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内生菌BM18-2浸染对盐胁迫下饲草高粱生长与Na+、K+吸收和运输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巨大芽孢杆菌BM18-2、饲草高粱苏牧5号为材料,在土壤NaCl胁迫浓度为0、4、6、8 g/kg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或无BM18-2处理的苏牧5号幼苗在移栽后生长35 d,植株生长和根、茎、叶中Na+、K+吸收与运输及饲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无菌处理(对照)相比,内生菌BM18-2浸染可促进苏牧5号生长,显著提高有或无NaCl胁迫下根、茎、叶的干重以及盐胁迫下根中Na+含量,降低茎和叶中的N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根中的K+含量,提高茎和叶中的K+含量且土壤NaCl胁迫浓度为6、8 g/kg条件下茎、叶的K+含量均显著提高。与对照BM(0)相比,内生菌BM18-2浸染处理根中的K+/Na+仅NaCl胁迫浓度为6 g/kg时显著提高,极显著提高了NaCl浓度≤8 g/kg胁迫下饲草高粱茎中的K+/Na+,提高了盐胁迫下苏牧5号叶中的K+/Na+且NaCl胁迫浓度为4 g/kg时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有菌处理的选择性运输系数SK+/Na+(stem/root)是无菌处理的1.15~1.39倍,且差异极显著;无盐胁迫条件下,内生菌BM18-2浸染处理的选择性运输系数SK+/Na+(leaf/stem)比无菌处理极显著提高20.57%;土壤NaCl浓度为6、8 g/kg胁迫下SK+/Na+(leaf/stem)显著降低10.48%、12.50%。在土壤NaCl胁迫浓度≤8 g/kg条件下,BM18-2可显著提高苏牧5号的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粗饲料分级指数。本研究结果可以为耐盐牧草-巨大芽孢杆菌联合改良海涂和种养结合提供支撑,为牧草专用微生物菌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 内生菌 巨大芽孢杆菌 盐胁迫 苏牧5号 饲草高粱 饲用品质 选择性运输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双特异纳米抗体FMDV血凝检测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口蹄疫病毒(FMDV)纳米抗体Nb205 和抗鸡醛化红细胞(cRBC)纳米抗体NbRBC48 的基因片段连接,构建双特异纳米抗体Nb205-48,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4,能同时与FMDV和cRBC反应.利用Nb205-48 成功建立了可用于FMDV抗原检测的血凝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 1 μg/ml,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好.分别采用血凝法和夹心ELISA方法对 3 批次FMDV抗原进行了检测,二者检测结果基本吻合.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双特异纳米抗体Nb205-48 的血凝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且简便、快捷、成本低,其检测结果与传统的FMDV定量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好,为检测口蹄疫疫苗生产过程中FMDV抗原的含量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双特异性纳米抗体 血凝检测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的分布及抗病效应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在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作用,利用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ARMS)检测技术,检测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筛选培育的799份高世代稳定试验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并结合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分析基因型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799份供试水稻品种中,以抗性基因Pib的分布频率最高,抗性基因Pita的分布频率也相对较高,抗性基因Pi2分布频率较低,多数材料携带2个抗性基因;在抗性基因组合中,Pita+Pib组合检出率较高,为44.81%(358/799)。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当供试材料中只存在单一抗病基因时,中抗级别以上材料占比为33.60%(86/256),当供试材料中存在复合基因型时,中抗级别以上材料占比为61.02%(299/490),表明抗性基因共存可以有效增强植株对稻瘟病的抗性。本研究结果为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聚合育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稻瘟病 PARMS技术 抗性基因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多抗菜观两用甘薯新品种‘徐菜观薯1号’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徐菜观薯1号’是以美国引进的观赏型甘薯品种‘黄金叶’为母本,以徐州的‘徐紫秧10号’为父本,通过杂交定向选育的茎尖菜用兼观赏甘薯新品种。株形半直立,茎端无茸毛,深缺刻,顶叶浅紫,叶绿,叶背紫。茎尖平均产量为41.76 t·hm~(-2)。中抗黑斑病、蔓割病、疮痂病。适合作为茎尖菜用和观赏甘薯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春、夏季种植。

关键词: 甘薯 菜用 观赏 优质 多抗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大麦新品种权保护现状与分析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大麦品种保护数据为基础,整理、统计并分析了大麦新品种自2003年受保护以来至2022年我国大麦新品种权申请与授权数据,从历年申请与授权数量、申请主体、申请省份以及品种类型等不同角度分析大麦新品种权申请与授权情况,以期为我国大麦育种及新品种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麦 新品种保护 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蔗糖合成相关酶SUS与SPS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蔗糖合酶(SU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是高等植物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为了探究猕猴桃SUS和SPS基因在蔗糖代谢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红阳’和‘华特’为试材,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与基因结构、系统发育关系、保守域分析、染色体定位和基因进化模式分析,并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了SUS和SPS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猕猴桃中包含8个SUS基因(AchSUS1~AchSUS8)和5个SPS基因(AchSPS1~AchSPS5),其中,SUS家族基因分为3个亚家族,分别为SUSⅠ、SUSⅡ和SUSⅢ;SPS基因家族分为4个组,分别为SPSA、SPSB、SPSC和SPSD。猕猴桃SUS和SPS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存在7对旁系同源基因,分别经历了片段重复和猕猴桃种内全基因组复制事件,SUS基因在SUSⅢ中的扩张得以保留,且这些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受纯化选择作用。表达分析发现,所有SPS基因和4个SUS基因在‘红阳’和‘华特’中的表达呈现极显著差异,其中AchSUS7在‘红阳’中特异表达。这些基因可能在猕猴桃糖分积累和品质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猕猴桃 SUS SPS 全基因组鉴定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不同生草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连续多年自然生草果园,设置自然生草(CK)、单播油菜(H)(Brassica napus L.)、单播光叶紫花苕(Z)(Vicia villosa var.glabresens)、间作油菜和光叶紫花苕(HZ) 4种不同处理,研究不同生草方式在不同翻压时期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播油菜处理在翻压后可获得比单播光叶紫花苕及自然生草处理更高的土壤有机质积累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蔗糖酶活性,但对翻压60 d后0~20 cm表层土壤中细菌和真菌菌落数量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对于单播处理,间作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20 cm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20~40 cm次表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翻压60 d前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一致,可显著提高油菜单播下土壤碱解氮含量,以及光叶紫花苕单播下0~20 cm表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可获得较高的土壤放线菌以及20~40 cm次表层土壤中细菌菌落数量。综上,“花+肥”模式下油菜可作为一种有机肥源还田,可有效改良果园土壤,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光叶紫花苕间作可有效弥补油菜固氮能力不足。

关键词: 果园 生草方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盐舔砖配方及加工工艺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摘要: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牛、羊饲养标准的基础上,设计以盐地碱蓬粉、马齿苋粉为原料的植物盐舔砖预混料配方,以期为研发新型舔砖提供参考。在实验室舔砖配方基础上,对舔砖原料配比及加工物理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配方及加工工艺,最终研制出了植物盐舔砖。结果表明,植物盐舔砖最佳配方及加工工艺为盐地碱蓬粉及马齿苋粉的适宜添加量不超过舔砖总重的20%、加工压力15~17 kg/cm2、物料熟化时间>40 min、选择3%α-淀粉作为黏合剂。

关键词: 植物盐 舔砖 黏合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葱蒜类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长江蔬菜 2024

摘要:葱蒜类蔬菜是江苏省蔬菜产业中规模最大的调味品蔬菜产业,从种植种类、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和品种类型4个方面进行产业发展现状概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目前技术需求情况,并针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与运行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 葱蒜类蔬菜 产业现状 问题与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邮鸭蛋特征品质指标分析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高邮鸭蛋品质特征指标,采用代谢组学等技术对高邮鸭蛋的蛋品质指标、基础营养指标及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高邮鸭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黄色度、哈夫单位、蛋白高度、蛋黄指数、粗蛋白质量分数指标高于其他品种;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总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表明高邮鸭蛋的部分感官蛋品品质参数、氨基酸和脂肪酸水平可表征高邮鸭蛋的特征品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绘制高邮鸭蛋的代谢指纹图谱,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模型、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等方法挖掘高邮鸭蛋的特征组分。蛋黄中鉴定出252个化合物,差异化合物22个,蛋清中鉴定出184个化合物,差异化合物40个。其中,尿苷5’-单磷酸、鸟苷5’-单磷酸、N-乙酰基-D-葡萄糖胺为主要差异营养物质,蛋黄中的花生四烯酸为高邮鸭蛋特有营养成分,蛋清中的吲哚在高邮鸭蛋中未检出。

关键词: 高邮鸭蛋 常规蛋品质指标 基础营养指标 代谢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