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内蒙古高原小叶锦鸡儿与中间锦鸡儿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分子标记,选取内蒙古高原自东向西共15个锦鸡儿种群(7个小叶锦鸡儿种群,8个中间锦鸡儿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个小叶锦鸡儿种群总的多态位点百分数为98.1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289 7、0.444 0;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19 0,表明小叶锦鸡儿种群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居群间基因交流频繁,基因流(Nm)为3.701 0。(2)8个中间锦鸡儿种群多态位点百分数为99.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2 8,Shannon信息指数为0.478 4;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88 1,表明中间锦鸡儿种群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基因流(Nm)为2.157 8。(3)中间锦鸡儿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均高于小叶锦鸡儿,这是中间锦鸡儿替代小叶锦鸡儿适应不良环境扩展分布的遗传基础。(4)邻接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个锦鸡儿种群表现为从东到西逐渐聚类,体现了这2个种在分布上的地理渐变性及地理替代性;遗传多样性各指数与气象因子及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气温对锦鸡儿种群的遗传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CMS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已有的研究表明,线粒体atp A基因和orf187片段与作物雄性不育关系密切。为了研究atp A基因和orf187片段与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采用同源序列法分离克隆了甜菜体内atp A和orf187序列;序列分析揭示这2个片段序列在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间存在差异,进一步利用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两系的atp A基因和orf187片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atp A在不育系中发生了碱基的置换及插入;orf187在不育系中缺失6个碱基,而在保持系中多了6 bp的重复序列;基因表达分析也显示,不育系atp A在花蕾发育的前2个时期表达量明显低于相应的保持系,而在大花蕾期其表达量又高于相应的保持系;orf187在不育系小花蕾时期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应的保持系,随着花蕾的发育,该序列在不育系中的表达逐渐减弱并明显低于对应保持系中的表达量。推测atp A和orf187的结构变异及异常表达与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甜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克隆 atpA orf187 半定量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水、氮控制对短花针茅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自然条件下,采用自动CO2通量系统(Li-8100,Li-COR,Lincoln,NE,USA)野外测定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土壤呼吸速率,并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不同水分梯度和氮素添加与土壤呼吸速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短花针茅草原整个生长季,增雨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P<0.05),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出现在温度适中,土壤含水量最大的时期(8月初)。(2)从整个生长季来看,相同降雨量下,氮素添加对土壤呼吸速率增加有抑制作用,但在降雨较少的时(5月末到6月中旬,0月份),氮素添加对土壤呼吸速率有较少的促进作用。(3)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函数模型中一元二次函数模型明显优于线性、指数等模型。一元二次模型能更好地说明土壤呼吸速率的实际变化。


赤峰地区大豆品种(系)生育期组划分
《大豆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本地区主栽品种、新近选育的品种(系)、本区域国家和省级试验对照品种、生育期相近的美国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共58个材料为基础资料(标准对照品种13个),通过2年3点(2012~2013年,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梁上试验地、六号地试验地和巴彦淖尔市蹬口县头道桥原种场试验基地)试验,共对45份主栽品种和新近选育品种(系)的生育期组进行了鉴定和划分。结果表明:除2013年选择的MGⅣ标准对照品种PI614155、PI534646、PI598222和参试品种8157在2013年收获时未成熟外,其余标准品种均能正常成熟,参试的45份材料生育期组介于MG0~MGⅢ。其中,适应性好且生育期组明确的品种及归属划分为:MG0:蒙豆26、铁峰31、抗线2号、黑农34、九农13、东农46、兴豆4号、东农48、吉育67、东农47、合丰50、兴豆3号、重茬168、绥农26、绥农22;MGⅠ:黑农48、吉育57、九农21、赤豆1号;MGⅡ:赤豆3号;MGⅢ:中黄35、蒙豆25、吉林30、吉林39、吉育93、长农17、蒙豆24,所划分结果可为全国的大豆生育期组系统的建立和新育成品种的种植区域的划分提供参考。


向日葵ACC氧化酶基因(HaACO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向日葵中的ACC氧化酶基因(HaACO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盐胁迫表达分析,为理解向日葵ACC氧化酶生理功能并加强对ACO基因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前期从盐胁迫的内葵杂4号根中获得的ACC氧化酶基因片段4-4-7TDF(KM823963)为基础,通过RT-PCR和5'/3'RACE技术克隆ACO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cDNA序列及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同时采用PCR方法克隆基因组DNA(genemic DNA,g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Na Cl胁迫下向日葵根、下胚轴、叶中HaACO1的表达量和不同NaCl浓度及不同胁迫时间下根中Ha ACO1的表达量。结果:Ha ACO1的cDNA序列全长为1 135bp,其开放阅读框为942bp,编码313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5.84k Da和5.13,基因登录号为KP966508。HaACO1与已报道的多种植物的ACO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分别为76%~83%和77%~88%。gDNA起始密码子至终止密码子序列长1 018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基因登录号为KP988289。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向日葵HaACO1在不同器官及不同NaCl浓度、不同时间诱导下存在特异性表达差异。结论:获得的向日葵HaACO1是植物ACO家族成员之一,该基因应答盐胁迫具有独特的表达模式。
关键词: 向日葵 ACC氧化酶(ACO) 盐胁迫 基因表达


食欲素A对绵羊卵巢颗粒细胞P-AMPK与P-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食欲素A对绵羊卵巢能量代谢及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在体外培养黄体化颗粒细胞,用浓度为0.05,0.10μg/m L的食欲素A刺激细胞后,分别于0,2,6,12,24 h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对P-AMPK及P-ERK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食欲素A刺激细胞2 h,0.05,0.10μg/m L剂量组的P-AMPK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提高(P<0.01),食欲素A刺激细胞6 h,0.05,0.10μg/m L剂量组P-AMPK的表达量均达到最高值(P<0.01),且0.10μg/m L剂量组表达量明显高于0.05μg/m L剂量组;食欲素A刺激细胞2 h,0.05,0.10μg/m L剂量组的P-ERK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提高(P<0.01),食欲素A刺激细胞24 h,0.10μg/m L剂量组的P-ERK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平台期(6~12 h)(P<0.01)并达到最高值。表明食欲素A通过P-AMPK和P-ERK途径参与黄体能量代谢及生长发育的调节,从而进一步参与生殖机能的调控。


甜瓜CmERFIII-1转录因子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甜瓜ERF亚家族成员聚类结果,选取第三亚群的Cm ERFIII-1(甜瓜基因组数据库登录号MELO3C005465)基因为研究对象,根据其c DNA序列设计基因特异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甜瓜品种河套蜜瓜果实的总RNA中克隆得到Cm ERFIII-1基因c DNA,序列长711 bp,编码23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Cm ERFIII-1 c DNA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黄瓜中ERF亚家族两个成员的序列(Gen Bank登录号:XP_004143677.1、XP_004158119.1)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甜瓜根、茎、叶和授粉后不同时期果实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


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迁地保护中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与生理生态适应性
《生态环境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廓清迁地保护条件下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在分析了瞬时光合效率的基础上,应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迁地保护试验区的四合木以及原生境伴生种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并测定了其生长量。结果表明:四合木实生苗的生长南北冠幅大小依次为乌海四合木核心区实生苗(26.48cm×27.26 cm)>鄂尔多斯实生苗(21.27 cm×21.75 cm)>阿拉善实生苗(19.25 cm×18.27 cm)。在原生境地乌海四合木核心区种植的实生苗与阿拉善实生苗之间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鄂尔多斯实生苗之间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迁地保护条件下四合木生实生苗植株叶片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不同试验区四合木光合作用日变化(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表现出明显的分异。迁地保护四合木条件下原生境地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的光合速率>鄂尔多斯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的光合速率>阿拉善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鉴此可以作进一步推论,孑遗濒危植物四合木从原生境地西鄂尔多斯核心区(乌海)东移进行迁地保护具有更高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但完成"从种子到种子"进而实现"保存性和代表性",最终实现四合木迁地保护的"保持性和防止性",保持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最终成功实现四合木的迁地保护仍有待作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迁地保护 生境适宜性 光合作用 保持力 多基因库 四合木


谷子品种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比较分析
《种子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对15个谷子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及生产特性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张杂系列谷产量高、品质好、抗倒伏、生育期适宜,适应呼和浩特地区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栽培。特别是张杂谷9号,生育期125 d,穗长33 cm,单穗重68.3 g、千粒重3.1 g,单产648.80 kg/667 m2,出谷率84.97%,谷草比63.07%,生物产量较高,抗倒伏,在整个生育期没有发生病虫害,建议在呼和浩特地区大面积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