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马铃薯晚疫病菌高灵敏性PCR检测技术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致病疫霉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长期和储藏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PCR检测技术已成为检测晚疫病致病菌的一种常规方法。本研究利用9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晚疫病检测引物,通过对致病疫霉菌和其他5种常见的侵染马铃薯的病原真菌进行PCR检测,筛选出Primer-4-2和Primer-5对晚疫病菌的特异性较好,而其他7对引物特异性较差或不具有特异性。在对带病薯块、植株及组培苗的样品检测中,引物Primer-4-2特异性优于Primer-5,能够实现对不同晚疫病样品的检测,其引物灵敏度检测为10 pg/μ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地区主要蛴螬种类及防治方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地下害虫蛴螬分布广泛,为害严重。为促进黑龙江地区防治蛴螬的工作,调查了黑龙江地区蛴螬的主要种类,有铜绿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和暗黑鳃金龟,分别对这几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进行描述,详细介绍了蛴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具体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bZIP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转录因子家族是真核生物中分布最为广泛、结构极其保守的家族之一,能够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但有些bZIP转录因子的功能还未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一个玉米bZIP转录因子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亚细胞定位及功能域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玉米转录因子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酸性蛋白,无信号肽序列,无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上,主要参与信号转导。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转录因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直播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16
摘要:直播稻面积在黑龙江省逐年增加,为了解水直播栽培技术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笔者对黑龙江省水直播面积最大的虎林市和抚远县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水直播对寒地粳稻穗部结构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对金禾1号的穗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影响较小,对龙粳31号的穗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影响较大;在水直播栽培条件下,金禾1号和龙粳31号的产量可达7.78 t/hm2和8.73 t/hm2,但仍极显著低于插秧栽培,这主要与水直播稻千粒重显著降低有关;金禾1号和龙粳31号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表现出水直播的低于插秧,而直链淀粉含量要高于插秧,但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金禾1号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表现为水直播显著低于插秧,而龙粳31号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两种栽培方式间差异不显著;金禾1号和龙粳31号的食味评分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差异也未达显著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制品(腐竹)中吊白块的含量
《职业技术 》 2016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直接测定各类食品中吊白块的特异性,准确度高的方法,以保证人体健康。方法:在酸性溶液中,食品中残留的甲醛次硫酸氢钠分解释放出甲醛和亚硫酸盐,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黄色产物,该产物在HPLC上用乙腈与水做流动相,通过C18柱分离,利用紫外检测器,在365nm波长下测定。结果:其产物有很高的响应值,其色谱峰面积与吊白块的含量呈正相关,r=0.9998,线性范围为0~52μg,回收率94.0%~100.5%,RSD=2.6%。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线性关系好,适用于多种食品中添加吊白块的检测。
关键词: 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 甲醛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硝基苯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与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中国种业 》 2016
摘要:以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25℃、10℃及5℃3个发芽温度及5个土壤水分含量,研究了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与玉米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温度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在品种间及品种与土壤水分含量的互作下均呈极显著差异,土壤水分含量间仅在25℃处理7d时差异不显著,其他情况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玉米品种10℃处理21d与5℃处理4d+25℃处理3d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发芽势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水分含量为15%时,发芽率的变异系数最小。初步明确了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条件为:5℃处理4d+25℃处理3d,土壤水分含量为1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河地区大豆杂交方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大豆杂交方法受不同生态区影响较大,为摸索适合黑河生态条件的大豆有性杂交方法,选择大豆杂交过程中花大小、去雄与授粉的时间设计不同的杂交方法,研究杂交方案对杂交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的成活率、伪杂种率与选花的大小呈显著的正相关。黑河生态条件下方案3A的方法最优,杂交成功率极高。4∶00-5∶00时选择中、大花进行去雄,8∶00时进行授粉,既提高了杂交的成活率,同时也很好地控制了伪杂种的发生。个别伪杂种的出现也是可控的,根据实际杂交操作的经验,极少数伪杂种的发生也是在5∶00左右,光照增强,空气中的温度升高,迅速促进发育促使散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鸭源新城疫病毒V蛋白抑制宿主细胞干扰素β产生的机制研究
《中国兽医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野鸭源新城疫病毒(ND V)V蛋白抑制宿主细胞干扰素β(IFN-β)产生的机制,构建真核表达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V蛋白的重组载体,分别与IFN-β-Luc、NF-κB-Luc、PRDⅢ/Ⅰ-Luc、AP-1-Luc报告质粒共转染H EK-293T细胞,接种仙台病毒刺激宿主细胞后,测定宿主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V蛋白(vNDV-V)能抑制NF-κB、AP-1、PRDⅢ/Ⅰ启动子活性,新城疫病毒弱毒株V蛋白(aNDV-V)能抑制NF-κB、AP-1启动子活性,进而抑制IFN-β的产生。构建新城疫强弱病毒V蛋白嵌合体进行试验,结果表明NDV强毒株V蛋白羧基端在抑制PRDⅢ/Ⅰ启动子活性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V蛋白对抗宿主细胞天然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