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不同芦笋品种苗期对茎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其农艺性状观察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为筛选具有抗茎枯病、品质优的芦笋品种,采用苗期抗病性测定法对9个芦笋品种进行抗茎枯病测定,并对芦笋苗期农艺性状进行观察.采用人工接菌法进行苗期抗茎枯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新王朝F1、京绿芦1号和SD 09-6较抗茎枯病.通过对9个芦笋品种苗期农艺性状观察,结果表明,新王朝F1、达宝利F1、绿塔、UC157F2的发芽率较高,在85.33%以上;新王朝F1、京绿芦1号、TC、SD 09-6和UC157F2的农艺性状较优.

关键词: 芦笋 苗期 茎枯病 抗性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肥用量对菜稻轮作土壤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磷肥用量对菜稻轮作土壤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在莆田市开展了秋季小白菜-冬春季胡萝卜—春夏季早稻轮作制的2年重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磷含量为57.5 mg L-1的菜田上,施磷量与小白菜和胡萝卜产量、磷肥后效与早稻产量均呈现抛物线型关系;经济施磷量为小白菜和胡萝卜施P2O590 kg hm-2和早稻不施肥,一个轮作周期的净增收比其他施磷水平提高22.3%~47.6%。在经济施磷量下,磷肥利用率从两季蔬菜连作的20.1%提高到菜—菜—稻轮作的29.7%;土壤有效磷含量则从两季蔬菜连作的55.2 mg L-1降低到菜—菜—稻轮作的41.6 mg L-1,为胡萝卜收获时的75.4%,只有基础土壤有效磷含量的72.4%。因此,菜—菜—稻轮作结合经济施磷肥是提高磷肥利用率和降低菜田磷素积累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蔬菜 早稻 轮作 磷肥 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垂叶榕叶片表面蜡质化学组分及蓟马锉吸胁迫对其含量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垂叶榕(Ficus benjamina)叶片表面蜡质的化学组分和蓟马(Thrips spp.)锉吸胁迫对蜡质含量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危害等级蓟马锉吸叶片的表面蜡质化学组分及含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垂叶榕叶片的表面蜡质中含有32种化合物,包含有9种酸、8种醇、5种酯、5种酮和5种烃。不同危害等级叶片的表面蜡质总量、已分离化合物的总离子峰面积、各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各类化合物及其主要组分的离子峰面积均不同。垂叶榕叶片的表面蜡质的化学组分和含量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叶片受蓟马锉吸危害的程度。这说明叶片表面蜡质的化学组分及含量在垂叶榕与蓟马的互作和协同进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 垂叶榕 蓟马 锉吸协迫 表面蜡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现代低碳农业的战略思考与技术对策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通过阐明低碳经济的兴起背景及其意义,进一步深入理解其科学内涵,同时分析低碳农业发展过程所面临的农业传统耕作观念根深蒂固、现代低碳农业理念尚未建立、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及低碳农业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等主要挑战,结合实际提出草地低碳循环农业、山地低碳循环农业、耕地低碳循环农业、林地低碳循环农业等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为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低碳农业 战略思考 技术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肉鸭产业助推农民增收的若干思考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摘要:阐述了肉鸭产业发展前景、趋势与重要意义,分析福建省肉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初步治理情况,提出构建肉鸭产业技术体系的五个关键环节,即着力优质品种选育,构建繁育体系;建设生态养殖基地,推广健康养殖;提升疫病防控技术水平,实施防治并举;强化肉鸭产品加工,促进增收致富;优化废弃物利用,实现环境友好。以此推动南方优质肉鸭产业的育、繁、推、加、销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肉鸭产业 农民增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13

摘要:21世纪,人类进入食用菌养生保健时代。——世界卫生组织21世纪最为合理均衡的膳食结构:一荤一素一菌。——联合国粮农组织一、产业现状1.生产情况2011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571.7万吨,自2000年来,平均每年增产159万吨,平均增长率13.1%;总产值达到1543.2亿元,比2010年增长14.1%。2012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达到了788家,同比增长21%,而2006年企业数仅为46家;2012年食用菌工厂化日产量达5080吨,比2011年的3188吨增长了将近6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新品种在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比较试验

中国热带农业 2013

摘要:以SC205和GR911为对照,对引进的瑞士N4、G15、F901、F15等木薯新品种在红壤土和砂壤土的田块中进行比较试验,来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对木薯植株生长和块根性状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红壤土中生长较好,整齐均匀;F901在红壤土中产量表现最好,达到3.69t/667m2;G15和F15在不同土壤中的产量表现均优于双对照;块根干物质的含量与产量在砂壤土中呈正相关。

关键词: 木薯 新品种 土壤类型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焦核与大核龙眼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以焦核龙眼‘闽焦64-2’、‘白核’、大核龙眼‘九月乌’为材料,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了萌发时间、光照、蔗糖和硼酸浓度对花粉活力的影响,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测定法研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3个龙眼品种花粉萌发率随时间延长变化不同,‘闽焦64-2’和‘白核’的花粉活力低于‘九月乌’;光照能显著提高‘闽焦64-2’的花粉萌发率,而对另外2个品种无显著影响;3个品种适宜的蔗糖浓度均为5%~10%,适宜的硼酸浓度不同,分别为50~100、50~200和100~200mg·L-1;3个品种开花当天柱头都具有可授性,可授期均为6d。

关键词: 龙眼 焦核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快速的水稻不同组织总蛋白提取方法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介绍一种简单快捷的水稻不同组织总蛋白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预冷甲醇和丙酮依次洗涤去除杂质和次生代谢干扰物,同时在甲醇洗涤步骤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混合液,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含所有蛋白质并降低蛋白酶的降解作用,提高蛋白质的质量和产量。采用该方法从水稻的根、茎、叶及发育中的种子中提取粗蛋白,产量为20~99mg·g-1FW,提取蛋白整个过程耗时1.6h。以SDS-PAGE胶及Western Blot检测所提总蛋白的质量,分别用核蛋白、胞浆蛋白、膜蛋白以及淀粉结合型蛋白等不同类型蛋白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所分离的总蛋白质量可以满足水稻不同类型蛋白对Western Blot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 水稻 总蛋白提取 Western Bl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水仙花瓣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以多花水仙的栽培品种‘黄花水仙2号’黄色花瓣和‘金盏银台’白色花瓣的cDNA分别作为测试子和驱动子,建立正、反向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随机挑选正、反向文库各216个阳性克隆测序,对已知功能的uniEST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类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部分可能参与色素形成的uniESTs.结果表明:水仙花色差异表达正、反向消减文库经检验质量可靠,为分离花色形成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GO功能分类分析显示,水仙花色差异可能受到多个代谢途径的影响;经初步筛选得到11个与水仙花色形成相关的uniESTs,为进一步克隆基因全长和功能验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花水仙 花色 抑制消减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