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CNCPS体系评价不同生育期饲料油菜的营养价值研究
《饲料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现蕾期、盛花期和结荚期饲料油菜为样品,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的分析方法测定相应营养组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饲料油菜的营养组分差别较大。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水平有增加的趋势(P<0.05);粗灰分(ASH)、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FI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FIP)水平有降低的趋势(P<0.05)。盛花期的粗蛋白(CP)、可溶性蛋白(SP)、非蛋白氮(NPN)含量较现蕾期分别高19.3%、25.05%、16.83%(P<0.05),较结荚期分别高126.78%、0.94%、148.16%(P<0.05);现蕾期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较盛花期低47.33%,较结荚期低65.51%(P<0.05)。蛋白质组分中,盛花期的不可利用蛋白质(PC)含量分别低于现蕾期47.09%(P<0.05)和结荚期23.27%(P>0.05);碳水化合物组分中,快速降解部分(CA)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增长,呈现递减趋势(P<0.05),盛花期的缓慢降解部分(CB2)分别高于现蕾期215.35%、高于结荚期3.10%(P<0.05);结荚期的不可利用部分(CC)含量分别高于其现蕾期724.37%、盛花期89.11%(P<0.05)。综上所述,不同生育期饲料油菜营养价值差异显著,其中盛花期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如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商场现代化 》 2016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飞速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这就对国家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在单位内部不同部门中。然而由于事业单位具有传统政府在运转过程中的各种弊端,因此使得单位在日常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另外,由于对会计基础性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单位中的会计工作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现在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现状,然后提出规范工作的对策,希望能给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粳稻孕穗期耐冷性与形态指标相关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了探讨近年来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特点,在水稻冷害鉴定圃中,通过冷水灌溉的方法鉴定2013、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并将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与一些基本形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3和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经过低温处理后,水稻品种空壳率分布情况都集中在35%以下,其中空壳率在10%~15%的品种最多有15份,占31份品种材料的近50%,低于5%的品种有2份,所以黑龙江省近2年审定的品种耐冷性表现良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孕穗期耐冷性与主茎叶片数、生育期、活动积温、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重要性状相关不显著,在品种选育和亲本选择时可以单独考虑耐冷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enetop马铃薯病毒试剂盒在马铃薯病毒检测上的应用综述
《现代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生物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专一性强的新型病毒检测技术。genetop马铃薯病毒试剂盒具有可同时检测出7种病毒(PVY可分型PVY与PVYN)与1种类病毒,直接检测薯块,所用试剂无毒,操作简便且病毒与类病毒全部检测平均成本低于ELISA等特点。对genetop马铃薯病毒试剂盒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马铃薯种薯生产与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连作区玉米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连作玉米区土壤微生物、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可在提供营养的同时调控优化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群落区系的结构,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有害真菌的数量;在玉米生育时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除M4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处理M2的土壤速效磷与其他处理间达到了5%的显著差异水平;玉米产量:M2(80%尿素氮+20%有机肥氮;P_2O_5:75kg/hm~2;K2O:90kg/hm~2)>M3(70%尿素氮+30%有机肥氮;P2O5:75kg/hm~2;K_2O:90kg/hm~2)>M1(100%有机肥氮)>M4(当地化肥施用量:尿素150kg/hm~2;P_2O_5:75kg/hm~2;K_2O:90kg/hm~2)>CK(不施用任何肥料),配施处理增产明显,与CK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春大豆熟期组的划分与地理分布
《大豆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北春大豆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特性是最主要的生态特性。美国建立的大豆熟期组制度已为全世界采纳。熟期组归类表述了品种最主要的地理生态特性,有利于全世界不同地区间的引种、交流和育种方案设计。本研究搜集了我国东北地区数十年来育种或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地方和育成的共计361份品种,于2012-2014年在东北大豆不同气候生态区的9个试验点,以美国和国内已明确MG000~MGⅢ熟期组的品种为标准,进行东北地区品种熟期划分的研究。鉴定方法为先根据标准品种相邻熟期组生育日数平均值的1/2为界,划定不同熟期组在该环境的范围,初步划定各品种的熟期组归属,然后统计各品种在不同环境的熟期组归属次数,结合考虑该品种适应的生态条件,最终确定其熟期组归属。本研究认为东北地区早春土壤墒情较好,播种后种子开始吸水萌动,而完全成熟则在完熟期(R8时期),大豆的全生育期应为从播种到R8时期的生育日数。获得结果如下:(1)确定了不同试验点/生态亚区各熟期组划分的生育期天数范围和各熟期组鉴定的最佳试验点/生态亚区,具体的说以北安和扎兰屯作为MG000和MG00熟期租适宜的鉴定地点,克山和牡丹江作为MG0和MGⅠ适宜的鉴定地点,铁岭作为MGⅡ和MGⅢ适宜的鉴定地点;(2)361份东北春大豆归入MG000~MGⅢ共6个熟期组;(3)揭示了不同熟期组在东北地区的地域分布,大致上MG000和MG00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北部,MG 0和MG I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中南部,MGⅡ主要分布在吉林省,MGⅢ主要分布在辽宁省;(4)提出了一批东北地区各熟期组鉴定的本地区标准品种;(5)提出我国东北地区熟期组鉴定的方法,即先在当地将待鉴定的品种生育期天数与标准品种的表现或者本文所给出的各熟期组在当地的表现进行初步划分,然后按照其熟期组划分结果安排在适宜的鉴定点进行统一鉴定,经比对后确定其熟期组的归属。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全生育期 熟期组 熟期组标准品种 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型几丁质酶基因LcChi2在转基因水稻中的功能分析
《生物技术进展 》 2016
摘要:LcChi2是从羊草中克隆获得的一种新型几丁质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表达一个Ⅱ类几丁质酶,属于19家族。在双子叶模式植物烟草中过表达该基因表现为抗真菌病害的生物学功能提高,然而在单子叶植物中是否具有抗病功能至今未知。以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吉粳88为供试材料,构建了含LcChi2基因和除草剂筛选标记Bar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成功获得LcChi2和Bar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水稻。T_1代转基因水稻的PCR、RT-PCR和几丁质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LcChi2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且表达产物表现出较高的外源几丁质酶活性;稻瘟病活体接种实验结果证明该基因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抗病性;抗除草剂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转基因水稻新材料同时具有除草剂抗性。研究结果证明LcChi2基因可有效提高单子叶植物的抗病性,该基因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抗病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区水稻群体源库类型分类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选育第三积温区水稻优良种质和制定栽培措施,选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区主栽品种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的品种(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动态聚类分析对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水平下26份水稻品种(系)的源库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3个源库性状简化为彼此互不相关的5个主成分,分别为叶面积指数、库容量、穗粒数、收获指数及空秕率,这5个主成分所构成的线性组合对源库性状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8.04%。根据5个主成分进行K均值聚类将26份品种(系)群体分为源小库小互作型(3份)、库限制型(12份)、源库互作型(11份)3类。其中源库互作型具有倒三叶叶面积大,叶面积指数较高,库容量较高,源库平衡,经济系数高,产量高等特点,综合性状良好,如龙粳20、龙粳27是用作亲本的首先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