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热带名果新品种‘吉夫纳'番荔枝

东南园艺 2013

摘要:‘吉夫纳'(Gefner)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是番荔枝科(Annonaceae)番荔枝属(Annona)果树,为热带亚热带半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以色列,2004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台湾引进,先后在厦门同安,漳州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长泰等地推广种植,具有果大、质优、早结、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无大小年结果现象等优点。目前在闽南适宜区推广种植超过200 hm~2,嫁接苗3月定植后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茂谷橘橙皮总黄酮工艺

中国食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茂谷橘橙皮中黄酮的提取条件,以提高黄酮得率.以茂谷橘橙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条件,得到具有显著性的拟合回归方程.研究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微波时间对黄酮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茂谷橘橙皮中总黄酮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47∶1(mL/g),提取时间35s,微波功率640W,重复提取2次.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21.187mg/g,经验证,实际得率为21.102mg/g,与模型相符,说明拟合方程可靠.采用微波提取法,黄酮得率高,时间短,为茂谷橘橙果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茂谷橘橙皮 黄酮 响应面 微波辅助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茶枝液体培养茶薪菇菌丝的营养基质动态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采用液体培养技术,通过分析培养基质中的营养水平动态变化,以期明确添加一定量油茶枝提取液的液体培养基对茶薪菇菌丝生长量、菌丝营养生长的碳、氮代谢及酚类物代谢的影响。以未添加油茶枝的麦麸-土豆培养基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组生物量和培养液营养基质的动态变化基本相同,添加8%油茶枝提取液,可明显提高培养液中总酚含量作为营养基础,但并未影响茶薪菇菌丝体对液体培养基质碳氮源及酚类物的代谢利用。

关键词: 液体发酵 茶薪菇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水土保持植物饲用苎麻的资源筛选与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南方地区水土保持又可作为优质饲料的苎麻品种,对20份饲用苎麻资源从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进行系统筛选。结果表明,按植物学特征,可将20份饲用苎麻资源分为3类;按生物学特性与营养品质的多指标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3份较优的南方水土保持植物饲用苎麻资源:川苎一号、梁平青麻、本所苎麻2号。

关键词: 饲用苎麻 产量 饲用品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头红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抗菌成分的初步分离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以假单胞菌Pseudomnas aeruginosa、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ede为供试食用菌病原菌,评价海头红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其中抑菌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海头红乙醇提取物经萃取分离得到的石油醚萃取相、氯仿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中,氯仿萃取相和乙酸乙酯萃取相对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00mg·mL-1浓度下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3mm和8mm;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相对绿色木霉的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好,72h抑制率分别达54.57%和36.55%。对乙酸乙酯组分通过2次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个具有抑菌活性的组分D,其对假单胞菌的抑菌圈为13mm(100mg·mL-1),对绿色木霉的菌丝生长72h抑制率为48.53%(50mg·mL-1)。对组分D进行GC-MS分析,初步判定其中抑菌有效成分为4-羟基苯甲醛,有关其抑菌有效成分的纯化与鉴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海头红 抗菌 假单胞菌 绿色木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冬季管理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摘要:农民朋友们,大家好!葡萄经过一年的生长发育和收获大量果实之后,树体消耗了大量的养分。因此,需要在冬季对树体进行精细管理,为来年有个好收成打下基础。葡萄属于落叶果树,冬季气温降到10℃以下时,葡萄树开始落叶,进入休眠期。休眠温度7.2℃称为生理零度。葡萄休眠期管理方法是否正确,关系到第2年是否能优质稳产。以下主要从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台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状况的比较与借鉴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信息服务主体、信息服务内容、信息传播载体、信息传播支撑体系以及服务方式等角度对闽台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状况进行了比较,借鉴其经验,提出了几种新的传播模式,并从政府服务方式、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传播队伍建设以及资源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建立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创新体系的对策。还提出了应建立闽台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合作机制,拓展政策空间、建立策略联盟、拓宽沟通渠道。

关键词: 闽台 农村 科技信息 传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裸厉螨属1新种和1新记录(蜱螨亚纲:中气门目:厉螨科)

蛛形学报 2013

摘要:记述裸厉螨属1新种:古蔺裸厉螨Gymnolaelaps gulinensis sp.nov.和1新记录:奥地利裸厉螨Gymnolaelaps austriacus (Sellnick,1935).

关键词: 蜱螨亚纲 中气门目 厉螨科 裸厉螨属 新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的毒力及防效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虫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的毒力,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柑橘木虱成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其24h的LC50值分别为2.116、3.030mg·L-1,而吡蚜酮、螺虫乙酯和吡虫啉毒力较差,尤其以吡蚜酮的毒力最差,其24h的LC50值为2 025.489mg·L-1;采用灌根施药法测定了4种内吸性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效,4种供试验药剂各处理对柑橘木虱成虫的短期效果较差,但10%烯啶虫胺2 000倍液、70%吡虫啉14 000倍液及7 000倍液处理灌根施药后14~28d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效均保持在87%以上,至药后28d防效高达97%以上,持效期长。

关键词: 柑橘木虱 毒力测定 浸虫法 灌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态培养红曲霉产洛伐他汀开闭环组分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对红曲霉产开环莫纳可林K及闭环洛伐他丁的液态发酵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对产洛伐他丁开闭环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变温培养方法是先30℃培养2d后再26℃培养7d,产生的开环莫纳可林K的比例可达87%,比26℃恒温培养的提高了2.63倍。当培养基中添加8%木糖、3%蛋白胨、0.2%NaNO3、0.2%KH2PO4、0.35%MgSO4,在接种量6%,摇床转速160r·min-1,采用变温培养方法,得到的洛伐他汀类物质的产量最高,且开环莫纳可林K含量比基本培养基的提高了18倍。

关键词: 红曲霉 莫纳可林K 洛伐他汀 开闭环比例 液体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