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诺普丰叶面肥对西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该文以西瓜品种"京欣二号"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法,研究了不同叶面肥对西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诺普丰的西瓜主蔓长、主蔓粗、叶片数、叶宽、叶长、最大叶面积、果皮厚度、横径、纵茎均高于对照,喷施诺普丰对西瓜单果重影响最大,增产率达到29.96%。叶面喷施诺普丰叶面肥对西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均优于对照。

关键词: 诺普丰叶面肥 西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对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高粱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探索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高粱品种的最适播期,以龙杂5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定3个播期处理,研究其对高粱光合特性、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月28日(土壤平均温度19.8℃、土壤湿度17.5%)播种产量较高。因此,在适宜土壤温湿度条件下播种是保证高粱出苗率,并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保证高粱高产、稳产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高粱 播期 产量 光合特性 单株干物质积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粳4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 2016

摘要:龙粳48是以龙粳17号为母本,以空育131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熟期适中、秆强抗倒、抗稻瘟病中等、抗冷性中等、分蘖力较强、活秆成熟等特点。2015年4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生产上可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条件要求,适时调控,创造高产。

关键词: 水稻 龙粳48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粱绥杂8号制种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高粱新品种绥杂8号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审定编号:黑登记2014016),该品种是以绥不育26A为母本,绥恢27为父本组配育成。该品种生育期101d,需活动积温2 250℃,适合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种植。2013年生产试验产量为7 264.8kg·hm~(-2),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检测成本核算方案浅析

吉林蔬菜 2016

摘要:样品是连接检测和消耗品的主体,明确不同检测参数和检测环节成本消耗,对于降低实验成本,做到节能减排,做好检测工作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核算要素、方法和实施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 农产品 成本核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4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绥农4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经有性杂交育成的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抗病、高产、抗倒、适应性好。2004年以黑农40为母本,以绥农2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5个世代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及吉林、内蒙、新疆等省区相适应的积温区域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CO_2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及差异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条件下土壤CO2排放通量变化特征与有机质含量关系,设计耕层土壤6个不同有机质含量处理。通过对土壤CO2排放定位连续观测,研究耕层土壤不同有机质含量条件下土壤CO2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分析土壤CO2排放与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2通量呈单峰曲线季节变化,与地温和气温变化一致;一次方程、二次方程和指数方程均可模拟土壤CO2通量与地温和气温关系,指数方程拟合效果优于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土壤CO2排放最大通量、平均通量、排放总量与耕层土壤有机质呈单峰曲线变化关系,二次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当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64.50、54.32、59.80 g·kg-1时,土壤CO2排放最大通量、土壤CO2排放平均通量、土壤CO2排放总量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CO2通量 耕层土壤 有机质含量 温度 季节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消化道内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鹅的耐粗饲料能力受到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关于鹅对粗饲料利用能力、利用原理的研究也逐年增多但并没有确论。目前,普遍认为在日粮纤维的消化过程中,鹅盲肠中微生物的发酵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鹅消化道内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归纳了消化道内微生物种类,然后总结了影响消化道内微生物的因素,认为主要是消化道内氧气、日粮组成和日龄因素对鹅消化道内微生态系统有影响,并综述了有益于日粮中纤维的微生物及日粮纤维和消化道内微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这对未来研究提高草食动物对粗饲料利用率的微生态制剂,尤其是禽类专用微生态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饲粮 日龄 氧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采用网袋的方法明确秸秆还田到不同深度(0、10、20、30、40cm)后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经过120d还田腐解,不同深度的微生物量碳、氮均呈现波浪型趋势。表层覆盖的微生物量碳含量最低在76~250mg·kg~(-1),10cm处理各层次最高,在133~422mg·kg~(-1),20cm处理各层次在134~328mg·kg~(-1),30cm处理各层次101~245mg·kg~(-1),40cm处理各层次在71~294mg·kg~(-1);各处理微生物量氮含量以表层覆盖和10cm处理最高,在2~83mg·kg~(-1),20cm处理和30cm各层次微生物量氮在11~50mg·kg~(-1),40cm处理各层次微生物量氮最低在4~33mg·kg~(-1)。在秸秆还田到各深度土壤后,比较每一深度秸秆的上层、中层、下层土壤的微生物碳氮含量,均以下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高于中、上层土壤。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深度 微生物碳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射扁蓿豆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tica L.Sojak)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在东北寒冷地区可安全越冬,是我国北方一种重要的牧草资源[1]。由于其抗逆性强,也可作为紫花苜蓿等的杂交亲本培育苜蓿新品种[2-3]。诱变育种方法在创造优良突变体和培育新品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5]。γ射线作为一种诱变源,是一种能量高、穿透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