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樱桃谷SM3父母代种鸭网床饲养技术

福建畜牧兽医 2013

摘要: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疫病防控难度愈来愈大,加上政府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使得养鸭业不得不在养殖模式上进行不断的探索。由传统的"棚+水面"、"舍+运动场+洗浴池"、"舍+运动场"、"舍内地面饲养"等模式发展到如今的"舍内网床饲养"模式的新趋势。漳州昌龙农牧有限公司自2009年开始尝试SM3父母代种鸭舍内网床饲养,结合承担的2010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创意农业发展探讨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论述了国内外创意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创意农业的类型,并提出发展创意农业的建议。

关键词: 创意农业 现状 类型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农科院“双百”下乡的SWOT分析

台湾农业探索 2013

摘要:概述了2009年福建省农科院开始实施的"百名科技人员联系百家农业企业"、"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三农’"(即"双百"下乡)的主要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效,运用SWOT分析法对"双百"下乡运作过程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了构建福建省农科院"双百"下乡长效机制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福建省农科院 “双百”行动 SWOT 长效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原钝绥螨雌成螨对烟粉虱卵的选择性和捕食功能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摘要:为评价江原钝绥螨对烟粉虱卵的捕食效率,采用Hollings功能反应研究方法,研究江原钝绥螨雌成螨对烟粉虱卵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其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卵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江原钝绥螨雌成螨对烟粉虱初产的卵(黄绿色)有较强的捕食作用,最大日平均捕食量可达8.6粒·d-1;但当烟粉虱卵变为褐色时,捕食量则明显下降,最大日平均捕食量仅为2.2粒·d-1。当黄绿色卵与褐色卵并存时,江原钝绥螨优先选择取食黄绿色卵。随着猎物密度的上升,江原钝绥螨对烟粉虱卵的捕食量逐渐增大;随着温度(16~28℃)上升,江原钝绥螨对烟粉虱卵的捕食效率随之提高;32℃时江原钝绥螨对烟粉虱卵的捕食效率较20℃和16℃时高,但低于24℃和28℃。28℃时江原钝绥螨对烟粉虱卵的瞬时发现率(a=0.8054)最高,猎物处理时间(Th=0.0227d)最短。

关键词: 江原钝绥螨 烟粉虱 猎物选择性 功能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条水稻MAR序列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水稻基因组数据库和MAR预测技术,快速筛选和克隆到10条水稻MAR序列。将其分别构建到转基因结构的两侧并整合到水稻中,分析所克隆的序列对转基因表达的功能效应。结果表明:其中的3条序列具有MAR序列的功能,能明显地提高外源转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表达稳定性,转基因的表达水平平均提高约2~19倍,最高可达28.9倍。

关键词: 水稻 MAR 转基因水稻 表达与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特柚类新品种——‘黄金蜜柚’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金蜜柚’系从‘琯溪蜜柚’芽变单株选育而成。果大,单果质量1 100~2 250 g,果肉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均为橙黄色,汁胞色素主要成分为β-胡萝卜素,含量达218.83μg·g-1。肉质爽口化渣,清甜适口、有橙香味,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1.4%,可溶性总糖8.8%,可滴定酸0.54%,维生素C 354 mg·kg-1,类胡萝卜素总量251.77μg·g-1。盛产树666.7 m2产量2 000 kg以上。

关键词: 柚类 新品种 ‘黄金蜜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套袋与解袋时间对‘贵妃'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东南园艺 2013

摘要:套袋对提高‘贵妃'枇杷果实品质,增加果实商品率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表明:3月13日套袋,5月1日解袋处理的‘贵妃'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及固酸比均高于其他处理,而可滴定酸含量则低于其他处理。适宜在贵妃枇杷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贵妃'枇杷 套袋 解袋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供氮水平对菜用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摘要:研究了不同氮营养水平对福菜薯18可食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提高福菜薯18可食部分的营养品质,茎叶中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粗纤维、钙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较不施氮肥处理均有所增加,但随氮肥的进一步增加则有所降低;钾、硒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锌含量则先减少后增加。

关键词: 氮水平 菜用甘薯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南饲用(印度)豇豆的选育与应用

草地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缺乏优质豆科牧草品种、生态退化等问题,对印度豇豆(Vigna uniguiculata)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并开展了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综合利用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闽南饲用(印度)豇豆(V.uniguiculata‘Minnan')具有生长覆盖速度快、产草量高、耐瘠、耐旱、耐酸等特点,对红壤山地有较强的适应性及生态保护效果,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草产量34445 kg·hm~(-2),干草产量6120 kg·hm~(-2),种子产量1207kg·hm~(-2),生产试验平均鲜草产量51213 kg·hm~(-2),干草产量8023 kg·hm~(-2),种子产量1190 kg·hm~(-2),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新垦红壤地作先锋作物,用以改良土壤及水土保持,也可做绿肥和饲料利用。

关键词: 闽南饲用(印度)豇豆 豆科牧草 绿肥 适应性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Ⅱ-32B白叶枯病抗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CSCD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以含抗水稻白叶枯病Xa23基因的IRBBL23为抗性供体,以感病Ⅱ-32B为轮回亲本,采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标记CP02662检测后代单株。结果表明:通过田间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最终获得6个导入Xa23基因白叶枯病抗性单株,病斑长度为0.34~1.34 cm。利用均匀分布水稻染色体上的178对SSR引物,对入选单株的背景恢复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入选单株的背景恢复率为96%~100%,基本恢复为轮回亲本的遗传背景。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Ⅱ-32B 白叶枯病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