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黄心乌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黄心乌类型白菜的游离小孢子胚诱导率,选用7个淮南黄心乌品种,研究不同品种、取蕾月份和预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再生植株的倍性变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小孢子出胚率存在明显差异,只有3个品种09-96、09-97和09-98诱导出了胚状体,平均出胚率分别为1.13胚/蕾,2.93胚/蕾和4.63胚/蕾;33℃热激处理对小孢子的胚发生至关重要;与对照相比,0.2%正丁醇预处理5 h显著提高了09-97和09-98的出胚率;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获得的再生植株中,单倍体、双单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都存在,但以双单倍体为主,09-97和09-98的双单倍体率分别达到70%和80%。

关键词: 黄心乌 游离小孢子培养 丁醇预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型喷洒靶标外形轮廓探测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在线探测靶标外形并为变量喷药提供基础支持,研究了树型喷洒靶标外形轮廓探测方法。该文基于超声传感器搭建了靶标外形轮廓探测试验平台,该平台能够驱动步进电机精确匀速运动,以0.02m为步长密集测量树冠形状,将获得的数据传给计算机实时显示,并能够在Access数据库中长期存储。使用该测试平台针对自制规则树树冠和花期樱桃树树冠分别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规则树冠和樱桃树冠体积探测精度分别为92.8%和90.0%,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探测精度。

关键词: 施药 传感器 超声波 树冠轮廓 数据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Voronoi和空间自相关的离群点检测

计算机工程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空间数据挖掘的效率和准确度,在分析传统的离群点检测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空间离群点检测算法。用Voronoi来确定空间对象间的邻近关系,在空间邻域内利用空间自相关性来计算局部Moran指数,并将其作为离群因子进而判断离群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出空间离群点,具有对用户依赖性少和可伸缩性强等优点。

关键词: 空间离群点 Moran指数 空间自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的绿色农产品基地适宜性评价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的根本保障。研究依据基地认证者、规划者、生产者3种评价主体实际需求,分别引入污染潜在风险指标和经济状况指标,建立面向不同评价主体需求的多种主导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定量评价,最后以北京大兴区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地与工矿企业距离、与居民地距离等潜在污染风险对基地适宜性限制大,且不同评价主体下建立不同指标体系使评价更具针对性,利用GIS功能可提高效率,评价结果可视化程度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环境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 风险评估 绿色农产品基地 适应性评估 潜在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功耗智能灌溉采集控制器的设计

农机化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当前灌溉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多采用外接电源供电,功耗很大;数据采集功能因传感器种类少而受到限制;电磁阀在开启状态下需要电压来维持。为此,开发了低功耗的智能灌溉采集控制器,采用了单片机MSP430F149为主芯片,利用太阳能为系统充电,同时配备4个传感器接口,实时监测环境因素,根据反馈数据自动控制灌溉。另外,多种灌溉程序使得产品能够广泛应用于大田、园林及庭院的灌溉控制。

关键词: 灌溉控制器 低功耗 太阳能 门闩式电磁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金属离子对宝石鲈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水产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酶学方法研究了K+、Na+、Mg2+、Ca2+在浓度为50、100、150、200、250、300 mmol/L时,对宝石鲈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前肠、中肠、后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K+、Na+对宝石鲈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0 mmol/L时促进作用最明显;Mg2+、Ca2+对蛋白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300 mmol/L时抑制作用最大;蛋白酶在宝石鲈各消化器官的分布为前肠>幽门盲囊>中肠>胃>肝脏>后肠。宝石鲈配合饲料中添加100 mmol/L的K+、Na+可提高其消化器官的蛋白酶活性。

关键词: 宝石鲈 蛋白酶 金属离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化发展初探——以北京市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信息化成为提升农村商品流通效率的核心所在。对北京郊区及城镇农产品市场进行了实地调研,从农村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流通商务网站运营以及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看来,北京农村在信息化组织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以及流通电子商务建设等方面已初显成效,但仍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适用于农村的信息产品少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等问题。结合北京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笔者从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以及信息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流通 信息化 北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扫描成像光谱仪和地物光谱仪在单叶尺度上的对比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图谱合一的冬小麦叶片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扫描成像光谱仪(PIS)在近地使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扫描成像光谱仪和地物光谱仪(ASD)获取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叶片光谱信息,比较两仪器在450—850nm获得的光谱曲线;选取15种植被指数,对两仪器获得的光谱值进行植被指数运算,并将结果与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期,扫描成像光谱仪和地物光谱仪获得叶片的反射率曲线趋势一致,在对应的波段均表现出相应的波峰、波谷、高反射区等特征,但扫描成像光谱仪获得的反射率值都高于地物光谱仪。对比两仪器15种植被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出,扫描成像光谱仪获得的相关系数普遍高于地物光谱仪。【结论】扫描成像光谱仪和地物光谱仪获取的数据有相同的曲线特征,说明扫描成像光谱仪获得的数据是可靠的;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比较结果表明,扫描成像光谱仪获得的图谱合一的数据在近地遥感研究中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 扫描成像光谱仪 高光谱 植被指数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哺乳动物胚胎玻璃化冷冻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近40年来,利用冷冻保存技术将哺乳动物胚胎长期保存起来,建立"胚胎库"是保护物种资源和拯救濒危动物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加快家畜品种改良、建立动物基因库和实施胚胎移植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为克隆、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提供丰富的试验材料,使胚胎的供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胚胎冷冻保存技术在人类辅助生殖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玻璃化冷冻过程中胚胎冷冻主体承载工具特点和应用,并展望未来哺乳动物胚胎冷冻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胚胎 哺乳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息不对称与食品安全监管策略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品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在食品产业链中,生产要素供给者、生产者、加工商、销售商、消费者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健全政府信息监管体系、信息传播体系、搭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以及实施信息追溯和预警制度来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全程监管,以有效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 监管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