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叶面喷施锰肥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樱桃番茄品种金珠为材料,采用大棚土壤栽培的方法进行小区试验,研究在果实膨大期开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锰肥(硫酸锰)对完熟期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锰叶面喷施能提高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并且可以改善糖酸比;而较高浓度的锰叶面喷施可对上述指标起到抑制作用。

关键词: 锰肥 番茄 果实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和脱落酸对低温胁迫下茉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单、双瓣茉莉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对2个茉莉品种幼苗进行预处理,研究6℃低温胁迫处理3 d的情况下茉莉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A和ABA预处理能有效保护幼苗叶片膜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其中,50 mg/L SA和5.0 mg/LABA预处理对提高单、双瓣茉莉抗寒性效果最好,且在两种外源物质预处理下,双瓣茉莉的抗寒性比单瓣茉莉的强。因此,施用适合浓度的SA或ABA在提高茉莉抗寒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茉莉 水杨酸 脱落酸 低温胁迫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镇麦系列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的抗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苏州、江宁、兴化、宜兴和六合等5个不同地区采集的小麦黄花叶病病土,测定镇麦5号、镇麦6号、镇麦168、镇麦8号和镇麦9号等镇麦系列小麦品种对黄花叶病的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镇麦系列品种对土传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并建议在品种审定过程中,应考虑各品种在不同病土中的发病差异。

关键词: 镇麦系列品种 黄花叶病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木灰中残余可溶盐分对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草木灰基质设计不同的残余可溶盐分水平处理,用以观察并分析草木灰中残余盐分对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得出基质中安全残余盐分水平,并以此来指导草木灰基质的制作。结果表明:当草木灰基质中残余可溶盐分水平高于电导率1.76 mS/cm时,随着盐分的增多,蔬菜幼苗植株素质下降,盐分水平过高时则蔬菜无法出苗生长;当电导率低于1.76 mS/cm时,蔬菜出苗生长情况并无显著差异且无明显规律,盐分与幼苗生长无明显相关关系。

关键词: 草木灰 育苗基质 残余盐分 蔬菜 幼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苗茎粗对草莓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草莓品种‘明宝’为试验材料,研究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4种不同茎粗的种苗(≤0.6 cm,0.6~0.8 cm,0.8~1.0cm,>1.0 cm)对草莓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1.0 cm的种苗,花蕾数最多,始花期比另外3种茎粗的种苗提前2~5 d,果实采收期也延长3~8 d;平均单株产量高达257.48 g,分别比茎粗≤0.6 cm、0.6~0.8 cm、0.8~1.0 cm的种苗的平均单株产量提高了39.7%、22.6%、17.5%;同时其平均单果重、果实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3种茎粗种苗。

关键词: 草莓 茎粗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镇稻系列品种的育种实践与思考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镇稻系列品种的选育经验和多年的育种实践,得出了以下几点育种经验:①通过合理利用优良亲本,进行科学配组创造变异;②材料抉择时综合性状协调是育种的关键;③掌握好苗期看长势、中后期看抗性、后期看熟相、考种看籽粒等方法进行选择。并对进一步改良粳稻品种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①广泛征集、鉴定和利用优良种质资源,同时注重加强优异种质创新,不断提高育种基因库整体水平;②杂种优势的利用;③抗纹枯病、抗除草剂等新种质的创新与应用;④水稻育种栽培理论的集成与应用。

关键词: 常规粳稻 育种 实践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转化大丽轮枝茵的体系优化

棉花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大丽轮枝菌的遗传变异和致病机理,以含潮霉素为抗性筛选标记、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载体,优化了农杆菌介导转化大丽轮枝菌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大丽轮枝菌菌株V991和BP2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化子,转化率达到100*10-6~550*10-6.优化的转化条件为:农杆菌以IM液体培养基调节浓度至OD600=0.2并预培养4h,然后与等体积的浓度为106个·mL-1的大丽轮枝菌孢子混匀,每皿取200 μL混合液涂于固体IM共培养基的纤维素膜上,25℃共培养60h,转移至固体PDA培养基上以头孢噻肟钠500mg· LZ+潮霉素B 50 mg·L-1进行筛选.研究发现农杆菌LBA4404和AGL-1比农杆菌SK1044和EHA105更适用于大丽轮枝菌转化.对转化子观察和鉴定发现:从表型上,70.8%转化子保持野生型形态,29.2%转化子发生了形态变化;从致病力上,81%转化子的致病力相对于野生型没有发生显著变化,19%转化子的致病力或增强或减弱.

关键词: 农杆菌 大丽轮枝菌 潮霉素 GFP 遗传转化 遗传稳定性 表型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姬菇液体菌种发酵技术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实验室规模的姬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姬菇液体菌种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甘露醇、酵母膏;最佳的培养条件为添加1%的玉米粉、初始pH值=6、培养温度26℃、装液量90 mL、摇床转速150 r/min。

关键词: 姬菇 液体菌种 发酵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安地区主栽小麦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分布在小麦42条染色体上的86对SSR引物,对24份淮安地区主栽小麦品种(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86对SSR引物中有26对引物在24份材料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利用这26对SSR引物所检测出的124个等位基因对24份淮安地区小麦主栽品种(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并在26对引物中选择其中6对多态性好、扩增带型清晰的SSR引物构建24份小麦品种(系)的指纹图谱。6对SSR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以将24份小麦品种(系)逐一区分开来。24份小麦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54~0.92。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4处,可将24份小麦品种(系)分为4大类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小麦 微卫星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相似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涂米草、甜高粱、水稻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Ⅰ)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海涂米草耐盐、甜高粱甜秆、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甜秆水稻新种质,2009—2011年开展了海涂米草、甜高粱、水稻远缘杂交研究,得到远缘杂交结实、移栽及杂交材料经济性状试验证据;选择13份杂交材料,采用RAPD鉴定,有2份材料具有与甜高粱、米草亲本共同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这2份远缘杂交种具有甜高粱、米草亲本的遗传成分。

关键词: 海涂米草 甜高粱 水稻 远缘杂交 耐盐甜秆稻 新种质创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