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20条记录
海岸单叶蔓荆沙埋胁迫下碳水化合物变化与其耐沙埋的关系

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烟台海岸沙地抗沙埋强的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为试材,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根据单叶蔓荆匍匐茎长度进行了轻度(1/3茎长)、中度(2/3茎长)和重度半埋以及全埋处理。在沙埋20d后,测定了不同沙埋处理下匍匐茎各段上匍匐茎长度、枝条高度、不定根长度,以及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含量,以探讨单叶蔓荆碳水化合物变化和转化在其耐沙埋中作用。结果显示,在轻度、中度半埋和全埋下单叶蔓荆匍匐茎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被沙埋匍匐茎处有大量不定根生成;同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高和纤维素含量下降,尤其是生长最快的匍匐茎顶部(如轻度半埋),茎中可溶性糖较低、淀粉增加最多,纤维素最低。但是被重度半埋和全埋的匍匐茎生长较少,茎中纤维素含量较多、淀粉含量较少。研究表明,沙埋是一种胁迫,它损伤叶片、扰乱碳水化合物代谢平衡。但它又是胁迫信号使植物产生适应性反应,它使未遭沙埋的匍匐茎顶端通过加速碳水化合物转化、分解纤维素、提高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为顶端生长提供能量和营养,以加速匍匐茎快速生长摆脱沙埋。同时沙埋部位枝叶通过分解其纤维素,产生更多的可溶性糖和淀粉为匍匐茎不定根生长提供能量。因此,沙埋后匍匐茎内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是其快速生长和摆脱沙埋的能量来源而在其适应沙埋生长中起重要作用。单叶蔓荆对沙埋的适应性反应表现了其具有表型可塑性特性,该特性是其沙埋后维护匍匐茎顶部快速生长、不定根形成、碳水化合物转化以及具有较高抗沙埋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沙埋 单叶蔓荆 碳水化合物 抗沙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筛选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生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绿豆的安全性和对杂草的防效,筛选适于内蒙古中部绿豆田使用的化学除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量处理下,33%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g/hm2和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处理对绿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分别为92.4%、91.9%和90.3%,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8g/hm2处理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在94%以上。田间安全性调查及测产结果显示,上述4种除草剂常量处理和倍量处理的绿豆出苗数、根系鲜重、茎叶鲜重、株高等指标及产量性状指标均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室内结果表明,这4种除草剂的施药量增加到常用量的3倍后,对绿豆生长仍比较安全。从除草剂药效和作物安全性考虑,33%二甲戊灵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可推荐用于内蒙古中部绿豆田。

关键词: 绿豆 除草剂 安全性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松针中16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方法的中心组合设计优化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松针中16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5MS石英毛细管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总离子扫描监测模式。16种有机氯农药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3~2.8μg·L-1之间。方法用于松针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0.9%~99.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2.9%~8.4%之间。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加速溶剂萃取 有机氯农药 松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甜菜产质量主要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中国甜菜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3个生态区,为探明当前甜菜生产上块根产量和含糖量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分别在3个甜菜产区,通过设置缺素处理,进行了2年23个点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区氮磷对产量限制显著(P<0.05),硼对产量和钾对含糖的限制作用在所有试验区域均有不同程度表现,甜菜产质量主要限制因子的顺序依次为N>P>K>B>Zn。在西北区氮和硼是产量的最主要限制因子,缺乏后减产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元素对产质量的限制依次为N>B>P>K>Zn。华北区5种元素对甜菜产量的限制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氮的作用最大,其他4种元素的作用接近,锌对含糖的限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因子对甜菜产质量的限制依次为N>Zn>B>P>K。

关键词: 甜菜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限制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双羔绵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microRNAs筛选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绵羊卵巢组织mi RNAs表达情况,分析产单羔和产双羔绵羊卵巢mi RNAs表达差异,从而为探讨mi RNAs在繁殖力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物种mi RNA芯片对绵羊卵巢组织mi RNA进行表达分析。首先选择经产单羔羊和双羔羊,发情后采集双侧卵巢提取总RNA,分离小片段RNA与mi RNA芯片杂交,然后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绵羊卵巢组织mi RNAs表达谱;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以q-value≤5%,且Fold Change≥2或≤0.5的标准筛选单羔羊和双羔羊卵巢差异表达mi RNAs,并利用q-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分别采用micro T和mi RDB两种方法预测差异表达mi RNAs的靶基因,然后合并两种方法结果数据取二者的交集,用在线软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结果】在检测的来自所有物种的mi RNAs中,有5 448个mi RNAs在单羔和双羔羊卵巢组织中共同表达,22个在单羔羊卵巢中特异性表达,15个在双羔羊卵巢中特异性表达;对绵羊中已报道的103个mi RNAs,比较其在两组母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共获得11个差异表达mi RNAs,其中4个上调表达,7个下调表达;随机选择一个上调和一个下调表达的mi RNAs进行q-PCR验证,定量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说明芯片结果准确、可信;预测获得7个mi RNAs的靶基因,分别是:oar-mi R-370-5p、oar-mi R-376b-5p、oar-mi R-381-5p、oar-mi R-412-5p、oar-mi R-541-3p、oar-mi R-544-5p和oar-mi R-1185-5p,每个mi RNA获得的靶基因个数分别为:115、71、1、5、8、135和23个。GO注释结果显示,mi R-376b-5p和mi R-1185-5p的靶基因主要参与形成细胞内组分和细胞器,在分子功能分类中,绝大部分基因为连接分子类和催化活性分子类,在生物学过程分类中,主要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过程和代谢过程;同时mi R-376b-5p的靶基因IGF-1、DAZL、MTOR、MET、NEDD4和mi R-376b-5p的靶基因AHR参与生殖过程的调控。【结论】成功构建了绵羊卵巢mi RNAs表达谱,获得产单羔母羊和产双羔母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mi RNAs,这些mi RNAs可能与绵羊卵泡发育和产羔数多少有关。

关键词: 绵羊 卵巢 mi RNAs 芯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氧化应激对围产期奶牛乳房炎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证实,氧化应激成为困扰围产期奶牛生产中的一大问题,在诱发奶牛乳腺细胞破坏或功能障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主要是由于动物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导致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失衡所致,且持续的氧化应激可通过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来攻击细胞,干扰其正常代谢、增殖和分化,并可能进一步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形成瀑布式效应,造成乳腺细胞产生不可逆性损伤。且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细胞对抗外源性刺激和氧化损伤的主要机制。本文主要综述了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围产期奶牛乳房炎、机体氧化应激的自我调控机制,对于确保奶牛在围产期内能够维持机体健康、发挥正常的泌乳功能和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围产期奶牛 乳房炎 Nrf2-ARE信号通路 调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生物制剂对设施蔬菜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蔬菜根结线虫已成为内蒙古赤峰市设施蔬菜园区的主要病害,对黄瓜和番茄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生物杀菌剂,2011-2012年在赤峰市松山区设施蔬菜园区进行了5种不同生物杀菌剂对设施黄瓜和番茄根结线虫防治的田间试验,在黄瓜和番茄定植时用100亿cfu/g厚孢轮枝菌粉剂0.2kg/667m2撒施,2%阿维菌素+多聚糖乳油3 000倍稀释液灌根处理,0.2亿cfu/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5kg/667m2撒施,10亿cfu/mL蜡质芽胞杆菌水剂6L/667m2灌根,1.8%阿维菌素乳油500倍稀释液灌根,设4次重复,并设空白对照。定植20d后再用同样的浓度和方法处理一次,结果表明:5种生物杀菌剂对黄瓜和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为20%~60%,10亿cfu/mL蜡质芽胞杆菌水剂效果最好,达到56.3%,同时可以提高黄瓜和番茄的商品性,适于在设施蔬菜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设施蔬菜 根结线虫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农麦5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麦5号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2003年以巴97-8812作母本、SD3620(美国)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连续3年北育(呼和浩特)南繁(云南元谋)交替加代并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3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麦2015001号。1生物学特性农麦5号属多穗型中熟春小麦品种,幼苗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催乳素和瘦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及乳蛋白合成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催乳素(prolactin)和瘦素(leptin)对主要乳蛋白与乳蛋白合成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进行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并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及特异性基因表达对所培养细胞进行鉴定。试验分为4个处理,瘦素浓度均为100 ng/m L,催乳素浓度分别为0、0.1、1.0、10.0μg/m L,每个处理6个重复。首先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了催乳素和瘦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了主要乳蛋白[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β-乳球蛋白(β-LGB)]及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分子(m TOR)信号分子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瘦素一定浓度(100 ng/m L)基础上,与0μg/m L催乳素处理相比:0.1和1.0μg/m L催乳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5);0.1与10.0μg/m L的催乳素均显著降低了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β-LGB的基因表达量(P<0.05);而1.0μg/m L催乳素处理对αs1-酪蛋白、κ-酪蛋白、β-LGB均有显著的促进表达效应(P<0.05);各催乳素添加处理均显著促进了JAK2基因的表达(P<0.05),而对STAT5和m TOR基因表达只有1.0μg/m L催乳素处理有显著促进效应(P<0.05)。结果提示,培养液含瘦素100 ng/m L基础上,催乳素对乳蛋白及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但浓度限制在一定范围(0.1~1.0μg/m L),过高或过低都会呈现抑制效应。瘦素100 ng/m L与催乳素1.0μg/m L对部分乳蛋白基因及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调控信号转导因子JAK2、STAT5与m TOR基因表达,从而影响乳蛋白基因的表达。

关键词: 催乳素 瘦素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乳蛋白基因 信号通路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氨酸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氨酸是一种传统氨基酸分类上的非必需氨基酸,参与了蛋白质和与许多重要的代谢有关的生理活性分子的合成,并且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抑制性神经递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除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移植、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关节炎、肿瘤和药物毒性等具有生理保护作用外,甘氨酸还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其准确机制尚没有完全阐明。本文从氨基酸与免疫的关系切入,综述了甘氨酸的基本特性、主要生理作用、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讨论了甘氨酸调节泌乳反刍动物乳腺炎的可能性,旨在为甘氨酸作为天然免疫调节剂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甘氨酸 抗炎 甘氨酸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