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荔枝品种果干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荔枝品种果干主要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的差异。【方法】选择22个华南地区的主栽荔枝品种,整果经热风干制后,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荔枝果干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别对果干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荔枝品种果干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22个荔枝品种果干中共检测出10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12种物质为22个品种所共有;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变幅为1 244.19—12 965.10μg/100 g DW,变异系数达60.41%,其中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05%、17.65%、7.79%、1.30%、1.18%。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荔枝果干主要挥发性物质为乙醇、乙酸、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糠醛、D-柠檬烯、苯甲醇、可巴烯、丁香烯和荜澄茄烯。22个品种的荔枝果干经过聚类分析可以聚为3类,各类荔枝果干的挥发性物质均有其显著特征。【结论】荔枝果干主要挥发性物质由烃类、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组成,其主要成分为乙醇、乙酸、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糠醛、D-柠檬烯、苯甲醇、可巴烯、丁香烯和荜澄茄烯;不同荔枝品种果干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新品种‘丹红3号’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丹红3号’是以自交系‘粉红1号’为母本,自交系‘红皮6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南瓜新品种,早熟,坐瓜性好,商品瓜率高,单瓜质量1.0~1.5 kg,瓜形扁圆、红皮有浅黄条斑,外形美观,肉色橙黄,品质好,田间表现抗病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尤其适宜在华南地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蝴蝶兰DUS测试指南与UPOV指南的异同
《中国园艺文摘 》 2013
摘要:介绍我国蝴蝶兰DUS指南与UPOV指南的异同。通过与UPOV指南的比较,我国蝴蝶兰DUS测试指南:(1)在提供的无性繁殖数量至少多5株;(2)增加11个测试性状,并调整UPOV指南中11个性状的表达状态;(3)在技术问卷中申请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多7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香蕉优质新品种黄金蕉的选育
《中国果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香蕉新品种黄金蕉无性系繁殖的亲本为Musa acuminata cv.Berangan(AAA)。果穗长圆柱形,平均每个果穗7梳,每个果穗168~179根;果形弯曲,单果重228.8 g;生果皮深绿色,催熟果皮金黄色;果肉象牙色,果肉质地实滑,甜糯,香味浓郁,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12%,可溶性糖含量15.22%,可滴定酸含量0.45%,维生素C含量75.00 mg/kg;果实催熟后在室温下(25℃左右)保持5天左右果皮无开裂,不易脱把,果皮基本无香蕉炭疽病斑;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3月种植,翌年3月自然成熟。2013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改良剂和红麻联合修复对多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BIOLOG技术对广东省大宝山矿山周边多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植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前施用改良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机肥+石灰石≈粉煤灰、白云石、石灰石和对照(未施用改良剂),其中施用有机肥+石灰石对提高多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多样性有显著效果;种植红麻后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机肥+石灰石、粉煤灰、石灰石、对照和白云石,有机肥+石灰石和红麻联合修复对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效果更显著;种植红麻后,施用有机肥+石灰石可以刺激根系分泌L-丝氨酸、4-羟基苯甲酸和L-精氨酸等碳源,使微生物对胺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大幅提高。各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和胺类等碳源的利用能力增强,有助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
关键词: 微生物代谢特征 重金属 污染土壤 改良剂 红麻 联合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绿金龟子肠道链霉菌(Streptomycessp.BCa1)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英文)
《热带作物学报 》 2013 CSCD
摘要:对一株分离自昆虫铜绿金龟子幼虫肠道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BCa1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研究。采用摇瓶发酵,并用柱色谱技术对该链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利用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菌株Streptomyces sp.BCa1的发酵液中分离获得1个具有Hsp90蛋白抑制活性的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以及2个萘醌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昆虫来源的链霉菌中发现,且格尔德霉素为其主要产物,表明昆虫来源的放线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