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玉米新品种邦玉917及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6

摘要:邦玉917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杂交育成的,适合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高产、优质、耐密玉米杂交种。2007年利用自交系合系664与合系658配制的组合。2008年在黑龙江省林口县奎山良种场进行初级鉴定,2009年品种比较试验,2010年在鹤岗依安和宝泉岭等地异地鉴定。2012年参加黑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顶端颖花退化的形态与发育学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指导水稻生产,提高其产量,以水稻顶端颖花退化材料ats1和对照品种秋光为材料研究幼穗及颖花的形态状态及发育规律。结果表明:ats1在株型、生育进程、抽穗期等农艺性状上与秋光无明显差异。形态上,ats1上部颖花退化,下部颖花正常。抽穗后,上部颖花败育脱落,穗顶仅留下部分穗轴。发育上ats1的上部退化颖花能发育出1对副护颖、1对护颖、外颖、内颖、2枚浆片、6枚雄蕊和l枚雌蕊等花器,但发育不成熟。ats1顶端颖花退化发生在幼穗发育的In8阶段。

关键词: 水稻 顶端颖花退化 形态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下DCPTA对大豆幼苗生长的调控

大豆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嫩丰20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和盆栽条件下,以清水为对照,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设置4个浓度(0,20,40和60 mg·L~(-1))的DCPTA溶液处理进行叶面喷施,考察干旱胁迫下其对大豆幼苗叶片光合特性、保护酶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PTA处理提高了苗期大豆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胞间CO_2浓度;提高了最大荧光量(Fm)、PSⅡ的最大光能转换速率(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 P);降低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增加了保护酶活性;并促进了脯氨酸的积累。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以60 mg·L~(-1)为最优处理,其余指标均以40 mg·L~(-1)处理为最优。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大豆幼苗 DCPTA 抗旱性 光和特性 保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碱性盐胁迫对偃麦草苗期生长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0、20、40、60、80、100和120mmol·L~(-1))碱性盐混合溶液(NaCl、Na_2SO4、NaHCO_3和Na_2CO_3)处理偃麦草新品种"农菁7号"(Elytrigia repens Nong Jing No.7),测定其幼苗存活率、株高和生物量,旨在明确盐碱胁迫对偃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和碱性盐胁迫下偃麦草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酶(SOD)活性,以探讨偃麦草主要生理指标对盐碱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碱性盐胁迫可降低偃麦草幼苗存活率、株高及生物量,当溶液浓度≥80mmol·L~(-1)后幼苗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株高和生物量与碱性盐溶液浓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偃麦草叶绿素含量随碱性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80mmol·L~(-1)时达到最大值。游离脯氨酸、MDA和SOD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碱性盐胁迫对偃麦草苗期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适应盐碱环境,偃麦草各种生理生化指标都会进行相应的调节。

关键词: 偃麦草 盐碱溶液 存活率 渗透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补光对温室遮光部位黄瓜生长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16

摘要:为研究外源补光对温室遮光部位黄瓜生长的影响,以‘绿剑’旱黄瓜为试验材料,在冬季对模拟温室墙下的植株分别进行补光,并以未补光植株作为对照,分别测定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植株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生长情况、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光合作用中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处理W1较WCK的产量提高了146.96%,处理E1较ECK的产量提高了245.15%,说明通过一定的外源补光,能够有效地提高受到遮挡植株的各方面生理指标,最终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关键词: 黄瓜 温室 遮挡部位 生长 外源补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和黑龙江的核盘菌菌丝融合群分化及致病性研究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核盘菌的遗传多样性,对采自内蒙古和黑龙江不同地区的44株核盘菌进行了菌丝融合群确定,并比较了不同菌丝融合群间菌丝生长速度、致病力、草酸和总酸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44个菌株分为25个融合群,其中有14个融合群仅由单一菌株组成,所占比例为56.0%。菌丝融合群内和菌丝融合群间菌丝生长速度、致病力、草酸和总酸产量都表现出显著差异(P<0.001),并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相关分析表明核盘菌菌株的致病力与菌株草酸产量呈正相关(r=0.484,P≤0.01),与pH呈负相关(r=-0.580,P≤0.01),与菌株的生长速度无关;草酸产量与pH高低(表示总酸的分泌量)负相关(r=-0.392,P≤0.01),进一步表明核盘菌菌株产生的总酸中草酸量占了很大的比例。

关键词: 核盘菌 草酸 致病性 生长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田氮素污染现状及研究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农田氮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众多不合理因素,致使氮素利用率一直较低、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和作物产量难以提高等现象,明确提出当前我国农田氮素污染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并综合分析了未来农田氮素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我国今后农田氮素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田 氮素 污染现状 研究趋势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白粉病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生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亚麻白粉病的研究逐渐成了热点。为探索亚麻白粉病未来的研究方向,从亚麻白粉病病原菌、发生与发展、综合防治、遗传规律及抗性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于亚麻白粉病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亚麻 白粉病 遗传规律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大棚草莓种植技术初探

中国林副特产 2016

摘要:草莓,不仅外型美丽,惹人喜爱,而且营养丰富。但黑龙江目前春季草莓种植户较少,春季本地鲜果草莓依靠从外地引进,通过对大棚种植技术的研究,从而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丰富春季黑龙江的水果市场。

关键词: 黑龙江 草莓 大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黎小豆生产关键技术探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黎小豆具有生长期短、抗逆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弥补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也是维持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明确黎小豆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了不同播期、肥密和播深对黎小豆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5日播种的黎小豆,其结荚节数、有效荚数、株粒数、株粒重以及产量均优于5月16日和26日,为黎小豆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最适播期。以N、P、K纯量分别为27.75、70.95、58.65kg·hm-2,密度为33.0万株·hm-2,组合的结荚节数、有效荚数、株粒数,株粒重、产量表现最优。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黎小豆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量呈降低趋势,而上胚轴长度则呈增加趋势。播种后6~10d,2、4cm处理的子叶干重最高,8、10cm处理的茎干重始终高于其它处理。

关键词: 黎小豆 播期 肥密 播深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