A1水平相比,A2水平粳稻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提高,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有所提高但不显著。综合来看,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在常规施氮量的基础上减量20%,氮肥适当前移,可实现粳稻产量水平保持稳定的同时,提高氮肥农学利率和偏生产力。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减氮施肥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醚菌酯与戊唑醇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探明苯醚菌酯与戊唑醇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对赤霉病、小麦籽粒DON毒素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开发防治赤霉病的新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苯醚菌酯、戊唑醇及其11种配比混剂对赤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最佳配比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醚菌酯与戊唑醇配比为1:9时增效系数为2.0804,增效作用最显著。田间药效试验中,37%苯醚菌酯·戊唑醇SC 450 g/hm~2对赤霉病病指防效和DON防效分别为92.86%和89.49%,2次药后21 d对白粉病病指防效为85.84%,均高于常规药剂多菌灵和戊唑醇,并且对小麦生长安全。37%苯醚菌酯·戊唑醇SC对赤霉病和籽粒DON毒素防效优良,同时对白粉病兼治效果良好,可开发为赤霉病防治药剂。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苯醚菌酯 戊唑醇 联合毒力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洋葱无蜡粉突变体特性初步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洋葱蜡粉缺失突变体的特征特性和形态学应用价值,选择20份无蜡粉材料进行田间表型特征观察及叶面蜡质成分分析,并对突变株进行SSR引物筛选.结果表明,洋葱无蜡粉叶片呈亮绿色,有光泽,遗传分析发现叶片蜡粉受隐性基因控制;突变株表现为苗期长势相对弱,产量与品种特性相关;突变株叶片表现出无或少蓟马危害症状,不使用杀虫剂能够达正常洋葱使用杀虫剂抗葱蓟马的效果,并建立无蜡粉洋葱抗蓟马评价标准;叶表超微结构观察及蜡粉成分分析发现:突变体叶表面蜡粉严重缺失,有少量蜡粉,不足为人眼观察到,但在抽薹开花末期,花薹表面有一层淡淡光亮白色蜡粉.气相色谱分析叶表面蜡质主要成分均为酰胺、酚类、酮类、烃类、酯类,但无蜡粉叶片中16-三十一酮含量差异显著,由相对含量52.66%降至2.79%,导致叶表面无蜡粉现象;对19061单株自交分离的有蜡粉与无蜡粉植株进行SSR引物筛选,引物196和304可作为单株特异标记能够将19061有蜡粉与无蜡粉区分,但不能区分其他无蜡粉与有蜡粉材料.因此,洋葱无蜡粉突变体初步研究为洋葱形态学标记和杂交制种应用、抗葱蓟马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 洋葱 蜡粉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常规Olsen法的全自动化学分析仪(SmartChem 200)测定土壤有效磷的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有效磷含量在评价土壤肥力、指导作物磷肥施用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常规测定方法(碳酸氢钠浸提-人工钼锑抗比色法)步骤复杂、费时费力,提高常规方法测试效率和准确性是测土配方施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选取 4 组不同有效磷含量的土壤为样品,探究基于碳酸氢钠浸提-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测定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磷含量在 0.00~2.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 1;用于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效磷含量,测定结果与常规方法接近,相对误差在0.00%~2.07%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用于测定土壤标准物质(NSA-2)中有效磷,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 0.37%,加标回收率为99.00%~101.00%.采用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测定土壤有效磷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测定结果达到土壤有效磷的检测要求;同时该仪器操作简单、测试效率高,可用于大批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分析测试.

关键词: 土壤 有效磷 标准法 全自动化学分析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组测序解析超级稻淮稻5号灌浆速率快的机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浆速率是水稻重要而复杂的农艺性状之一,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淮稻5号是由7208×武育粳3号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粳稻优良品种,具有较高的灌浆速率,但其重要的分子特征尚不清楚。对淮稻5号和武育粳3号受精后14 d的种子提取RNA进行转录组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籽粒灌浆速率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Sanger测序法分析淮稻5号和武育粳3号中已克隆的灌浆速率相关基因序列差异。在淮稻5号和武育粳3号之间检测到3230个上调基因和1171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参与淀粉和蔗糖生物合成、光合作用、碳同化、激素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与武育粳3号相比,淮稻5号激活了较多参与淀粉和蔗糖生物合成的基因。共检测到63个激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8个基因参与生长素途径,表明生长素在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已知的灌浆速率相关基因(GFR1、OsPFP1、OsPHO1;2、OsSWEET13、OsCIN2)在淮稻5号中显著上调。Sanger测序表明GFR1Huaidao5可能是控制灌浆速率的优异单倍型。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淮稻5号 转录组 灌浆速率 GFR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内酯芳香物质合成相关的环氧化物水解酶候选基因的鉴别

江苏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环氧化物水解酶(EH)因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而在哺乳动物以及诸多植物中被广泛关注,更是果实典型"桃香"气味——内酯芳香物质生物合成的一个重要酶,但在桃等果实中的研究较少且鲜有该家族成员的系统报道或生物学功能的解析.为鉴别桃果实中与内酯芳香物质合成相关的环氧化物水解酶家族成员,本研究使用了同源序列比对和关键词搜索等方法,在桃中共筛选获得 7 个环氧化物水解酶家族成员.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这 7个成员均有典型的α/β水解酶折叠结构和环氧化物水解酶保守的序列片段.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桃的环氧化物水解酶成员与拟南芥、烟草等其他物种中已被鉴别的环氧化物水解酶成员的亲缘关系很近.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桃的发育成熟进程中 7 个EH基因均在果实的中果皮表达,在果实发育前期均呈现较高的表达水平,转录模式包括 3 种类型.综合已报道的内酯芳香物质的生物合成通路以及前人指出的内酯芳香物质含量在果实成熟期开始显著增加的变化规律,推测桃环氧化物水解酶成员的表达量可能与内酯芳香物质的积累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挖掘桃或者其他果实环氧化物水解酶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参与内酯芳香物质合成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内酯芳香物质 环氧化物水解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非肉蛋白对南京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4种非肉蛋白:血球蛋白(spray-dried blood cells,SBC)、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血浆蛋白(porcine plasma protein,PPP)对南京香肠品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香肠感官特性、蒸煮损失、压汁损失、水分活度、色差、咀嚼性、微观结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4种蛋白中,添加EWP所获得南京香肠产品的感官品质和咀嚼性整体得到改善,其中咀嚼性相比于对照组提高了14.73%;香肠中添加PPP可明显增加产品的保水性,蒸煮损失率和压汁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3.31%和55.79%,SPI和PPP的低场核磁结果显示T21也有左移的趋势;在香肠中添加SBC后a*值显著(P<0.05)提高,香肠颜色变暗;HE染色结果可以更直观的看出添加PPP和SBC组的香肠结构更紧密。综合本文其他指标分析得出PPP与猪肉中的蛋白质交联最好,从而一定程度改善南京香肠品质。

关键词: 南京香肠 非肉蛋白 品质 感官评价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营养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特征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明确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品种(系)与半糯型粳稻和普通粳稻营养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及各指标间的关系,为健康优质粳稻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品系为材料,半糯型粳稻和普通粳稻品种为对照,在相同环境和栽培条件下种植3种不同类型的粳稻品种共16个,测定并分析稻米总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的差异,同时分析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等淀粉理化特征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稻米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结果】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的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半糯型粳稻与普通粳稻,醇溶蛋白和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半糯型粳稻和普通粳稻。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的崩解值显著低于半糯型粳稻和普通粳稻,半糯型粳稻的胶稠度与峰值黏度显著高于普通粳稻与低谷蛋白粳稻;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的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和普通粳稻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半糯型粳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与峰值黏度、崩解值、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显著负相关,与消减值、硬度显著正相关;而谷蛋白含量的规律则刚好与之相反。【结论】3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谷蛋白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崩解值上存在差异显著,其中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品种具有较低的谷蛋白含量,较高的醇溶蛋白;半糯型粳稻品种具有较低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和回复值,较高的胶稠度和崩解值。4个蛋白组分中,醇溶蛋白对米饭食味品质的负影响最大,与米饭的外观、黏度和平衡度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粳稻 低谷蛋白 营养品质 蒸煮食味品质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