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66条记录
谷子HSP70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一类结构保守的分子伴侣类型应激蛋白,在调控动植物新陈代谢和信号传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谷子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谷子HSP70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序列的保守性、保守基序分布、内含子-外显子结构、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以及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谷子HSP70家族是一个至少包含25个成员的多基因家族,基因编码区介于295~851个氨基酸之间;家族成员共有10类保守基序,长度分布于17~50个氨基酸之间;结构分析表明,各成员的内含子数目位于0~8之间,约一半的成员含有3’和5’非编码区;各成员不均匀地分布于第1,2,3,4,5,6,7和9号染色体上;系统发育关系揭示其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不仅有助于为了解该基因家族的进化起源提供参考,而且可为进一步分析该家族成员的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谷子 热激蛋白 生物信息学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配施根瘤菌剂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根瘤菌剂对大豆产量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OPT、OPT-N、OPT-K处理能显著改善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提高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以OPT-N处理产量最高为4352.1 kg/hm2,纯收益为18 075.1元/hm2,比常规施肥模式产量提高29.4%,纯收益提高5103.4元/hm2,可以为农户带来较高的收益。

关键词: 大豆 根瘤菌剂 产量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培养条件对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生长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条件对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flagrans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将带有D.flagrans菌丝的琼脂块分别接种于不同碳氮比及不同pH值(4.0~8.5)的CMA固体培养基中,在不同温度下(10℃~45℃)进行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菌株的发育情况,并测量菌丝生长长度。结果表明,D.flagrans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6.5~7.0,其中以pH 7.0中生长最快;最适温度为35℃;最适碳氮比范围为5∶1~10∶1,其中在碳氮比为5∶1时,生长率最高。菌丝呈辐射状生长,纵横交错,无色,分隔,生长后期有缠绕圈和厚壁孢子的形成。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flagrans的生长特性及捕食作用条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捕食性真菌 duddingtonia flagrans pH值 温度 碳氮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高粱恢复系7654的选育及利用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粱恢复系7654是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以"5903"作母本,"三尺三"作父本,人工去雄有性杂交,经历6个世代选育而成。该恢复系配合力高、花粉量大、恢复性强,并且抗病、抗倒伏,与其组配的赤杂16号、赤杂28、赤杂29高粱,目前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优良 高粱恢复系 7654 选育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waxy基因exon2-exon4区间序列比对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中国春谷子waxy基因序列的变异,本研究以引进的53份谷子品种(系)为材料,采用PCR产物测序,对waxy基因exon2-exon4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非糯、低直链淀粉含量和糯质类型频率分别为22.6%、54.7%和9.4%;在非糯类型中,11、12、22、23号材料检测到碱基缺失和置换,1、13、18和27号仅存在碱基缺失;在低直链淀粉类型中,9、17和24号同时存在碱基插入、缺失和置换,14和15号品种为碱基缺失和置换,大红谷(00009836)为碱基插入和缺失,20号和43号仅分别出现置换和缺失;在糯质类型中,红粘谷(00000537)同时检测到碱基插入、缺失和置换,杏黄粘存在缺失和置换。根据exon2-exon4区间序列变异,以阈值为78将53份材料聚为十大类,其中第一类品种数量较多,第五类群SNP多态性较丰富。

关键词: 谷子 waxy 序列比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渗灌对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环境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渗灌和漫灌对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环境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下,土壤密度比漫灌低7.59%,差异极显著;土壤总孔隙度比漫灌高9.72%,差异显著;土壤黏粒和粉粒高于漫灌,而砂粒和细粗砾低于漫灌;观测时段内,渗灌下平均气温、10cm处土壤平均温度较漫灌分别高1.55℃、0.86℃,地表平均温度比漫灌低0.14℃;渗灌下温室空气相对湿度较漫灌低11.86%,以10:00—20:00差值最大;渗灌下番茄产量比漫灌高8.60%,且差异显著。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渗灌 番茄 栽培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生产实际,于2011~2013年进行了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定位试验,通过连续3年对植株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及经济效益等指标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模式通过多因素调控,土壤环境、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玉米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各生育时期均高于农户模式和无肥模式;产量数据表明,高产高效模式3年平均比农户模式和无肥模式分别增产13.7%、35.7%,多增加收入776.05元/hm2、1732.64元/hm2。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生长发育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粒用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高粱5个雄性不育系和5个雄性不育恢复系及其组配的25个组合,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1)通过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柄长(0.5609)、株高(0.4923)、千粒重(0.4034)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产量(0.3846)、穗重(0.4389)呈显著正相关。(2)通过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对单株产量直接效应大小排序是:穗重>穗柄长>生育期>茎粗>千粒重>穗长>株高。

关键词: 粒用高粱 主要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油菜对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中国油菜品种的黑胫病抗性水平,为抗病育种及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采用子叶穿刺接种法,对35个油菜品种开展了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供试品种中没有发现对病原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表现高抗或免疫的品种,只有3个品种可以兼抗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但均表现低抗。供试的35个品种对12个菌株共产生了17种反应型,其中12个品种的反应型与鉴别寄主的完全相同,18个品种的反应型与鉴别寄主的非常相近,5个品种的反应型不同于任何鉴别寄主。抗病基因推导,已知的12个黑胫病抗性基因Rlm1~9,Lep R1~3多数以基因组合的形式分布在我国的30个品种中,这些主栽品种可能含有已知的或新的抗病基因。说明现有的油菜种质资源中可能蕴藏着对改良黑胫病抗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关键词: 油菜 黑胫病 抗性评价 抗病基因推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花蕾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揭示显性核不育亚麻不育分子机理,以显性核不育亚麻不育株分离的可育花蕾和不育花蕾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开展了G-E07-830、G-E07-330和G-E07-100这3个花蕾发育相关基因在亚麻花蕾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原位杂交中G-E07-830、G-E07-330和G-E07-100基因在亚麻可育和不育花蕾绒毡层中表达特异性信号;实时定量PCR得出在早期不育亚麻花蕾中表达量显著大于其他发育时期的花蕾。

关键词: 亚麻 花蕾 基因时空表达 实时定量PCR 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