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叶片气孔性状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麦旱选10号/鲁麦14DH群体为试材,对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花后10d和20d旗叶中部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产量和抗旱系数的关系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花后10d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产量和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大多不显著;但花后20d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单株产量和抗旱系数的相关性仍大多不显著.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是影响单株产量和抗旱系数的主要因素,不仅对单株产量和抗旱系数的直接作用较大,间接作用也较大;气孔密度与气孔大小对单株产量和抗旱系数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均较小.在两种水分条件下,花后10d和20d,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之间,气孔长度与气孔宽度、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之间的相关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但气孔密度、气孔长度与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水分条件和不同生育阶段存在差异,表明水分条件、生长发育阶段对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影响较大.通过育种手段以叶片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为选择目标,来改善小麦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进而提高产量并不总是一种有效手段.
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的特性及遗传规律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对应用常规系谱法结合EMS化学诱变法选育出的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进行系统观察,并且应用40个常规高秆自交系与它进行杂交和回交,对F2和BF1的植株高度进行调查,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08H67-2是一个属于隐性单基因控制、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稳定的矮生类型新自交系,该自交系株高较低,叶片短窄、直立,茎叶夹角小,尤其是中、上部叶片与茎秆的夹角较小,当栽培密度提高时单株产量降低较慢,而群体的有效穗数增加很多,产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 矮秆玉米 自交系08H67-2 特征特性 遗传规律


镉锌处理麦苗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体内锌、镉水平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Cd、Zn污染对中华稻蝗生理生化的影响,选用不同浓度Cd、Zn溶液(Cd0+Zn0,Cd20+Zn0,Cd20+Zn50,Cd20+Zn100,Cd20+Zn200)mg·L-1培养麦苗饲喂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进行慢性染毒,测定麦苗和虫体(4龄若虫)中Cd与Zn蓄积量、虫体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研究结果显示,在Cd浓度恒定的情况下,随Zn处理浓度的增大,麦苗和虫体中Zn含量显著上升,(Cd20+Zn200)mg·L-1处理组麦苗和虫体Zn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03和1.63倍;Cd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Cd20+Zn100)mg·L-1处理组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40、4.35μg·g-1,(Cd20+Zn200)mg·L-1处理组下降到7.36、3.35μg·g-1。在Cd和Zn联合作用下,随着Zn浓度的增加,中华稻蝗体内的MDA含量升高。SOD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Cd单一处理组GPx活性增加,随着Zn的加入,其GPx活性降低。T-Aoc在(Cd20+Zn100)mg·L-1处理组活性最高。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Zn的加入可以增加中华稻蝗对Cd的富集,Cd和Zn的联合作用能够引起中华稻蝗脂质过氧化损伤。


渗水地膜覆盖机械化高产技术模式研究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 2013
摘要:当前山西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山西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促进山西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采用幅宽为1600 mm渗水地膜[1]和2MB-1/4型铺膜精密穴播机,对波浪型覆盖谷子和玉米高产技术模式进行研究[2],结果表明,这种机械化高产技术能一次性完成一膜种植4行波浪型开沟、铺膜、膜上打孔精密穴播、自动覆土和镇压等作业的技术模式,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渗水地膜 2MB-1/4铺膜播种机


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学习行为的影响
《农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吡虫啉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它作用于昆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通过喙伸反应研究了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学习行为的影响。[方法]喙伸反应(PER)是研究学习行为的经典方法。吡虫啉以0.1、0.15、0.65 ng/蜂3种剂量滴蜜蜂背板,最高浓度为室内毒力测定LD5值的1/10。[结果]0.65 ng/蜂剂量吡虫啉滴背板后,蜜蜂对稀糖水的敏感性显著降低。0.15、0.65 ng/蜂剂量吡虫啉对蜜蜂学习行为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蜜蜂的学习行为有影响。[结论]喙伸反应试验可应用于亚致死剂量农药对蜜蜂学习行为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