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Ta(iMs_2)在湖北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中的应用与实践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进行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对群体内所选优良单株进行株高、穗粒数、抗赤霉病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轮选次数的递增,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均得到改良,并从中选育出了鄂麦11、"42204"等新品种(系)。同时对这一育种方法提出了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施市玉米产区土壤肥力状况
《农家顾问 》 2010
摘要:对恩施市玉米产区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市玉米氮肥施用量差异较大,平均值为每公顷298.5千克,随着氮肥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冈市蚕桑产业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北方蚕业 》 2010
摘要:对黄冈市蚕桑产业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指出了在实施蚕桑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市发展蚕桑产业化的具体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应用(一)
《湖北畜牧兽医 》 2010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分子遗传学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动物病原的诊断水平。动物病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已从常规的病原分离鉴定以及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学检测,进入到可对病原基因序列和结构直接进行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水平,同时也促进了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市县级动物疫病防控设备投资逐年加大,疫病防控诊断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兽医技术人员希望普及动物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本刊特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杨峻研究员对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在兽医学科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为大家在实际应用时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包括核酸探针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核酸扩增、核酸电泳、免疫印迹技术、图谱分析、核酸序列分析、DNA芯片技术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