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红外显微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外显微成像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方法的应用研究在国外刚刚起步,而在国内这项技术还未被广泛认识。它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技术,具有图谱合一、微区化、可视化、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优点。文章概述了红外显微成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重点介绍了其在生物医学、微生物学、法庭科学、材料学、营养饲料学以及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红外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难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红外 显微成像 光谱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BMP085的一种便携式海拔高度测量系统设计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BMP085数字气压传感器的气压高度计系统。利用海拔高度和气压、温度的关系,通过C8051F310微控制器读取传感器中压力值、温度值以及补偿参数,用软件进行测试中的温度补偿和海拔高度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气压值进行噪声处理,在OLED上显示当前温度、气压、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整个系统集微控制器与微传感器为一体,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关键词: 气压传感器 微控制器 海拔高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无公害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世界农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追溯体系是国际公认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先进手段。本文在阐述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追溯管理的基础条件,以及推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现阶段要从推广认证标志使用、强化生产记录管理、优化标志信息查询平台和探索完善追溯管理模式等方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追溯管理体系建设。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 质量安全 追溯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处理对晚抽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晚抽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难出胚或出胚率低等问题,以晚抽薹大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旨在提高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率,更好地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应用于晚抽薹大白菜育种。以22个晚抽薹大白菜品种或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0.08 g/mL甘露醇、0.25 g/mLPEG和体积分数为0.2%的正丁醇预处理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表现不同。22个大白菜品种中,利用常规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仅10C2、10C4、10C5、10C21和10C22诱导出胚状体,最高出胚率为每蕾3.16胚,品种间的出胚率差异明显;0.08 g/mL甘露醇预处理提高10C7、10C8、10C10和10C18的出胚率,但却降低10C2、10C4、10C5、10C21和10C22的出胚率;体积分数为0.2%的正丁醇预处理5 h显著提高10C7、10C12、10C21和10C22的出胚率;0.25 g/mL PEG预处理5 h提高10C18、10C19、10C21和10C22的出胚率。

关键词: 大白菜 晚抽薹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胎发生 预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淋洗方式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钾素溶出速率比较

土壤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由水基成膜法研制的4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B2、PS、F2、F2F)进行土柱淋洗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的钾素溶出规律。结果表明:4种胶结包膜肥料在48d内钾素累积溶出率为44.02%(红壤)>34.59%(褐土)>25.92%(黑土)。同一种胶结包膜肥料在红壤、褐土和黑土中的钾素瞬时溶出率峰值出现时间一致(以B2为例);钾素溶出峰值之前,瞬时溶出率在2~13 d内为红壤>褐土>黑土,钾素峰值溶出率为10.39%(红壤)>7.09%(褐土)>5.99%(黑土),而峰值过后,三土壤间瞬时溶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包膜肥料本身释放钾素的速率受不同质地的土壤影响较小,但其淋出量受土壤影响较大。

关键词: 水基成膜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胶结 包膜 土壤类型 淋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蚕素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探讨天蚕素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80头(16.57±0.2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1组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的抗菌肽。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0.3%天蚕素抗菌肽后断奶仔猪平均日增质量比对照组提高了5.14%,料重比降低了14.8%。2)添加0.3%天蚕素抗菌肽能够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粪中大肠杆菌数量。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清中尿素氮含量降低了20.08%,添加0.3%天蚕素抗菌肽能够增加断奶仔猪血清中干扰素γ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降低结合珠蛋白含量。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0.3%天蚕素抗菌肽对于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改善肠道菌群、减少猪体应激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天蚕素抗菌肽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肠道菌群 血清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肠道微生态理论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益生菌能够通过抑制病原菌生长、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刺激免疫防御等机制发挥益生作用。作者综述了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母猪生产中调节胃肠健康、增强机体免疫、提高繁殖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为益生菌在母猪生产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益生菌 作用机制 母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状多节孢酸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菌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e是从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分离、可产生紫杉醇的内生真菌。研究以树状多节孢为材料,利用液体发酵手段获得菌丝体,通过CM-cellul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Q-Sepharose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和FPLC凝胶过滤层析(Superdex 75),获得纯化的树状多节孢酸性磷酸酶蛋白(Nod-ACP)。结合FPLC和SDS-PAGE分析,判定该磷酸酶为分子量44kDa单亚基蛋白。酶学性质研究表明,其最适pH值为3.0,最适温度为58℃。6.25-50mmol/L的Ca2+、Mn2+、Mg2+和Zn2+对酶活有30%-50%的促进作用,而Cu2+、Al3+和Fe3+对酶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Fe2+浓度低于25mmol/L时表现为促进作用,但浓度达到50mmol/L时磷酸酶完全失活。

关键词: 树状多节孢 酸性磷酸酶 性质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专用砧木品种京欣砧5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京欣砧5号是以自交系N15为母本,以N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黄瓜专用砧木一代杂种。该砧木发芽整齐,出苗壮,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嫁接黄瓜亲和力好,共生亲和力强,成活率高,结合面致密,耐低温弱光,抗枯萎病,有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效果。嫁接黄瓜后,瓜条亮绿无蜡粉,产量比对照领秀嫁接苗提高5.5%。适宜早春和越冬保护地黄瓜嫁接栽培。

关键词: 黄瓜砧木 京欣砧5号 嫁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拯救鸡传染性贫血突变株对宿主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拯救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突变株(CIAVM突变株)对宿主细胞MSB1的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拯救CIAVM突变株接于MDCC-MSB1细胞系,并相应设立阴性组(正常SPF鸡肝脏细胞液),阳性组(CUX-1标准毒株),进行培养24~48h。用PI及FITC Annexin V染色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宿主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并用SPSS13.0进行结果统计学分析。接种拯救CIAV M突变株的宿主细胞G0/G1期的累积细胞百分率为(59.33±4.04)%,S期为(32.92±3.65)%,G2/M期为(7.75±3.11)%,与阴性组相比,G0/G1期细胞累积百分率有所上升;与CUX组相比,G0/G1期有所下降,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宿主细胞凋亡率为(37.00±4.65)%,与阴性组相比,凋亡率上升,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与阳性组相比,凋亡率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显示,经过VP3基因突变的CIAV M突变株,经过病毒拯救并回归SPF鸡后,对宿主细胞MSB1的生长周期没有显著的抑制,但能引起宿主细胞的显著性凋亡,且凋亡程度与CUX-1引起的宿主细胞凋亡率相比有所降低。可以表明,通过VP3密码子移位的基因突变,能够将CIAV的致凋亡作用降低,从而相应降低病毒的致病性,为以后构建CIAV减毒疫苗株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拯救CIAV M突变株 宿主细胞MSB1 生长周期 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