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阿蒂擎天乙烯利催花条件下抑制差减文库构建与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阿蒂擎天(Guzmania Attila)植株为材料,利用400μL/L乙烯利灌心,处理0、1h、6h和24h,分别提取总RNA,纯化获得mRNA,以处理0h的材料为驱动,运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进行正向差减杂交,获得3个差异表达基因文库。随机挑取3个文库中的1063个白斑,利用菌落PCR方法,筛选到990个阳性克隆,全部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518个基因序列,205个片段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高度同源,313个片段未发现同源基因。利用地高辛标记对部分序列进行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分析,发现乙烯处理1~6h,诱导表达的基因数量最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酚类物质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热带珍贵药用植物,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云南等省以及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槟榔果实为咀嚼嗜好品,又可药用,在我国被列为四大南药之首。虽然槟榔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槟榔的功能性研究还存在很多缺憾。为了进一步寻找槟榔中的生理活性成分,对槟榔中酚类物质的研究加以综述,以期让基础科研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以及广大槟榔嗜好者对槟榔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束顶病毒海口分离物Rb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血清制备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应用PCR方法从感染香蕉束顶病毒的香蕉植株幼嫩假茎和叶片总DNA中克隆了Rb(Rb-binding-like protein)基因的编码区,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b-Rb。转化重组质粒的E.coli 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大小为22.6ku,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经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家兔并获得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抗血清与诱导表达的BBTV编码Rb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法测定的抗血清效价大于1:250000。用抗血清对感病香蕉和健康香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抗血清对感病香蕉有很高特异性,最佳工作浓度为1:1500。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Rb蛋白 原核表达 抗血清 间接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毛丹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果树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红毛丹灰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该菌危害红毛丹为首次报道。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毛丹灰斑病菌在10~35℃下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PDA和C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病原菌在pH 3~11都能生长,pH 4~8生长较好,pH6生长最佳。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60℃10 min。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糖对病原菌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以木糖、甘露糖、山梨糖和蔗糖最好。PDA培养基中添加2%的不同的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菠萝果肉营养成分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测定2个菠萝品种(巴厘和无刺卡因)的果实的营养组成,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结果:2个品种的菠萝果肉中总可溶性糖为13.8%~14%,粗蛋白含量为0.61%~0.74%;粗纤维含量为0.43%~0.60%;18种氨基酸总量为0.54%~0.56%,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0.17%~0.18%,菠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B2;果实的Ca、Mg含量也较高。结论:这2个菠萝品种果实中营养齐全,含有丰富的VC、VB2、各种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各种矿质营养,是开发功能食品的优质原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