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田蔬菜架拱覆膜机设计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小拱棚大田蔬菜种植技术实现了"春提早,秋延后",蔬菜错峰上市,既提高了作物产量,又增加了种植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存在理论研究不完善、管理制度欠缺、机械化程度较低,以及造成雇工难、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该文设计了一种自动插架覆膜机械,该机械主要包括自动插架装置和覆膜装置,其中自动插架装置通过偏心曲柄滑块机构和线性滑轨驱动下压装置,实现棚杆垂直、平稳地下压入土,满足棚杆插入深度的要求.覆膜装置通过薄膜拉伸机构和挤压机构配合,在覆膜操作过程中,压膜轮将膜向下压到土壤表面,提高覆土效果.加大小拱棚种植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对提高大田蔬菜种植机械化水平,促进蔬菜产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XF种子平面分级机的使用与维护
《现代化农业 》 2024
摘要:5XF种子平面分级机是对种子进行尺寸分级加工的分级设备,也是目前种子加工生产线的必备设备,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物精量播种技术的要求,种子分级加工设备也越来越被重视.操作人员学习掌握种子平面分级机的使用与维护,对提高种子分级加工质量,延长种子分级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分析了种子平面分级机的使用与维护方法,为种子平面分级机的正确使用提供学习参考.


油莎豆快速繁殖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饲料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快速繁殖体系,本试验以黑油莎2号为试验材料,茎尖作为外植体,采用植物不同组织培养条件培养油莎豆无菌苗,以期筛选出最佳茎尖消毒方法、适宜茎尖分化培养基配方以及快速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随消毒时间的增加,黑油莎2号茎尖污染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存活率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MS+0.9 mg/L 6-苄基腺膘呤(6-BA)+0.3 mg/L萘乙酸(NAA)处理时,黑油莎2号茎尖分化成苗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且茎尖分化成苗率最高,为62.67%;1/2MS+0.2 mg/L吲哚丁酸(IBA)处理时,黑油莎2号无菌苗生根数量(29.00)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且根系粗壮,根长为0.9~3.0 cm。最后得出75%酒精30s+0.1%升汞4 min为黑油莎2号最佳茎尖消毒方法,MS+0.9 mg/L 6-BA+0.3 mg/L NAA为最佳茎尖分化培养基配方,MS+1.0 mg/L 6-BA和1/2MS+0.2 mg/L IBA分别是最佳快速繁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油莎豆快速繁殖体系构建为寒区高效繁育油莎豆优异种苗及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依据。


青贮玉米与籽粒玉米间作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确定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后的生产性能。采用青贮玉米和籽粒玉米间作,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群体鲜草产量、穗产量、干物质含量以及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作相比,H14处理(龙牧7号与裕丰303以2∶2间作)的穗产量、鲜草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于其他组合处理。H20处理(单播北农青贮208)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5.71%,其次是H14 (龙牧7号与裕丰303以2∶2间作)处理,粗蛋白含量为15.38%。H4处理(龙牧7号与裕丰303以3∶1间作)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8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合处理(P<0.05)。H22处理(单播籽粒玉米裕丰303)淀粉含量最高为36.69%,其次是H21 (单播籽粒玉米先玉335)处理和H2 (北农青贮208与裕丰303以1∶3间作)处理,淀粉含量分别为35.11%和35.10%。H20 (单播北农青贮208)的相对饲喂价值为160.44,其次是H18 (京科青贮932与裕丰303以2∶2间作)相对饲用价值为159.56。研究表明,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与单作相比,龙牧7号青贮玉米与裕丰303籽粒玉米以2∶2间作其隶属函数值最大,生产性能最高,其次是京科青贮932与裕丰303以2∶2间作,隶属函数值位居第二,而北农青贮208与裕丰303以1∶3间作隶属函数值排名第三。


施氮对龙燕1号燕麦种子产量和产量组分的影响
《现代畜牧科技 》 2024
摘要:对龙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Longyan No.1)进行不同施氮(以下简称施N)处理,探讨不同施N对其种子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燕1号燕麦在施N量60 kg/hm~2时株高最高、主穗籽粒数最多、主穗穗粒最重、千粒重最重、轮层数最多,在施N量90 kg/hm~2下穗长最长、主穗小穗数最多。龙燕1号燕麦在施N量60 kg/hm~2处理下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4 760.2 kg/hm~2,其种子产量与施N量间的数量关系符合y=-0.049 9x~2+8.326 1x+4 403(R~2=0.965)。株高和千粒重对种子产量的增加直接作用效应最大。因此,在哈尔滨地区燕麦种子生产中,施N量为60 kg/hm~2,种子产量最高且经济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