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小麦“津化1号”国家区试名列第一
《北京农业 》 1994
摘要:杂交小麦“津化1号”国家区试名列第一由天津市农科院作物所小麦育种专家肖建国研究员领导的小麦化学杀雄课题组,应用引进的新型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53选育和配制成杂交小麦新品种“津化1号”,在1992~1993年度国家区试北方晚熟冬麦区高肥组中名列第一。...


简单易行的猪精液稀释冷冻和保存方法
《北京农业 》 1994
摘要:简单易行的猪精液稀释冷冻和保存方法天津市农科院畜牧所李继蓉等,在参考国内外几十种猪精液保存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成功简单实用、便于在农村推广应用的猪精液稀释、冷冻、保存方法,日前在天津通过了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课题研究的方法工艺简便、实用、成本低、受胎...


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策
《天津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依靠科技教育发展农业,除加强农业科研、教育工作外,必须十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成果只有经过推广应用于生产和管理,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实现其作用。


有开发潜力的几种野菜
《北京农业 》 1994
摘要:有开发潜力的几种野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野菜资源开发利用很快。我国有很多省、市建立了野菜加工厂,品种和产量逐年扩大。蔬菜、薇菜、龙须菜、蒲公英、山芹菜等10余种野菜制品除内销外,还出口到日本、韩国、香港、西欧和东南亚等国和地区...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901株的分离和鉴定
《华北农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从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死亡率63.51%的病死鸡中,分离出一株IBD病毒(IBDV)901株。经检测,901株是一株IBDV超强毒株,可使31日龄健康雏鸡71.4%死亡,10日龄SPF鸡胚和30日龄SPF雏鸡100%死亡。死亡鸡再现了自然暴发IBD的典型病变。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感染
水分胁迫和复水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耐旱性较强品种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小于中等耐旱品种;开花期下降幅度大于小穗分化期;光合速率下降幅度与水分胁迫强度成正相关。复水后光合速率恢复程度亦与品种耐旱性、生育期及胁迫强度有关。
关键词: 玉米,水分胁迫,光合速率


抗旱冬小麦新品种TBT6号育成
《北京农业 》 1994
摘要:抗旱冬小麦新品种TBT6号育成天津市农科院作物所张湘泉等首次利用阶梯式轮回选择法育成抗旱冬小麦新品种TBT6号,并于1993年5月在天津通过了成果鉴定。TBT6号以核不育小麦的不育株为基础亲本,先后向不育株群体内加入34个不同类型的轮选亲本聚合杂交,...


维生素E的肉类保鲜效果
《天津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在肉类保鲜和肉制品贮藏过程中,由于脂肪过氧化反应的影响,使细胞组织及细胞组织间的结构受到破坏,使部分酶和一些不稳定的化合物失去活性,导致肉品丧失鲜美味道乃至腐败。肉类中的类脂物如果在碳化键或未饱和脂肪酸中有2个碳分子键的话,这种不良变化会更为明显。 目前,在发达国家已将维生素E应用于肉类保鲜并取得显著效果,这一成果已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


“津鲜一号”鲜食玉米灌浆期的籽粒营养动态及适收期研究初报
《上海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为确定最佳适收期,对国内第一个鲜食专用玉米津鲜一号的嫩籽粒营养进行动态测定,发现:籽粒含水量、水解氨基酸、果糖、VE的含量随灌浆进程而减少;游离氨基酸、葡萄糖、蔗糖及总糖亦基本上随灌浆进程而减少,但在第18天有一个回升小高峰;水溶性多糖、VC的含量基本上呈两头低中间高的抛物线状;粗纤维的含量随灌浆进程而增加,其中第21天后增幅较大。根据籽粒营养动态,授粉后第18天品质最佳,并拟定以此为适收期。


母猪产前服药预防仔猪白痢
《天津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仔猪白痢是常见多发的疾病,轻则影响仔猪生长,重则造成大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经试验证明,给母猪服药,通过泌乳,对防治仔猪白痢效果颇佳。其具体作法: 1.母猪产前两周用高锰酸钾1克,配成0.1%的溶液,混在饲料中喂母猪,每五天喂一次,连喂六次可预防仔猪白痢病的发生,有效率在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