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粒香型水稻新品种牡科稻10号
《中国种业 》 2024
摘要:牡科稻10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育成的早熟、长粒、香型水稻新品种,于2023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具有产量高、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2400℃区域种植.该品种的成功选育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种植提供了品种选择,有效缓解了该稻区长期以来在生产实践中缺乏集长粒、优质、香型为一体的优异水稻品种的现状.总结了牡科稻10号的品种特征、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粳稻苗期恶苗病抗性相关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来自不同地区的167份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2021年和2022年连续2年采用芽期接种法进行恶苗病抗性鉴定,在水稻3.0~3.5叶期对得病率(IR)、徒长率(SGR)和苗增重率(WGR)进行统计和测量.利用TASSEL 3.0软件的GLM将3个表型性状与154对SSR标记位点进行关联分析,2021年检测到22个位点,2022年检测到13个位点,共有4个位点在2次鉴定中被同时检测到,分别是位于第6、第3和第4号染色体上与IR显著关联的RM527、RM1352和RM1354,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与SGR显著关联的RM473.同时进一步挖掘出9个优异等位变异及相应载体材料,发现龙稻1号、辽粳912、五优稻1号等是含有2个及以上等位变异的较优材料.


利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揭示生防放线菌XFS-4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于2021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对大豆胞囊线虫具有较高活性的放线菌XFS-4,为了解该生防放线菌XFS-4对大豆胞囊线虫的作用机理,以黑河市主栽大豆品种黑河43为试材,用XFS-4发酵液做种子包衣处理,盆栽条件下人工接种大豆胞囊线虫,以未接种作对照,接种后4、7、11、14 d取样,测定大豆叶内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同时,以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菌株XFS-4包衣黑河43后抗大豆胞囊线虫过程中的表达差异,从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上对大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Gm-Apx)进行研究,以发现该基因与大豆胞囊线虫(SCN)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XFS-4包衣黑河43接种大豆胞囊线虫4、7 d后,APX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接种条件下的黑河43 APX活性随大豆生长一直升高.在接种大豆胞囊线虫后,其菌株XFS-4包衣黑河43处理组中,Gm-Apx相对表达量在接种后4、7 d表达上调,而在接种11、14 d表达下调,说明该基因参与了大豆早期防御胞囊线虫的侵染过程,对植物抗性反应及解除胁迫诱导的氧化损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放线菌 大豆胞囊线虫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RT-PCR


繁殖期鸽乳的成分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现代畜牧科技 》 2024
摘要:鸽子是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家禽品种.作为一种晚成鸟,其生长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1周嗉囊组织产生的鸽乳.鸽乳具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特点,并且鸽乳的形成涉及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其形成机制有2个生物过程,一是嗉囊表皮细胞的增殖脱落,二是细胞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在激素尤其是催乳素的刺激下,嗉囊细胞大量增殖,嗉囊表皮的增殖也受到非编码RNA的影响.同时,嗉囊表皮细胞中也合成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类等.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水平时,表皮细胞发生凋亡,使富含营养物质的上皮细胞大量脱落,形成鸽乳.该文综述鸽子在繁殖周期内鸽乳的成分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进展,这对更好地了解晚成鸟的生理需求和人工嗉囊乳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发展鸽产业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不同品种香稻米快速鉴别方法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原理,分析“牡育稻78号”、“牡科稻5号”、“牡科稻7号”3种香稻米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辛醛单体、辛醛二聚体、6-甲基-5-庚烯-2-酮在“牡科稻5号”中含量最少,在其它样品中差异不大;罗勒烯、柠檬烯单体、柠檬烯二聚体在“牡育稻78号”中含量最多;乙醇、二甲基-1-丁醇在“牡科稻7号”中含量最多。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香稻米挥发性气味成分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上呈现出一定差异,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4%,说明基于GC-IMS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品种香稻米的区分。
关键词: 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特征风味 香稻米 挥发性成分


整地机械作业参数对土壤固碳效果的影响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整地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加土壤对碳的储存能力。以旋耕机为例开展分析,选取工作深度、速度、转速为影响因素,探明在不同参数下土壤对碳的储存能力,结合试验数据分析,探讨了这些参数对土壤固碳效果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当调整整地机械的作业参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其中工作深度和速度是影响固碳效果的关键参数之一,增加工作深度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通气性,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进而提高土壤的碳储存能力。然而,过深的工作深度可能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固碳效果。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壤碳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土壤准备机械 操作参数 土壤固碳效果 田间实验 农业生产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