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山西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山西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尽管种植历史悠久,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小麦产业链条,严重制约了小麦产业的发展。以现代农业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山西省小麦产业发展的结构,进而揭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产业 现状 对策 山西省

磷对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种苗期形态的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摘要:以玉米自交系Mo17、B73及其杂交种Mo17×B73和B73×Mo17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个磷处理水平,对玉米苗期形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磷浓度高于或低于0.5mM时,玉米苗期株高、地上和地下干重及植株含磷量的值均降低,0.5mM的磷适合作为玉米盆栽蛭石培养的正常供磷水平;低磷下玉米苗期地上和地下干重较正常磷下降低,且不同基因型玉米地上和地下干重变化不同,Mo17×B73地上干重降幅较地下干重大,根冠比增加,其他基因型地下干重较地上干重降幅大,根冠比降低;正常磷和低磷下杂交种株高、成活叶数和地下干重大于双亲平均值,且杂交种根冠比和地下干重耐低磷指数均显著高于双亲。正交杂交种Mo17×B73根冠比耐低磷指数显著高于反交杂交种B73×Mo17。

关键词: 玉米 苗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角陶赛特羊和地方绵羊品种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及品种间杂种优势预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3

摘要:分析无角陶赛特羊和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以期为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5个绵羊品种的遗传结构变异,根据等位基因组成及频率进行了群体遗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座位在5个绵羊品种中共检测到77.0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10.0~20.0个;5个绵羊品种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6152~0.737 3,平均基因杂合度(He)0.671 1~0.782 0。无角陶赛特羊与广灵大尾羊的标准遗传距离(DS)最大(0.6631),其余依次为晋中绵羊(0.6400)、乌珠穆沁羊(0.3712)、小尾寒羊(0.3352)。说明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遗传关系分析;5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遗传变异大、多态性丰富。据DS推测,无角陶赛特羊与广灵大尾羊杂交可望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与晋中绵羊的杂种优势次之,与乌珠穆沁羊的杂种优势较小,与小尾寒羊的杂种优势最小。

关键词: 无角陶赛特羊 地方绵羊品种 微卫星多态性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寒核桃新品种'金薄香6号'

果农之友 20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田食蚜蝇资源、种群动态及保护利用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充分发挥食蚜蝇访花传粉和控制蚜虫种群的作用,摸清其种类资源和田间动态,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经多年调查,已知麦田常见食蚜蝇有10属23种,其中大灰后食蚜蝇、黑带垂边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蝇为优势种群.麦田早春的4月中旬和5月中旬是出现成虫的2次高峰期.根据食蚜蝇周年转移规律,实施保越冬、保虫源、保转移的区域性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十分必要.

关键词: 麦田食蚜蝇 种群动态 保护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娄烦县北社鼠种群年龄结构及季节变动研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 CSCD

摘要:目的对山西省娄烦县生态区2011年北社鼠种群年龄结构及季节变动进行研究。方法逐月捕鼠,将捕获的北社鼠鉴别雌雄并制作头骨标本,依据左侧第3上臼齿(M3)的生长与磨损程度鉴定北社鼠年龄后划分出该鼠各月的种群年龄组成。结果幼年鼠与亚成年鼠数量全年之和所占比例接近总种群的一半;成年鼠所占比例也较高,为43.13%;老年鼠所占比例最低,仅为7.81%;不同月份北社鼠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年组和老年组中雌性所占比例少于幼年组和亚成年组。结论北社鼠种群年龄结构月际更替关系明显,6-11月均有幼年鼠存在,繁殖期较长,成年雌性个体的生殖行为可能使其个体死亡率高于雄性,造成成年组和老年组中雌性比例下降。

关键词: 北社鼠 种群年龄结构 季节变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当代生态农业 2013

摘要:本文从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抗病育种、抗逆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论述了茄子育种研究进展,供中国茄子科研工作者参考,并期望对提高国内茄子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茄子 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鲍菇枝条菌种关键制作工艺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的杏鲍菇枝条菌种制作工艺,以枝条含水量、pH值和满袋天数为指标,对其关键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袋式杏鲍菇菌种制作过程中枝条最适浸泡时间为20 h,添加生石灰最适质量浓度为3.0 g/L,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木屑40%、棉籽壳40%、麸皮18%、碳酸氢钙1%、生石灰1%。

关键词: 杏鲍菇 枝条菌种 含水量 满袋天数 制作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植技术咨询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针对玉米种植普遍存在的选种难、盲目施肥等问题,基于多年实测土壤数据,根据示范推广经验,以养分平衡法为理论依据,采用土壤养分有效校正系数方法设计了一套玉米种植技术咨询服务系统,用于指导当地农民如何科学选种、如何精准施肥。系统具有针对性好、实践性强、地域突出等优点,根据地块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为农民推荐高产高效品种,利用目标产量法精准计算施肥量。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降低肥料投入成本,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

关键词: 养分平衡法 土壤养分有效校正系数 选种 施肥 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等离子体注入枣树接穗的诱变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采用3个剂量的N+对4个枣品种接穗进行注入诱变处理。结果显示,离子注入后可以对枣接穗芽体产生损伤作用,致使枣芽萌动率下降、萌动推迟、萌动期不集中,并且随着注入剂量的加大,这种表现愈加明显;对各品种处理枣头枝生长量的观测可知,除骏枣枣头枝注入N+剂量4×1016个/cm2与8×1016个/cm2间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品种处理间都不存在差异;通过对各品种生长期的观测可知,壶瓶枣注入N+剂量8×1016个/cm2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显著,骏枣注入N+剂量4×1016个/cm2与其他2个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葫芦枣及大荔龙枣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等离子注入是高效的诱变育种手段,其中,壶瓶枣注入N+剂量为8×1016个/cm2处理产生了2株变异。

关键词: 等离子 注入 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