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闽研6号苦瓜在三明永安示范种植表现

长江蔬菜 2023

摘要: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种植苦瓜近20年,现常年越冬或早春种植苦瓜40多hm~2,村民栽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但是栽培品种单一,主要种植品种为新翠苦瓜,为进行品种更新换代,增加瓜农对品种的可选择性,特引进示范种植闽研6号苦瓜。闽研6号苦瓜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2023年在新发冲村示范种植1 333.33 m~2,取得良好效益,现总结种植情况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阳光玫瑰'葡萄"三期促早成熟"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东南园艺 2023

摘要:[目的]为缓解'阳光玫瑰'葡萄规模生产栽培中集中用工需求及成熟上市压力,利用福建地理资源优势,以延长采果期提质增效为目的,开展"三期促早成熟"调控集成技术研究.[方法]以阳光玫瑰为材料,在多年单项技术预试验的基础上,对封棚揭膜调温控湿、精准留梢摘心整穗、重施基肥促壮提质、病虫害防控等"三期促早成熟"调控技术进行整合处理.[结果]同果园阳光玫瑰分成"提早 30 d + 提早 15 d + 正造果"三批次成熟,各批次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均表现出果穗美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9.0%以上、品质优,且促早成熟批次出园价格提高.[结论]实施"三期促早成熟"调控技术既保证了果实优良品质,又实现错峰用工,延长了果品供应期,促进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 阳光玫瑰 三期促早成熟 调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心兰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

中国林副特产 2023

摘要:为了规范文心兰组培苗的生产、保证种苗质量,从组培苗繁育中的母株选择、外植体选取、外植体消毒、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分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试管苗质量,组培苗移栽中的环境条件、洗苗与消毒、基质、移栽、栽培管理、移栽苗质量等方面,总结出文心兰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为文心兰组培苗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文心兰 组培苗 繁育 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鳗鲡疱疹病毒免疫原性蛋白ORF36的鉴定、表达及特征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 AngHV)是鳗鲡(Anguilla)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病原,可引起养殖鳗鲡暴发“脱黏败血综合征”,给养殖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开展AngHV的免疫原性蛋白研究对于开发AngHV的免疫学诊断技术及亚单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鳗鲡疱疹病毒的免疫原性蛋白,本研究通过质谱分析AngHV病毒粒子结构蛋白,筛选到ORF36,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用纯化的重组表达蛋白制备兔抗多克隆抗体,评价该抗体检测AngHV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病毒中和效果,并对ORF36进行病毒粒子结构定位。结果显示,通过质谱鉴定出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ORF36;序列分析显示,ORF36无跨膜结构域,不含有信号肽,具有13个B细胞抗原表位,免疫原性良好;克隆ORF36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实现了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重组表达蛋白大小约为40 kD;ELISA检测显示,制备的兔抗ORF36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8 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感染AngHV的鳗鲡卵巢细胞系(eel ovary cell line, EO)及鳗鲡组织,最低可检测的内脏组织的病毒量为1 000 PFU;抗体中和试验表明,制备的兔抗ORF36多克隆抗体具有中和作用,能显著降低AngHV的病毒滴度;ORF36的病毒粒子定位分析表明,ORF36是病毒粒子的结构蛋白且定位于核衣壳上。本研究鉴定出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ORF36,制备了具有病毒中和作用的ORF36多克隆抗体,明确了ORF36为AngHV核衣壳结构蛋白,为阐明ORF36在AngHV侵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开发病毒亚单位疫苗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鳗鲡疱疹病毒(AngHV) ORF36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中和作用 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饮水中添加复合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功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不同复合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功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将4 000羽29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200羽(公母各半).对照组饮水中无添加,试验1组、2组饮水中分别添加50 mg/L和100 mg/L复合酶A,试验3、4组饮水中分别添加125 mg/L和175 mg/L复合酶B,各组饲喂相同日粮(未添加酶制剂),试验期40 d,测定70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功能和肠道结构.结果表明:①试验组70日龄平均体重、29~70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2、3、4组血清羟自由基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试验4组血清溶菌酶活性、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免疫器官指数及胸腺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等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试验4组十二指肠重量、绒毛高度、黏膜层厚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空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层厚度、试验2组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试验4组空肠重量和隐窝深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4组回肠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两种复合酶均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复合酶B可以提高黄羽肉鸡血清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改善十二指肠及空肠结构,推荐饮水中添加剂量以125 mg/L为宜.

关键词: 复合酶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指标 免疫功能 肠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荆芥精油对5种杀虫剂毒力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荆芥精油对5种杀虫剂毒力的影响,为合理开发利用杂草资源研发环保农药助剂,进而促进害虫持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小菜蛾幼虫为供试昆虫,采用微量点滴法、浸叶法和夹毒法分别测定不同用量土荆芥精油对5种杀虫剂触杀和胃毒作用的影响.[结果]土荆芥精油对敌百虫、氟虫腈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触杀毒力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10 mg/g 土荆芥精油对联苯菊酯增效作用最好,增效比可达9.13,而30 mg/g土荆芥精油对联苯菊酯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土荆芥精油对灭多威均表现为拮抗作用.夹毒法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土荆芥精油对灭多威、氟虫腈、联苯菊酯的胃毒毒力均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敌百虫均表现为拮抗作用.浸叶法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土荆芥精油对氟虫腈、联苯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敌百虫胃毒毒力均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对灭多威表现出拮抗作用.[结论]土荆芥精油对氟虫腈和联苯菊酯(10 mg/g 土荆芥精油)均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可显著增加其杀虫毒力,是提高杀虫剂药效的优选助剂.

关键词: 土荆芥精油 小菜蛾 农药助剂 增效作用 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机构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海峡科学 2023

摘要:档案管理是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农业科研机构各项事业科学合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农业科研机构在档案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重归档而轻利用、重保密而轻共享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科研档案事业的有序发展。对此,该文深入分析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农业科研机构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档案管理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作用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分离鉴定内生固氮菌并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菌株,为水稻生产中固氮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拔节期和抽穗期佳辐占根系中分离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16S rRNA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透明圈法进行溶磷解钾能力验证;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将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单独接种盆栽水稻幼苗,测定其对株高、根长、鲜质量的影响;将内生固氮菌混合菌液接种水稻品种佳辐占和台粳8号,于齐穗期测定倒1、倒2和倒3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结果]从拔节期和抽穗期水稻根系中分别分离出10和20株内生固氮菌,且两个时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拔节期以克雷伯氏菌属为主,而抽穗期以假单胞菌属为主.筛选出7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分别是J3、J10、J23、H27、H30、H33和H37.乙炔还原法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固氮菌均具有弱固氮活性,其中H33和H40-2菌株固氮能力相对较强.将固氮菌回接水稻幼苗,H40-2和J3菌株对水稻株高、地上鲜质量、根长均有显著影响,可促进水稻生长.将固氮菌混合回接水稻根系,发现佳辐占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台粳8号显著提高.[结论]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H40-2和J3在水稻苗期具有明显促生作用,可作为功能性内生固氮菌开发利用.

关键词: 内生固氮菌 水稻 固氮酶活性 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除草剂对七星瓢虫的急性毒性与初级风险评估

环境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估除草剂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毒性影响和初级风险,采用药膜法进行了3种除草剂的急性接触毒性测试,并评估其初级风险。结果表明:10%噁唑酰草胺乳油、10%噁嗪草酮悬浮剂和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对七星瓢虫的急性接触毒性分别为LR50>3.61×102 g a.i./ha, LR50>1.485×10~2 g a.i./ha, LR50>3.60×10~2 g a.i./ha。10%噁唑酰草胺乳油、10%噁嗪草酮悬浮剂和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的相对安全系数<5,属于中等及以下风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农田内和农田外喷雾场景风险均可接受(危害商分别为HQin<0.997,HQin<2.000,HQin<1.000,HQin均<5;HQoff<0.020,HQoff<0.020,HQoff<0.020,HQoff均<5)。综上所述,上述3种除草剂在田间应用时对七星瓢虫安全。

关键词: 除草剂 七星瓢虫 急性毒性 环境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44种山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探讨不同地区山药种质资源类型及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为山药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44份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条随机引物,8条引物扩增获得的总谱带数为87条,多态性谱带数为87条,多态性谱带比例为100%.聚类分析将44份种质资源分成4个类群,从结果看ISSR标记技术聚类分析与植物分类学进行的基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44份山药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在0.0313~0.7216,以遗传距离为0.5618进行划分,可以将44份山药种质资源划分为5类,其中薯蓣与褐苞薯蓣亲缘关系最近,与山薯较远,与参薯距离最远.

关键词: 山药 种质资源 ISSR标记技术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