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绵羊TSHR基因第10外显子T481C位点多态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在光周期介导的哺乳动物季节性繁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绵羊(Ovis aries)中的遗传特性与分子机制仍不明晰。本研究以筛选的绵羊TSHR基因第10外显子T481C位点SNP为候选分子标记,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erase,PCR-SSCP)技术,检测该位点在繁殖特性不同的阿勒泰羊、中国美利奴羊、萨福克羊、多浪羊以及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绵羊TSHR基因在第10外显子481 bp处发生了T-C突变,为同义突变,SSCP检测出3种基因型:TT、TC和CC,T481C位点的TT基因型在常年发情的湖羊、小尾寒羊和多浪羊群体中属于优势基因型,而在季节性繁殖的阿勒泰羊、萨福克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群体中比率最低,仅为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常年发情的多浪羊、小尾寒羊和湖羊群体T481C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季节性繁殖的阿勒泰羊、萨福克羊和中国美利奴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提示,绵羊TSHR基因第10外显子T481C位点多态性在常年发情与季节性繁殖绵羊群体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该SNP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常年发情绵羊品种选育。

关键词: 绵羊 TSHR基因 季节性繁殖 多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窄行棉花精量排种器设计与性能试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目前新疆棉花播种行距大,喷洒脱叶剂受药效果差,导致机械采收采净率偏低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播种行距更窄,能实现高度密植的超窄行棉花精量排种器.【方法】对超窄行精量棉花排种器的结构及参数进行理论分析,确定排种器的主要结构与性能参数.以排种器的单粒率、重播率、漏播率为排种性能评价指标,在PSY-1200鸭嘴滚筒式排种器性能实验台上进行排种器转速、负压区相对压力、落种角等运行参数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经田间测试,当排种器转速为41r/min,负压区相对压力为-4500Pa,落种角为60°时,排种器单粒率为93.5%,重播率为3.8%,漏播率为4.2%,单行株距均匀性变异系数为5.82%,双行行距稳定性变异系数为6.04%.【结论】该排种器最小行距可调至4cm,满足超窄行种植农艺要求且能实现精量播种.

关键词: 棉花 精量排种器 超窄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麦后复播饲料油菜的播种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疆北疆地区麦茬后种植不同播种量的饲料油菜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为饲料油菜在北疆地区麦后复播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4次重复,共4个播量处理,其中1个重复作为取样区,播种量处理分别设为7.5、11.25、15、22.5 kg/hm24个水平。研究在麦后复播条件下,不同播种量的饲料油菜株高、鲜重、干重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麦后复播饲料油菜地上生物产量的积累规律为苗期缓慢,蕾苔期最快,开花后减缓,基本符合"S"型生长曲线。高密度播种量能极显著提高复播饲料油菜地上部干重、鲜重及其日生长量,以播量15 kg/hm2处理为最优。

关键词: 饲料油菜 种植密度 麦后复播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切顶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甜菜分段收获过程中切顶作业切削损失大、效率低、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设计一种集切缨、仿形、切顶为一体的甜菜切顶机.【方法】运用CAD软件设计整机结构及主要工作部件;采用L16(43)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机具切顶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田间试验验证.【结果】弹簧预紧力对切顶合格率、少切率和多切率的影响极为显著;作业速度对切顶合格率影响较为显著,对少切率和多切率影响不大;滚筒转速对切顶合格率、少切率和多切率的影响最小.各因素对切顶性能影响程度依次为:弹簧预紧力>作业速度>滚筒转速.【结论】当弹簧预紧力为250N,作业速度为5km/h,滚筒转速为1 100r/min时,机具作业性能最佳,切顶合格率达到85%,少切率为5.8%,多切率为9.2%,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关键词: 甜菜 切顶机 CA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揭膜对土壤温湿度及棉花根系发育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缓解残膜污染对棉田生态的影响,在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1~2号试验地进行了棉田揭膜试验,研究头水后揭膜和2水后揭膜对土壤温湿度和棉花根系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新疆滴灌棉田揭膜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设置头水后(6月14日)和2水后(6月23日)揭膜两个处理,以正常覆膜为对照,连续测定头水后到灌溉结束棉田土壤温湿度的变化,同时测定棉花根系发育及干物质积累动态,成熟期进行产量测定。结果表明:7月5日之前,揭膜会降低土壤温度且幅度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减少;4水前揭膜会降低土壤湿度,降低幅度随着浇水后天数增加逐渐变大。揭膜可促进棉花根系提前建成,增加干物质的积累量及侧根数的发生。揭膜处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线性增长期较CK缩短8.54~12.72 d,根系干物质积累时间缩短9.91~11.68 d。揭膜处理干物质积累量较CK增加12.34%和11.67%,产量较CK增加6.0%~8.3%。

关键词: 揭膜 土壤 温湿度 根系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列当向日葵品种(系)植物学性状对产量预测模型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抗列当食用型向日葵品种(系)为材料,运用多元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法,对向日葵经济特性、生理特性、子粒特性与产量(CL)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抗列当向日葵产量预测模型,并量化模型中各性状指标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向日葵产量同时受多因素影响,但不同抗列当向日葵品种(系)产量的主导影响因子有所不同;各植物学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本身具有的直接作用,同时还表现在通过其他性质体现出的强烈间接影响效应;剔除种间因素影响后,单盘粒重(DPLZ)、结实率(JSL)、百粒重(BLZ)、株高(ZG)、粒宽(LK)及盘径(PJ)等6个植株性状成为抗列当向日葵产量模型Com-MODEL(CL=-6.023+0.014DPLZ+0.06JSL+0.328BLZ+0.014ZG-4.571LK+0.156PJ)的主要变量,该模型能解释86.9%的CL变异;其中粒宽、百粒重及盘径对CL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P<0.001)或显著水平(P<0.01);各变量对产量预测模型R2的总贡献计算结果显示,粒宽、百粒重及盘径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成为影响向日葵产量变化的3个主导因素,共同决定了CL的大部分变异;其次是单盘粒重及结实率的影响;株高对CL的影响很微弱。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 食用型向日葵品种 植株性状 产量模型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食葵7号(AR 7-5650)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中早熟食用型向日葵,2011年1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食葵2011年19号)。该品种表现杆矮、茎粗、抗倒伏,抗向日葵锈病、褐斑病、黑斑病,较耐菌核病。早熟,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籽实出仁率高,籽实蛋白含量14.7%~15.1%、油份油酸含量较高,达35.3%,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北方地区春播向日葵种植区及热量充足地区麦后复播种植。

关键词: 食用型向日葵 新食葵7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表型性状的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性状观测、室内考种分析及纤维品质检测,对来自我国各棉区及国外各类型的429份陆地棉优异种质进行连续2年2点15个表型性状的鉴定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表型性状中始节高、单株铃数和果枝始节位的变异系数最大;各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为2.02;主成分分析确立了3类影响因子,表明陆地棉品种选育应集中在纤维品质优良(尤其纤维长度和比强度要高)、高衣分和株铃数多的品种;聚类分析将所有材料分为10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占供试材料总数的76.9%,各类群间性状差异明显,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陆地棉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新葵20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种子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熟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新葵20号"是以不育系AB0-111A为母本,恢复系RR 1-61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试验代号为AR 5-0206。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复播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4 378.95kg/hm2,较对照品种新葵10号增产12.3%。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 004.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6%。该品种特点是早熟、高产、抗病、适应性强。

关键词: 早熟 油用向日葵 新葵20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水平处理下滴灌棉花ABA与10cm土层田间持水率之间的响应特征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了揭示滴灌棉花节水节肥效果,为滴灌棉花节水节肥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以‘新陆早4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滴灌盆栽试验,研究滴灌棉花ABA与土层10 cm田间持水率之间的响应关系,获得蕾期和花铃期不同施N水平条件下其相关性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棉花蕾期不同处理纯N分别为2、4、6 g/盆的条件下,ABA含量与土层10 cm田间持水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8、-0.894、-0.980,其模型分别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模型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954、0.796、0.946。花铃期,ABA含量与土层10 cm田间持水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81、-0.600、-0.857,其模型分别为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对数函数,模型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623、0.911、0.965。本文研究的拟合模型函数有利地描述了滴灌棉花ABA与土层10 cm的田间持水率之间响应特性,可为内陆干旱区绿洲农业滴灌棉花的节水节肥的估算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滴灌 盆栽 棉花 ABA 田间持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