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HSL与FAS基因在苏太猪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HSL及FAS基因在苏太猪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试验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SL及FAS基因在苏太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8个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HSL与FAS基因在苏太猪各组织器官中均有一定的表达。HSL基因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水平最低,表达水平顺序依次为皮下脂肪>肺脏>心脏>脾脏>肾脏>肝脏>胃>背最长肌。FAS基因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背最长肌的表达水平最低,表达水平顺序依次为皮下脂肪>脾脏>肺脏>胃>肝脏>肾脏>心脏>背最长肌。

关键词: HSL FAS 苏太猪 荧光定量PCR 差异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法国番鸭生长性能测定及其相关分析

中国家禽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法国番鸭生长性能和肉用性状特点,选取65日龄法国番鸭公、母各15只,测定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法国番鸭公鸭的体尺和肝脏重明显高于母鸭。法国番鸭公鸭的活重与胸宽、半潜水长、胸肌重、腿肌重和头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骨盆宽、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腹脂重和肝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鸭肝重与胸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骨盆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鸭活重与腹脂重和心脏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体斜长、胫长、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胸肌重和肝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鸭肝重与胫长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法国番鸭的屠宰性能与骨盆宽和胫围相关性较强。研究结果为开发和利用法国番鸭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法国番鸭 体尺性状 屠宰性能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抗基因聚合的特种稻海丰黑糯2号抗病虫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和三化螟是海南水稻生产主要病虫害,为选育多抗水稻品种,本研究对特种稻新品种"海丰黑糯2号"进行田间喷雾及接种鉴定,并应用分子标记检测和分析抗病虫基因。结果显示海丰黑糯2号中抗白叶枯病和三化螟,分子标记检测聚合了稻瘟病Pi1和白叶枯Xa23、稻飞虱Bph14和Bph15等多个抗性基因。研究探索了应用分子标记和田间鉴定两种方法选育抗病虫品种,拟为水稻抗病虫育种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种稻 抗病 抗虫 鉴定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对槟榔干果杀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槟榔干果为材料,研究微波对槟榔干果杀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正交法优化槟榔干果微波杀菌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频率2 450 MHz,微波功率为850 W,装载量为(9.5±0.01)kg/m2,微波处理75 s后,密实袋封口,常温贮藏180 d,处理组槟榔干果中菌落总数、霉菌数目和大肠菌群数均未检出,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槟榔干果 微波 杀菌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嫁接和有机肥对冬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冬瓜生产效应的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栽培模式,本研究通过裂区设计田间试验,主区为2种栽培方式(嫁接栽培和自根栽培),副区为5个有机肥施用水平(0、3 750、7 500、11 250、15 000 kg/hm~2),研究栽培方式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冬瓜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嫁接栽培和有机肥施用量均能显著影响冬瓜植株干物质重量、产量、果实品质、叶片氮、磷、钾含量及其根际微生物数量.(2)与自根冬瓜相比,嫁接栽培冬瓜干物质和产量分别平均增加12.41%和13.71%;有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33.57%、18.41%、24.37%和14.52%;冬瓜叶片氮、磷、钾含量较自根苗冬瓜分别平均提高了8.74%、31.02%和12.06%;嫁接栽培冬瓜根际土壤中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分别平均提高了16.33%、28.37%、27.97%,真菌数量减少了23.62%.(3)无论是嫁接栽培还是自根苗栽培,植株干重、产量、叶片氮磷钾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及总微生物数量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关键词: 冬瓜 嫁接 有机肥 根际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环境对海南龙血树幼苗表型可塑性及生存策略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光照对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光照环境下海南龙血树幼苗形态、生理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变化,并分析了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海南龙血树幼苗的形态、生理和生物量分配指标在不同光照强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各指标的可塑性指数为0.08~0.86,其中根茎叶及总生物量的可塑性指数普遍较高(0.67~0.86),表明海南龙血树幼苗有较好的光照适应性,其策略主要是通过调整根茎叶生物量的分配来适应光照的变化。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海南龙血树幼苗的比叶面积、叶根比呈现显著增大趋势,表明幼苗可通过增加单株叶面积比例,扩大光合作用面积,有效调节自身生物量配置。37.3%自然光照(L2)是海南龙血树幼苗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现存海南龙血树生境改变,生境缺少林荫以致光照强度过大,不利于幼苗根系生长,难以度过干旱季节,可能是海南龙血树自然更新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光环境 幼苗生长 生物量分配 表型可塑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野猪繁殖性能与生长发育性能测定研究

养猪 2018

摘要:为了研究海南野猪的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通过对海南野猪的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海南野母猪平均产仔数为7.68头,产活仔数为6.72头,海南野猪后代公猪和母猪的8月龄体重分别达到了29.32和27.88 kg。与国内其它地方野猪品种相比体型仍然偏小,生长速度慢,母猪繁殖率低,符合海南地区猪种特点,建议生产上海南野猪与其它猪种杂交利用,以获得更好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海南野猪 繁殖性能 生长发育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新的甘薯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是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本研究根据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在甘薯中克隆了一个新的CHI基因,命名为Ib CHIL1。Ib CHIL1基因c DNA长857 bp,包含1个62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06个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Ib CHIL1属于Ⅳ型CHI成员,和其他植物中的类似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表达分析显示,Ib CHIL1主要在紫肉甘薯中表达,与花青素积累正相关,推测该基因在甘薯花青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甘薯 查尔酮异构酶 花青素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钾钙镁肥在辣椒上的施用效果

中国瓜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硫酸钾钙镁肥在辣椒上的施用效果,以辣椒品种‘海椒309’为试材,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对辣椒的生长、品质、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施100 kg硫酸钾钙镁肥处理的平均单果质量达59.9 g,显著高于667 m~2施25 kg硫酸钾钙镁肥处理和对照;果径和果肉方面,667 m~2施肥50 kg硫酸钾钙镁肥处理的效果达到最佳,果实纵横径分别为39.90、0.44 m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0%和12.8%;在品质方面,667 m~2施75 kg硫酸钾钙镁肥处理的辣椒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高出7.6%和20.5%;耐贮性方面,采摘后20 d,施用了硫酸钾钙镁肥的所有处理商品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商品果率最高的处理是667 m~2施25 kg硫酸钾钙镁肥,为44.73%,比对照高10.12%;提升土壤养分方面,667 m~2施100 kg硫酸钾钙镁肥处理的土壤交互性钙含量(ω,后同)提高最多,达1 851.3 mg·kg~(-1),高出试验前土壤2.4倍,其他处理土壤养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产量方面,667 m~2施100 kg硫酸钾钙镁肥处理的产量最高,达2 382.00 kg,与对照相比增产23.95%。硫酸钾钙镁肥不仅有助于提高辣椒果实单果质量、果长、果肉厚、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而且对于提高辣椒耐贮性和提升土壤养分含量也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辣椒 硫酸钾钙镁肥 肥效 海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LEAFY基因克隆与表达模式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LEAFY(LFY)基因可以调控花分生组织和花器官的形成。根据菠萝基因组数据库信息,本研究从菠萝(Ananas comosus(Linn.)Merr.)顶芽中成功克隆了菠萝LFY基因c DNA全长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c LFY编码366个氨基酸,含有5'-N端脯氨酸富集区、亮氨酸重复区以及碱性及酸性结构域,具有FLO/LEAFY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Ac LFY基因在菠萝自然成花和乙炔处理成花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乙炔处理可以诱导Ac LFY基因表达,处理后40 d即菠萝花序形成时期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自然成花过程中,Ac LFY基因的表达在50 d时达到最高峰,此时为花原基发育、花序形成时期。Ac LFY基因在不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顶芽中表达量最高,根系中表达量最低。

关键词: 菠萝 LFY基因 成花过程 乙炔处理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