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品种苦瓜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比较
《现代食品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比较不同苦瓜品种果肉多糖的含量和组成差异,以及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选用13个苦瓜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多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及分子量分布,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指数评价其抗氧化活性,4-硝基酚-2-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测定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同时分析组成和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个品种苦瓜果肉中多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分别介于5.91~10.62%(干重),25.21~42.37%和3.17~4.60%;苦瓜果肉多糖均包含了2个主要组分,重均分子量(Mw)分布分别为1558.88~3048.56 kDa和33.19~58.74 kDa;ORAC指数变幅为19.39~57.73μmol Trolox/g;α-葡萄糖苷酶最大抑制活性变幅为4.80~92.67%;ORAC指数与多糖、己糖醛酸和蛋白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苦瓜品种间多糖的含量组成、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多糖是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物质,并且己糖醛酸与蛋白质可以增加其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固体、液体培养及温室人工接种方法,测定了来自5个省(市)的10个稻曲病菌株的产孢特性、固体、液体培养特性及对品种的致病力,并用3个菌株对12个水稻品种进行致病性比较。结果表明:稻曲病菌不同菌株间存在明显致病性差异,不同品种对不同菌株的抗感反应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供试菌株的固体培养形态可分为7种类型,菌株的产孢特性、固体培养形态与致病力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振荡菌液颜色、产菌丝量与致病力相关性不明显;验证了火焰灼烧表面组织分离法及分生孢子液划线稀释法的单孢分离技术和控温控湿条件下菌丝-孢子混合接种体孕穗期注射接种法,该方法分离成功率及接种病穗率均可达100%,适用于水稻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及相关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健康仔猪肠道乳酸菌的筛选鉴定与饲喂安全性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健康仔猪的肠道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乳酸菌,经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该菌株为屎肠球菌,命名为WLEF-01。该菌株在MRS培养基37℃下培养,延滞期约0.5 h,对数生长期的代时为20 min,稳定期阶段的浓度可达1.5×1011cfu/m L。WLEF-01的产酸能力较强,可使培养基p H从6.8降至4.5,并可耐受1%的猪胆盐作用2 h,在p H4以上酸性环境有耐受能力,并具有拮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作用。在饲料中按2×107cfu/g浓度添加,饲喂泰和乌骨鸡12周龄,安全性好,有一定的益生功能。结果表明,屎肠球菌WLEF-01菌株具有作为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潜力。
关键词: 屎肠球菌 理化特性 16s r DNA 饲喂安全性 益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