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58条记录
海南岛南药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比较形态学、同工酶和mtDNA-PCR对采自海南岛9个市县的南药根结线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有南方根结线虫、象耳豆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西班牙根结线虫等5种根结线虫危害海南岛南药。5种根结线虫均能在海巴戟上寄生与危害,而南方根结线虫寄主非常广泛,可危害大多数调查的药用植物。

关键词: 南药植物 根结线虫 鉴定 线粒体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蒂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中国南方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海南省菠萝蜜病害调查过程中,发现菠萝蜜发病严重,症状表现为果柄表皮呈水浸状腐烂但不脱落,有时能看到明显白色霉层,后逐渐向果实部位蔓延,果蒂逐渐变褐色,在田间,常可发现感染该病的病果果蒂脱水干枯而悬挂于树枝上,这与已经报道的可可球色单隔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引起木菠萝球二孢叶斑病及果腐病明显不同,故命名为蒂腐病。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该病样中分离出菌株,经柯赫法则验证后,通过形态学鉴定、ITS、GAPDH、ACT、CHS-1和TuB-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菠萝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类群中的Colletotrichum siamense。

关键词: 菠萝蜜 蒂腐病 病原菌鉴定 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siamens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象耳豆根结线虫对7个品种番茄生长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对番茄品种的最低接种数量,以及接种量对7个番茄品种致病力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大棚盆栽番茄,将孵化的象耳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悬浮液制成10个不同浓度,通过灌根的方法将悬浮液接种至番茄根部,60 d后,测定番茄植株高度、地上部分鲜质量、根结数量、卵块数量和根内幼虫总数量,比较致病力差异.【结果和结论】象耳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最低接种量为0.08条·cm-3,与其他不同种类的根结线虫相比,具有更强的致病力.象耳豆根结线虫强致病力对番茄抗性和易感病品种均造成严重伤害.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二龄幼虫 接种量 致病力 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烘制工艺中不安全因子分析

食品与机械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传统工艺烘制的槟榔干果、改良烤炉烘烤槟榔干及食用槟榔片产品中存在的不安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苯并芘是影响槟榔产品食品安全的主要因子,烘制方式对槟榔干果中苯并芘含量影响极大,传统黑果烤炉、传统青果烤炉烘制的槟榔干果中苯并芘含量严重超标,但不管哪种烘制方式的制成品中苯并芘含量均未超标;在槟榔产品还可以检出二氧化硫和亚硝酸盐,其含量均在中国相关控制标准内,还不足以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 槟榔 烘制 不安全因子 分析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低钾香蕉基因型筛选指标的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砂培盆栽试验与田间缺钾(速效钾含量为95.2 mg/kg)试验,对香蕉苗期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低钾条件下的地上部绝对生物量与相对生物量(0.025/2.50)、钾积累量和钾利用指数KUI极显著相关;砂培条件下9叶期幼苗的地上部绝对生物量、相对生物量和钾利用指数与田间产量呈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以香蕉苗期地上部相对和绝对生物量、钾利用指数和吸钾量作为指标筛选耐低钾香蕉基因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香蕉 基因型 耐低钾 筛选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荔枝资源补充调查与优株介绍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海南是荔枝原产地之一,资源丰富,但近年资源流失速度有加快趋势。为保护、利用优异荔枝资源,近年来在海南荔枝资源集中分布区域进行了补充调查,共记录、评价了优异实生荔枝资源294份,多点异地嫁接保存了42份,初步确定了一批新优株,为优异荔枝资源的保护及育种应用提供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荔枝 优异资源 调查 优株 海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宏基因组学:热带冬季瓜菜病害生物防治新策略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生物及其活性产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加快了人们对其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然而,传统纯培养技术获得的微生物不足环境总量的1%,99%以上的微生物尚不能培养,阻碍了人们对其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研究。近年,随着宏基因组技术的发展,大量非培养来源的活性物质被挖掘并应用于病害防治,为微生物基因资源及其活性产物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宏基因组学研究过程:宏基因组DNA提取、文库构建和筛选、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等进行了回顾,探讨了宏基因组学在生物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宏基因组学这门新型的学科在热带冬季瓜菜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文库构建与筛选 冬季瓜菜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hrc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分离自西瓜上的Aac5菌株为例,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hrc N基因插入缺失突变体,通过PCR方法和Southern blot验证突变菌株,对突变体进行致病性、致敏性、生长曲线和运动性测定。为明确hrc N基因与其他基因的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了hrp A、hrc V、hrc U、Lux I、LuxR 5个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致病力和致敏性明显减弱,致病时间延迟,群体感应信号减弱,生长能力明显下降,运动性减弱,互补菌株只能恢复部分功能;5个基因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量均上调,hrc N基因与这5个基因之间均为负调控关系。说明hrc N基因在果斑病菌致病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果斑病菌 致病性 hrcN

几种杀菌剂对生姜青枯病菌的毒力测定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生姜青枯病的大田防治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春雷·王铜、春雷霉素、可杀得、噻唑锌、壬菌铜、噻菌铜、农用链霉素和新植霉素共8种抗细菌药剂对生姜青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农用链霉素、春雷·王铜和春雷霉素对生姜青枯病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EC50分别为27.19μg/mL、33.28μg/mL和58.17μg/mL;噻菌铜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为774.28μg/mL;壬菌铜、新植霉素和可杀得抑菌效果较差,EC50值分别为1 125.4μg/mL、1 173.82μg/mL和1 593.7μg/mL;噻唑锌无明显抑制作用,终浓度为8 000μg/mL时,抑制率接近于0。

关键词: 生姜青枯病菌 杀细菌剂 EC50值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组合全价颗粒饲料对育肥海南黑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初始体重(22.80±9.06)kg、遗传背景相近的海南黑山羊45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菌草+精料(对照组)、全价颗粒饲料Ⅰ(试验Ⅰ组)和Ⅱ(试验Ⅱ组),研究不同组合全价颗粒饲料对育肥海南黑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持续45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Ⅱ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也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Ⅰ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但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Ⅰ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Ⅱ组料重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饲料增重成本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而试验Ⅰ组的毛利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综合认为,全价颗粒饲料Ⅰ即苜蓿草粉+玉米+豆粕+麸皮型育肥效果最佳。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全价颗粒饲料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