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天津市水产种业自主创新现状与展望
《农业展望 》 2021
摘要:天津拥有多样化的水域资源,多年来借助良好的自然条件,基本实现了水产种业的稳步发展。近年来为做大做强现代渔业,天津市政府大力支持水产种业自主创新发展。结合对8家代表性单位的调研情况,分析了天津市水产种业自主创新在政策制度、科研力量、良种供应能力、优良苗种选育生产方面,以及水产种业企业在自主创新基本情况、创新资源条件、创新成效、单位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发现天津水产种业发展存在技术水平滞后、科研经费缺乏、科研领军人才不足、选育品种类别失衡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推动天津水产种业自主创新发展,需坚持生态安全优先,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水产种业自主创新体系。最后,对天津水产种业自主创新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猪葡萄球菌437-2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中国兽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发生渗出性皮炎的仔猪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核苷酸序列分析,确定为猪葡萄球菌,并命名为437-2株.用1×109 CFU/mL剂量的该菌株经皮下感染小鼠、仔猪,均能引起注射部位皮肤脱毛、破渍、有炎性渗出物、结痂等病变,病理学观察可见表皮局部上皮细胞消失、皮下小血管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应用PCR方法检测分离株携带的表皮脱落毒素相关基因并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表皮脱落毒素Ex-hD和ShetA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痢菌净、氟苯尼考、头孢曲松钠、阿米卡星敏感.上述结果为猪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学、发病机理及诊断靶标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仔猪渗出性皮炎 猪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表皮脱落毒素


猪精液常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
《中国动物保健 》 2021
摘要: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猪业的广泛应用,猪精液液体保存技术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猪精液在室温条件下保存时间较短,精子活力和品质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及精液常温保存影响因素进行概述,具体从外界温度、季节变换、日龄结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因素等方面来探究如何延长猪精液的常温保存时间,以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猪人工授精技术。


甜瓜设施栽培整枝打杈关键技术
《天津农林科技 》 2021
摘要:近几年,伴随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大力推进,甜瓜保护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设施甜瓜种植对田间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甜瓜茎的分枝能力很强,每个叶腋间都可以发生新的分枝。因此,整枝打杈是甜瓜设施生产的重要栽培技术之一。本文根据甜瓜的类型及其结果习性等,介绍了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设施栽培的单蔓整枝、双蔓整枝、打杈及注意事项等重要技术内容。


盐胁迫对小果黑核桃幼苗外部形态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天津农学院学报 》 2021
摘要:为了解核桃砧木耐盐性以便为耐盐核桃砧木的筛选提供依据,以小果黑核桃幼苗为试材,采用NaCl溶液对其进行盐胁迫处理,观察幼苗受胁迫后的生长状况,并测定核桃幼苗处理后不同天数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核桃幼苗受盐害后,叶片失水萎蔫,叶片变黄;植株在高浓度长时间盐胁迫下叶片变黑直至植株死亡。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增加,POD和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研究认为小果黑核桃在100 mmol/L NaCl胁迫时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


韭菜中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韭菜中吡虫啉等8种农药的使用及残留情况,并对腐霉利在露地韭菜和设施韭菜中的消解差异进行分析评价。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石墨化碳氨基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 mg/kg~0.5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各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1.8%~96.6%、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3%~12.3%。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按照最大推荐剂量(450 g ai/ha)施药1次,腐霉利在露地韭菜和设施韭菜中的消解速率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5.3 d和9.6 d。由残留数据可以看出,大规模生产基地的韭菜中农药种类与残留量均明显低于中小规模的韭菜样品,农药的合理化使用可有效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腐霉利在露地韭菜中的消解速率明显快于设施韭菜。


不同湿生植物根际AM真菌分布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是土壤中的关键微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明湿生植物芦苇、菖蒲根际AM真菌定殖状况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洛阳师范学院月明湖湿地为样地,分别对淹水区和湿土区芦苇及菖蒲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根系AM真菌侵染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发现:湿土区芦苇根际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湿土区菖蒲,但淹水区芦苇和淹水区菖蒲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并无明显差异;不同水分环境下芦苇和菖蒲根系AM真菌侵染率差异不显著,但湿土环境下芦苇和菖蒲的根系AM真菌侵染率要略高于淹水环境;土壤速效钾与AM真菌泡囊侵染率显著正相关,而且土壤速效钾对AM真菌泡囊侵染率具有直接影响。


基于单拷贝核基因的数字PCR定量检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eneBank搜索牛、绵羊、山羊、猪、马、驴、鸡、鸭、鹅、火鸡、狗、猫、鼠、兔、貂等15种动物的单拷贝核基因组序列信息,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15种动物共有的种间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可同时扩增15种动物源性DNA的内参基因引物和探针;同时分析筛选绵羊和山羊共有且和其余动物种内特异性区域,设计一对只能扩增羊源性DNA的特异性基因引物和探针。基于微滴数字PCR技术,引入内参基因校正羊种属特异性基因测定方法,建立科学准确的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量化判定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通用性,内参基因和羊种属特异性基因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32和26 copies/μL,模拟添加样品的正确度偏差均值为8.66%,符合数字PCR方法制定指南要求不得大于25%,说明量化判定方法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 单拷贝 核基因组 内参基因 羊种属特异性基因 数字PCR 肉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