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抗寒核桃新品种“金薄香6号”
《农村百事通 》 2013
摘要:"金薄香6号"核桃于2012年2月通过了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幼树干性强,层性明显。在自然生长状态下,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结果部位分布均匀,以双果为主(57.6%),少数单果(39.8%),极少数为三果(2.6%)。成熟果实为长卵圆形,两头尖,缝合线明显,纵径4.8厘


水氮互作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灌水和施氮处理对田间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分配以及成熟期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氮素吸收速率在拔节-开花期达到最大;阶段氮素吸收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收获指数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W1500>W1200>W900>W0;施氮量超过150kg/hm2时,籽粒氮素积累量、氮收获指数,拔节-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不再显著增加;灌水和施氮均能增加冬小麦营养器官氮素转移量,氮素转运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氮素转运贡献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冬小麦成熟期表层(0-20cm)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降低,表现为W0>W900>W1200>W1500;相同灌水处理下,各土层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处理能显著增加0-12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当施氮量超过150kg/hm2时,随灌水量增加,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由上层向下层移动.


不同千粒质量对小麦后代农艺性状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以晋麦84号、烟农19、舜麦1718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千粒质量分为大、中、小3个处理,并进行两极选择,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处理不同年份间6种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分蘖数、成穗数中,重穗型品种晋麦84号大粒与小粒处理达显著水平,不同年份间大粒与小粒处理也达到显著水平。在两极选择后,各农艺性状处理间相比,增幅有扩大趋势,除穗粒数外,成苗数、分蘖数、成穗数、千粒质量、产量性状从小粒到大粒处理的后代数值均有递增趋势。


旱地农业区危害大豆的鸟类及保护性预防
《大豆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鸟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北方地区与大豆生产相关的鸟类数量得到恢复。鸟类与大豆具有十分密切的相生相克关系,是自然生态环境中食物链之一。旱地大豆苗期主要受鸠鸽科和雉科中部分鸟类威胁,常常导致大豆缺苗断垄或毁苗情况出现。这些鸟类包括岩鸽、原鸽、灰斑鸠、粉头斑鸠、石鸡、大石鸡、雉鸡和鹌鹑8个主要种类,它们多数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严禁猎杀。依据这些鸟类危害大豆的特点提出保护性防治措施,主要包括:(1)选择抗旱性强、籽粒小、子叶青色、紫花类型大豆品种,规避鸟类危害;(2)采用以快速集中出苗目标的栽培技术,减轻鸟类危害;(3)采用驱鸟剂和驱鸟器等保护性措施,防治鸟类危害。


山西省设施蔬菜投入产出的调查分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13
摘要:为了解山西省设施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对8个代表区域设施蔬菜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生产投入构成、投入产出关系及生产要素与产出的关系。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相对拱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征,区域间设施蔬菜投入产出差异较大;随投入的增加产出增加幅度减小。在种苗、整地、肥料、灌溉、病害防治、棚室维护等6项投入中,肥料投入比例最大,要素投入增加均会促进产出增加。总之,山西省设施蔬菜生产缺乏标准,需要规范各项生产要素投入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要求,最终实现标准化,以提高山西省设施蔬菜的生产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