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的特性及遗传规律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对应用常规系谱法结合EMS化学诱变法选育出的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进行系统观察,并且应用40个常规高秆自交系与它进行杂交和回交,对F2和BF1的植株高度进行调查,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08H67-2是一个属于隐性单基因控制、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稳定的矮生类型新自交系,该自交系株高较低,叶片短窄、直立,茎叶夹角小,尤其是中、上部叶片与茎秆的夹角较小,当栽培密度提高时单株产量降低较慢,而群体的有效穗数增加很多,产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 矮秆玉米 自交系08H67-2 特征特性 遗传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镉锌处理麦苗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体内锌、镉水平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Cd、Zn污染对中华稻蝗生理生化的影响,选用不同浓度Cd、Zn溶液(Cd0+Zn0,Cd20+Zn0,Cd20+Zn50,Cd20+Zn100,Cd20+Zn200)mg·L-1培养麦苗饲喂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进行慢性染毒,测定麦苗和虫体(4龄若虫)中Cd与Zn蓄积量、虫体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研究结果显示,在Cd浓度恒定的情况下,随Zn处理浓度的增大,麦苗和虫体中Zn含量显著上升,(Cd20+Zn200)mg·L-1处理组麦苗和虫体Zn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03和1.63倍;Cd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Cd20+Zn100)mg·L-1处理组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40、4.35μg·g-1,(Cd20+Zn200)mg·L-1处理组下降到7.36、3.35μg·g-1。在Cd和Zn联合作用下,随着Zn浓度的增加,中华稻蝗体内的MDA含量升高。SOD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Cd单一处理组GPx活性增加,随着Zn的加入,其GPx活性降低。T-Aoc在(Cd20+Zn100)mg·L-1处理组活性最高。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Zn的加入可以增加中华稻蝗对Cd的富集,Cd和Zn的联合作用能够引起中华稻蝗脂质过氧化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渗水地膜覆盖机械化高产技术模式研究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 2013
摘要:当前山西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山西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促进山西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采用幅宽为1600 mm渗水地膜[1]和2MB-1/4型铺膜精密穴播机,对波浪型覆盖谷子和玉米高产技术模式进行研究[2],结果表明,这种机械化高产技术能一次性完成一膜种植4行波浪型开沟、铺膜、膜上打孔精密穴播、自动覆土和镇压等作业的技术模式,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渗水地膜 2MB-1/4铺膜播种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学习行为的影响
《农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吡虫啉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它作用于昆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通过喙伸反应研究了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学习行为的影响。[方法]喙伸反应(PER)是研究学习行为的经典方法。吡虫啉以0.1、0.15、0.65 ng/蜂3种剂量滴蜜蜂背板,最高浓度为室内毒力测定LD5值的1/10。[结果]0.65 ng/蜂剂量吡虫啉滴背板后,蜜蜂对稀糖水的敏感性显著降低。0.15、0.65 ng/蜂剂量吡虫啉对蜜蜂学习行为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蜜蜂的学习行为有影响。[结论]喙伸反应试验可应用于亚致死剂量农药对蜜蜂学习行为的研究中。
不同品种黄桃软罐头加工工艺的研究
《保鲜与加工 》 2013
摘要:以NJN76油桃、金星桃、晚金油桃、金秋桃四个品种的黄桃为原料,通过对其采收成熟度、糖液配比、包装材料、封口条件、杀菌方式的研究来确定黄桃软罐头的最佳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用于制作软罐头的四个品种黄桃果实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为八成熟;NJN76油桃软罐头、金星桃软罐头的最佳糖液浓度为25%,晚金油桃软罐头的最佳糖液浓度为30%,金秋桃软罐头的最佳糖液浓度为25%的糖和添加0.16%的柠檬酸;封口工艺参数为:封口温度190~195℃、封口时间2~3 s、封口压力5×101.3~6×101.3 kPa;杀菌温度为85℃杀菌10 min。按此工艺制作的四种黄桃罐头桃丁色泽金黄一致,酸甜适口,保质期可达9个月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不同品种谷子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 2013
摘要:从谷子主产区山西省选取8个具有代表性的谷子栽培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分析研究了其淀粉的颗粒形态及粒径大小、直链淀粉含量、碘蓝值与淀粉糊的透光率、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溶解度与膨胀度及凝沉特性等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小米淀粉颗粒均为单粒,外形规整,多数为多角形,少数为卵圆形,具有清晰可见的偏光十字,不同品种间淀粉颗粒形态差异明显。小米淀粉小颗粒的粒径为0.42~2.25μm,大颗粒的粒径为3.42~29.26μm,小米淀粉的粒径分布特征呈现出"三峰"型。8个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幅为2.22~17.96%,碘蓝值变幅为0.586~0.872,透光率变幅为2.4~29.2%,析水率变幅为3.67~49.85%,糊化温度变幅为67.6~78.8℃,各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各品种淀粉的糊化特性、溶解度、膨胀势及淀粉糊的凝沉特性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加工目的采用相适宜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