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磷物料培肥心土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黑土心土培肥不同磷物料效果,通过小区比对试验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土壤深耕犁和心土培肥犁分别对嫩江薄层黑土进行心土培肥试验,比较5种不同磷肥(P_2O_5含量22.5%的磷矿粉、44%的磷酸一铵、28%的磷矿粉、46%的重过磷酸钙、12%的过磷酸钙)心土培肥效果,明确了不同磷物料心土培肥对大豆生育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物料对大豆生育及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盛花期和结荚期叶绿素含量也有显著差异,综合比较P_2O_5含量44%的磷酸一铵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比对照组增产32.79%,且大豆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重量比对照提高9.7%和35.5%,蛋白质含量提高3.45%,同时高于其它磷物料培肥处理,因此心土培肥应根据生产实际条件选择相应的培肥物料,更加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秸秆一体化”农田微生态系统构建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施肥、秸秆覆盖还田等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采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构建"水肥秸秆一体化"农田微生态系统这一集成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思路。围绕"水肥秸秆一体化"农田微生态系统这一中心,对其概念内容、构建方式、组成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根区等高覆盖灌溉、根区等高覆盖灌溉施肥、秸秆覆盖还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并对"水肥秸秆一体化"农田微生态系统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农药胁迫下内外源离子的含量关系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促进低农残蔬菜品种的选育,利用气相色谱对供试的10份黄瓜幼苗叶片进行了乐果农药残留量的检测,筛选出农药残留量较高和较低的材料各一份。利用ICP-MS对筛选出来的材料进行K~+、Ca~(2+)和Mg~(2+)及重金属离子Cd~(2+)和Pd~(2+)的检测。结果表明:与高农药残留材料相比,低农药残留材料的K~+和Ca~(2+)的含量较高,而Mg~(2+)的含量却较低,但二者经乐果农药处理后,低农药残留材料的K~+、Ca~(2+)和Mg~(2+)的含量都变得相对较高。同时,在农药处理前后,低农药残留材料的重金属离子Cd~(2+)和Pd~(2+)的含量都表现为相对较高。因此在筛选低农残蔬菜品种时,不仅要考虑K~+、Ca~(2+)和Mg~(2+)的含量,也应把其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作为筛选指标之一。
关键词: 农药残留 K+ Ca2+ Mg2+ 重金属离子 Cd2+ Pd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质炭对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揭示生物质炭在城市污泥堆肥发酵中的应用潜力,提高城市污泥的堆肥效率和堆肥品质,以城市污泥和稻壳为堆肥原料,分别添加0,3%、5%、10%的生物质炭,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pH及硝态氮、铵态氮及总氮含量等的变化,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生物质炭对城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的添加可提高堆肥过程中氮的利用率,促进堆肥进程。各处理的堆体发酵中温度达50℃以上时间均保持了7d以上,都达到国家堆肥的无害化标准;添加生物质炭可使城市污泥的好氧发酵期提前;随着堆肥过程的进行,各处理中总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H呈先上升后下降而后趋势于平稳上的趋势,硝态氮呈先上升后趋势于平缓的趋势,铵态氮和温度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处理间存在差异,但趋势相同。综合各项指标,与其它处理相比处理2即当生物质炭添加量为5%时,整个堆肥过程表现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桦BpMADS1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 2016
摘要:为探究白桦Bp MADS12基因的功能,克隆了Bp MADS12基因上游1 750 bp启动子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对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并利用农杆菌花序浸染法将其遗传转化入拟南芥,然后通过β-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p MADS12启动子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干旱胁迫应答。结果表明:Bp MADS12启动子序列中含有与开花、激素及干旱响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该启动子在拟南芥中的表达模式呈现为在营养生长阶段不表达,而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在根、花叶、花瓣、雄蕊、雌蕊及种子等各个组织部位中均表达;PEG胁迫后处理组拟南芥中GUS表达量低于未处理组。研究显示Bp MADS12基因参与白桦的开花调节、激素应答、胁迫响应(干旱)等生物学过程,对生殖生长阶段各组织器官的发育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且负调控干旱响应途径。
关键词: 白桦 BpMADS12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料设计在红豆保鲜米饭配方中的应用研究
《北方水稻 》 2016
摘要:采用混料设计方法,对红豆保鲜米饭的配方进行优化,通过建立红豆保鲜米饭感官评分的回归模型,得到红豆保鲜米饭的最优配方组合为:大米59.2%、红豆29%、白砂糖11.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马铃薯Y病毒P1基因的特点
《微生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不同PVY分离物基因的测序及分析,从而了解PVY株系的多样性,进而对PVY病毒的分子检测及防治提供重要的资料和参考。【方法】本研究针对黑龙江15个马铃薯Y病毒样品的P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结果】经比对分析,样品被分成两组,有10个样品的基因类型高度同源,且相对保守,是本地区的优势群组,无论是与国内其它地区样品比较还是与国外样品比较,其亲缘关系都有一定距离;而另一组中的5个样品的P1基因与本地优势组群有较大差异,且这5个样品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并与国内其它地区和国外一些样品的P1基因序列比较接近。通过比对Gen Bank中已上传的序列提供的PVY株系的信息,得知本次试验的P1基因与PVY~(NTN-NW)株系是相似的,且这15个样品与国内其他样品一样都是由PVY~N株系演变而来。【结论】由P1基因分析表明,PVY受环境影响较大,黑龙江10个样品的PVY在长期的进化中产生了具有地方特点的变化,而后来的5个样品说明中国大部分PVY有可能是跟随国外品种资源的引进进入,同时PVY也随国内不同区域间资源交流和种薯调运而传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垦粳5号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了提高秧苗素质,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苗期设置5个氮肥梯度,移栽前进行秧苗素质考察。结果表明:秧苗的株高、叶龄均在施氮量为36g·m-2条件下达到最大,与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根长在施氮量为12g·m-2条件下达最大;秧苗根数、百株地上干重、发根力根数均在施氮量为24g·m-2条件下达最大,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基宽同样在施氮量为24g·m-2时达最大,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说明苗期施氮量24g·m-2时,秧苗根数、茎基宽、百株地上干重、发根力根数等指标均优于其它处理,是最佳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