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中心组合试验优化毛云芝菌固体发酵培养条件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毛云芝菌固体发酵培养条件,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初始加水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漆酶活力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装量为10 g干料的250 mL三角瓶中加蒸馏水38 mL,种子液4.3 mL,培养温度26.6℃。该条件下酶活达到1.4778×104U,约是优化培养条件前酶活的11.75倍。

关键词: 毛云芝菌 漆酶 固体发酵 中心组合设计 岭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籽粕提取分离蛋白工艺的优化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棉籽粕为原料,对几种不同的棉籽蛋白提取以及脱毒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利用正交旋转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棉籽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热碱法既能保证较高的蛋白得率和含量,还有很好的脱酚效果;通过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pH 10.71,温度60.2℃,时间1.07 h,液固比16.7∶1,其蛋白得率≥60%,蛋白质含量≥90%。

关键词: 棉籽粕 棉籽分离蛋白 脱酚 热碱法 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曲条跳甲成虫防治药剂增效配方筛选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杀甲丹、辛硫磷、虱螨灵、毒死蜱和氟虫腈5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12 h、24 h和48 h的LC50。根据LC50,用等效线法相加作用线的六等分点设置配比,共毒因子法选择复配组合,结果表明,杀甲单与辛硫磷混用增效作用明显。共毒系数法测定最佳配比表明:杀甲单与辛硫磷为15∶14时,24 h后LC50为19.43μg/mL,增效作用最大,共毒系数达到414.78。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共毒因子法 共毒系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淀粉崩解值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测定

光谱实验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3份稻米为样品,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仪,对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并用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稻米淀粉崩解值。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定标模型的建立,得到了稻米淀粉崩解值测定的近红外分析模型的定标标准偏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和定标决定系数(RSQ)分别为:10.62、10.8和0.984,内部交叉验证的经校正的工作标准差(SEP)、检验偏差(BIAS)和交叉检验相关系数(1-VR)分别为:6.139、-0.362和0.939,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定量分析崩解值有很高的准确度。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为快速准确无损测定黏滞特性指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 稻米淀粉 崩解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籽少籽贡柑新株系选育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广东近年发展起来的地方良种贡柑进行广泛的普查和筛选,已从贡柑群体的自然变异中选出无籽、少籽芽变新株系,无籽贡柑平均每果种子数≤3粒,少籽贡柑平均每果种子数≤6粒,果实综合品质优于普通贡柑;对2个新株系进行AFLP分析及遗传性状观察,结果表明无籽、少籽贡柑与普通贡柑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且遗传性状稳定;提出无籽少籽贡柑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并进行中试和示范。

关键词: 贡柑 选种 无籽 少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育种标记辅助选择的经济效益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在育种群中利用MAS对猪育种中所需选择的5个性状即NBA、BF、FCR、ADG、IMF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采用3个不同规模的基础群:母猪分别为100、200、300头,公猪都为10头,利用LE、LD和DR等3种类型标记对5个性状分别进行MAS闭锁繁育选择5个世代,基础群个体间无亲缘关系;估计育种值采用的模型为SBLUP(标准BLUP)模型(以此育种值为对照)、MBLUP混合模型(使用LE和LD标记时)和QBLUP模型(利用DR标记时)。由各性状利用MAS获得的额外遗传进展计算MAS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R标记获得的经济效益高;3个规模不同育种群利用DR标记进行MAS时,300头母猪群体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尽管利用LE标记比利用LD标记获得更多的额外遗传进展,但还是以利用LD标记获得的经济效益更高。

关键词: 猪育种 标记辅助选择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三角地区四季草坪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生态位

生态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珠三角地区5个城市32个草坪样点进行了季节动态调查。结果表明:春季草坪杂草群落结构以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三点金(Desmo-dium triflor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积雪草(Asiatic pennywort)为主;夏季以水蜈蚣+三点金+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伞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为主;秋季以水蜈蚣+三点金+伞房花耳草+狗牙根为主;冬季以积雪草+水蜈蚣+天胡荽(Hydrocotylesibthorpoioides)+三点金为主。运用改进的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四季优势杂草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杂草生态位宽度在0.5以下,生态位宽度达到0.50的有水蜈蚣(四季均最高),三点金(秋季)、狗牙根(春季)、酢浆草(Oxalispes-caprae)(春季)。春季优势杂草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达到0.60的最多,冬季则最少。生态位重叠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分别是天胡荽和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和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之间,可达0.85。

关键词: 珠三角 草坪杂草 生态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柚类生产贸易现状及国内研究概况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柚类生产面积最大的国家,产量居第2位,仅次于美国。世界柚类生产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保持平衡,2004~2005年由于受到病害和气候的影响,世界柚类生产规模萎缩,2005年的产量比2004年下降近1/5,2006~2007年又逐渐恢复。我国柚类的生产面积和产量逐年稳步上升,而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我国的柚类生产主要是满足国内消费市场,出口量非常少,不足全世界的4%,但2000年后我国出口的柚类迅速增加,说明我国柚类产品慢慢得到国际市场的肯定,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国内对于柚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柚的起源、种质资源分析、新品种引进和选育、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发育规律等领域。研究重点正逐步由栽培生理方面向分子生物学方面转化,研究手段也在不断提高。

关键词: 芸香科 生产现状 进出口贸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冷生理和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胁迫条件下,水稻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以减小冷胁迫对其伤害。从膜脂过氧化、抗氧化系统、光合作用和抗冷调控途径;水稻耐冷性生理指标评价鉴定,水稻耐冷性QTL定位等方面综述了水稻耐冷生理和遗传机制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水稻耐冷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 耐冷 生理机制 QTL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氮素指标体系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2007~2008年广东省多个市县开展的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广东省水稻土壤有效氮素养分低、中低、中、中高、高5级养分丰缺指标,提出了不同肥力水平下水稻土壤的推荐施氮肥量。结果表明:建立的水稻土壤有效氮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为y=21.914ln(x)-19.401,水稻土壤有效氮含量与推荐施氮量的数学模型为y=-0.0817x+17.026。根据模型获得的推荐施氮肥量仍需在生产中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测土施肥 水稻 丰缺指标 氮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