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late blight)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明确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状况对制定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11—2013年采自黑龙江省黑河、齐齐哈尔、绥化等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菌株进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采用对峙培养法对153株晚疫病菌进行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A1交配型79株,占51.63%,A2交配型74株,占48.37%;采用菌落直径法对143株晚疫病菌进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83.92%表现高抗,8.39%表现中抗,7.69%表现敏感。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甲霜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民对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大豆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黑龙江省进行农民对大豆目标价格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从补贴三要素、宏观保障和收益对比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农民对大豆目标价格满意度,并分析了其对2015年大豆种植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对大豆目标价格总体满意度为2.336,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其中,对补贴三要素和收益对比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尽管满意度不高,2015年种植决策仍以稳定种植为主。

关键词: 大豆目标价格 农民 满意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黑土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土壤资源,中国东北黑土作为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具有肥力高、结构良好、质地疏松、适宜农耕、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特点。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最大的商品粮供给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加强黑土保护和治理,依据多年研究成果,着重阐明了黑土的现状、退化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有机质下降、黑土耕层变薄、土壤养分库容偏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制定黑土资源保护中长期规划,建立黑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长效机制,制定法律法规,启动国家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农业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针对黑土开发、利用与保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开展长期系统研究,设立黑土保护利用试验示范区,同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以东北为主体的黑土资源保护与战略发展。

关键词: 东北黑土 现状问题 保护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草莓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初探

中国林副特产 2016

摘要:草莓营养丰富,其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草莓需求量日益增多,我国高寒地区种植面积得到发展。通过对寒地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的研究,以期提高农民种植技术,丰富寒地地产水果的种类,从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达到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目的。

关键词: 寒地 草莓 日光温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季草莓品种露地繁育技术初探

中国林副特产 2016

摘要:四季草莓品种,具有抗病、高产、连续坐果力强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四季草莓品种露地繁育技术的研究,以期提高果农繁苗技术,为以后深入研究四季草莓丰产高产栽培技术打下基础。

关键词: 四季草莓 露地 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2份俄罗斯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子身份证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栽培作物,俄罗斯品种因其类型丰富而闻名,为了将俄引资源中的优良基因快速用于我国马铃薯品种改良,本研究利用新近发表的SSR分子标记,对52份从俄罗斯引进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群体结构性研究并构建其分子身份证。结果显示,从100份引物中筛选出的23对的目标条带清楚、多态性高且扩增稳定的引物,在俄罗斯马铃薯群体中共检测到86个多态性目标条带,每对引物可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5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7个。引物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为0.033 9~0.688 4,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28 5。品种间特异性指数差异较大,介于150.762~273.970之间,平均为184.921。俄罗斯马铃薯材料蕴含了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显示了较高水平的基因多样性。在多样性研究基础上,利用STL029、STPOAC58、STM1106、STL047、STM0051、STM1030及STL004共7对引物构建了63份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可有效区分各品种。上述结果为利用俄引资源改良黑龙江省马铃薯品种提供了分子遗传学信息

关键词: 俄罗斯 马铃薯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分子身份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食心虫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克隆及发育期表达分析

大豆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非典型气味受体是昆虫嗅觉识别过程中重要的蛋白之一。本研究利用RT-PCR和巢式PCR的方法克隆了大豆食心虫非典型气味受体Olfactory co-receptor基因,命名为Lgly Orco,其编码区为1 419 bp,编码47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存在3个N位糖基化位点,分子量为53.5 k D,等电点为7.12,含7个跨膜结构以及4个位于细胞膜外的亲水区,符合气味受体的典型结构特征。与鳞翅目已知昆虫的Orco同源性达到89%以上。不同发育期Lgly Orco表达量分析表明,Lgly Orco在二龄和三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是一龄幼虫的4~5倍,在四龄和五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是一龄幼虫的70%和50%,而在雌性成虫中的表达量是雄性成虫中的11倍。本研究将为大豆食心虫的嗅觉识别系统和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嗅觉受体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发育期表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苗期不同抗性大豆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对大豆花叶病毒胁迫的响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研究苗期不同抗性大豆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对大豆花叶病毒(SMV)胁迫的响应。[方法]以感SMV品种合丰25和抗SMV品系牡304为材料,以东北地区SMVⅠ号株系为毒源,测定接种SMV后苗期不同抗性大豆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SMV胁迫下,除Fo和q N升高外,其他荧光参数均有所降低,抗SMV品种(系)的变化幅度较小。随着胁迫时间的推移,Fm、Fm’、ΦPSII和Fv/Fm逐渐降低,Fo和q N逐渐升高,q P先降低后升高,且抗SMV品系牡304和感SMV品种合丰25分别在6 d和12 d出现最低值。受SMV胁迫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抗病品种(系)叶绿素含量的上升幅度大于感病品种(系),感病品种(系)叶绿素含量的降低率大于抗病品种(系)。[结论]苗期荧光参数以及叶绿素含量可作为鉴定大豆对SMV抗性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大豆 SMV胁迫 荧光动力学参数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鬼蕉生物碱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食品与药品 2016

摘要: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水鬼蕉中生物碱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水鬼蕉生物碱成分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作用、抗病毒作用、神经系统作用、心血管系统作用、抗寄生虫及抗疟作用等,并具有广泛的药用开发前景。

关键词: 水鬼蕉 生物碱 药理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对策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党中央都大力提倡社会为人民服务,行政事业单位本身作为重要的信息机构,在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帮助下,也开展先进的管理方式,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而会计工作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前进的重要和关键措施。本文通过了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 问题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